•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竹类   

方竹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方竹为禾本科竹类植物。竿直立,高3-8米,竹秆呈青绿色,小型竹杆呈圆形,成材时竹杆呈四方型,竹节头带有小刺枝,绿色婆娑成塔形。方竹叶薄而繁茂,蒸腾量大,容易失水,故多自然分布于荫湿凉爽、空气湿度大的环境中。方竹竹杆方形,别具一格,除了观竿外,也是适宜观笋观姿的竹种。此外,其秆可制作手杖。笋味鲜美,可供食用。
中文学名 方竹(李衎竹谱详录) 拉丁学名 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Fenzi) Makino 别称 方苦竹(祁天锡江苏植物名录),四方竹、四角竹(日本汉字名称)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科禾 本科 亚科 竹亚科 族簕 竹超族 倭竹族 倭竹亚族 属 寒竹属 亚属 方竹组

方竹方竹

形态特征
直立,高3-8米,粗1-4厘米,节间长8-22厘米,呈钝圆的四棱形,幼时密被向下的黄褐色小刺毛,毛落后仍留有疣基,故甚粗糙(尤以竿基部的节间为然),竿中部以下各节环列短而下弯的刺状气生根;竿环位干分枝各节者甚为隆起,不分枝的各节则较平坦;箨环初时有一圈金褐色绒毛环及小刺毛,以后渐变为无毛。箨鞘纸质或厚纸质,早落性,短于其节间,背面无毛或有时在中上部贴生极稀疏的小刺毛,鞘缘生纤毛,纵肋清晰,小横脉紫色,呈极明显方格状;箨耳及箨舌均不甚发达;箨片极小,锥形,长3-5毫米,基部与箨鞘相连接处无关节。末级小枝具2-5叶;叶鞘革质,光滑无毛,具纵肋,在背部上方近于具脊,外缘生纤毛;鞘口繸毛直立,平滑,易落;叶舌低矮,截形,边缘生细纤毛,背面生有小刺毛;叶片薄纸质,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29厘米,宽1-2.7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收缩为一长约1.8毫米的叶柄,叶片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初被柔毛,后变为无毛,次脉4-7对,再次脉为5-7条。花枝呈总状或圆锥状排列,末级花枝纤细无毛,基部宿存有数片逐渐增大的苞片,具稀疏排列的假小穗2-4枚,有时在花枝基部节上即具一假小穗,此时苞片较少;假小穗细长,长2-3厘米,侧生假小穗仅有先出叶而无苞片;小穗含2-5朵小花,有时最下1或2朵花不孕,而仅具微小的内稃及小花的其他部分;小穗轴节间长4-6毫米,平滑无毛;颖1-3片,披针形,长4-5毫米;外稃纸质,绿色,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具5-7脉;内稃与外稃近等长;鳞被长卵形;花药长3.5-4毫米;柱头2,羽毛状。
生长环境
喜光,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
分布情况
产地:贵州、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和广西等省区。日本也有分布。欧美一些国家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浙江温州。
栽培技术
通常以移植母竹或鞭根埋植法繁殖。母竹宜选植株健壮而较低矮者,移植时留竹鞭1米,切勿伤笋芽,且带宿土,竹秆截去枝梢,只留3--4盘枝丫。栽后沟穴埋土踏实,浇透水,盖以稻草保湿。以早春移植为宜。
主要价值
本种可供庭园观赏。竿可作手杖。因质地较脆,故不宜用劈篾编织;笋肉丰味美,但我国古籍则多谓其笋不中食,或系另有所指之故。
植物文化
笋从初箨已方坚,峻节凌霜更可怜。为报世间邪佞者,如何不似竹枝贤。枝枝方直绿参参,林叶疏红始见心。  却恐法时恶圆佞,结根遥向楚云深。《方竹》作者:张咏 朝代: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滋补五脏的食物表 下一篇花椒的作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1764 次
  • 编辑次数: 2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