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鳟鱼养殖   

虹鳟鱼养殖常见病内脏真菌病的防治技术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虹鳟内脏真菌病是虹鳟、红大口大麻哈鱼等鱼种的内脏被蛙粪霉、异枝水霉、半知菌类等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鱼病。

    (一)病原

    韩守谨(1993)报道,我国虹鳟鱼种肠内寄生的真菌,菌丝很粗,直径10-13微米,长250微米左右,最长的可达400微米以上;菌丝有分隔及分枝;分生孢子圆形,直径15.6-16.3微米;厚垣接合孢子直径33-36微米;在接合孢子形成过程中产生特有的鸟啄状小细胞,在萨布罗琼脂上,菌落中央隆起,形成明显的放射状皱褶,颜色由淡乳白色变为淡褐色,菌落中央破裂成粗糙的颗粒状,属虫霉目、蛙粪霉属。
    日本在虹鳟、红大口大麻哈鱼等鱼种腹腔内寄生的真菌,被鉴定为异枝水霉及半知菌类。半知菌类是指有性生殖阶段尚未发现的真菌,对它们的生活史只知道一半或不完全知道而言。在上述鱼种腹腔内寄生的半知菌类真菌,直径4-12微米,具有分枝和隔的很细菌丝,种类尚未鉴定。

    (二)流行情况

    我国辽宁省饲养的虹鳟鱼种,及日本、美国饲养的虹鳟、红大口大麻哈鱼、银大麻哈鱼、大鳞大麻哈鱼的鱼种均有此病流行,死亡率高。

    (三)症状

    病鱼的腹部明显膨大,剖开鱼腹,用显微镜检查,可以看见消化道、肝脏、脾脏、肾脏、鳔、腹腔、体壁内有大量真菌寄生。我国至今只发现真菌寄生在虹鳟的消化道内,主要为肠道后部,近肛门处最密集;少数病鱼在胃内也可检出菌丝体。日本发现的异枝水霉,最早感染部位是胃的幽门处,菌丝在该处的肌层内大量繁殖,侵入胃黏膜层内的菌丝较少,一般黏膜层破坏不严重;也有的菌丝通过胃壁伸到腹腔内,大量繁殖,引起腹腔内出血、积水,腹腔内的菌丝集落大多出现在胃下部的周围,菌丝甚至可侵入腹膜、骨骼肌以及皮肤,但几乎没有菌丝穿过活鱼的皮肤而伸出鱼体外(即使是临死的鱼),也很少有菌丝侵入肝脏、肾脏、脾脏、肠等处。半知菌类真菌最初感染处是鳔或胃贲门部附近的胃壁,侵入胃黏膜层的不多,伸入腹腔的菌丝常侵入肝脏、肾脏等内脏,甚至还侵入肌肉;菌丝在鳔内生长很旺盛;受菌丝侵袭的内脏器官、肌肉发生坏死、解体;本菌丝群落主要出现在胃前部附近的腹腔内。

    (四)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再用显微镜检查患处,如发现有大量真菌寄生,即可作出诊断。如要鉴定真菌的种类,则要进行分离培养。

    (五)防治方法

    主要是进行预防,预防措施同鳃霉病。据韩守谨(1993)报道,蛙粪霉菌对制霉菌素及大黄敏感。在疾病早期,全池外泼水产保护神,同时内服制霉菌素药饲(每千克饲料中加200万-800万单位制霉菌素)或大黄药饲(每千克饲料中加大黄200-400克),1天喂2次,连喂7-10天。
 
参考资料
[1].  虹鳟鱼养殖常见病内脏真菌病的防治技术   http://www.shuichan.cc/article_view-7367.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虹鳟鱼健康养殖的场地选择 下一篇虹鳟鱼成鱼的饲养方式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97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