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家禽主要传染病   

家禽主要传染病

标签: 家禽 传染病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家禽传染病主要有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禽脑脊髓炎、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禽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病毒性关节炎、鸡传染性贫血、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鸡白血病、禽大肠杆菌病、禽沙门氏菌病、禽巴氏杆菌病、鸡传染性鼻炎、鸡葡萄球菌病、支原体感染、禽曲霉菌病、鸭瘟、小鹅瘟等病的简介、病的发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制和公共卫生等内容。重点掌握常见、多发传染病的病的发生、诊断方法及具体防制对策。

目录

[显示全部]

禽流感编辑本段回目录

    禽流感(AI)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它是一种由A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多种病征为特点。高致病性禽流感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一类动物疫病。近年来,一些国家先后爆发高致病力禽流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在我国的有些省市的一定范围内爆发,给我国养禽业带来极大的威胁,加强该病的防制已刻不容缓。

1.病原 

     禽流感病毒(AIV)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的成员。禽流感病毒呈球形、杆状或长丝状及多形性,病毒粒子直径为80~120nm,为有囊膜的RNA病毒。病毒表面有一层棒状和蘑菇状的纤突;前者对红细胞有凝集性,称血凝素(HA),后者有将吸附在细胞表面上的病毒粒子解脱下来的作用,称神经氨酸酶(NA)。HA和NA诱发的抗体,对病毒的感染有保护作用,可抑制病毒对红细胞的吸附以及抑制病毒自细胞的解脱。

     该病毒易发生变异,至今A型流感病毒的HA已有16种,NA已有10种,在自然界它们组合成众多的亚型毒株。A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是由分子质量不同的80个片段组成的,每个片段分别转录和复制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核酸为不同片段所组成,两个以上不同的亚型毒株混合感染时,易发生基因的交换和重组,这是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基础。  该病毒能凝集鸡和某些哺乳动物红细胞,并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这一特性常被用来鉴定病毒和流行病学调查。  该病毒对紫外线敏感,对热的抵抗力较低,加热60℃10min或70℃2min可被灭活,对大多数防腐消毒药和去污剂敏感。在干燥尘埃中可存活2周,在4℃条件下可保存数周,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之久。在冻干或甘油中保存可使病毒存活数年。  

2.易感动物  

    禽流感病毒可多种感染家禽和野禽,在家禽中以鸡和火鸡的易感性为最高。禽流感病毒不仅感染家禽和野禽,也感染猪、马和人以及鲸鱼、血貂等多种动物,迁徙鸟也是传播本病的传染源之一。禽流感病毒感染宿主多样性的特点,使得禽流感防不胜防。  

3.传染源  

    家禽流感的传染来源较多,可来自感染或发病的家禽、其他种类的家禽,来自外来捕获的鸟、野生鸟类、移徒的水禽及其他动物,其中病禽是主要传染源。 

4.传播途径 

     病毒通过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尸体等污染饲料、饮水及其他物体,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发生感染,经消化道、呼吸道、伤口和眼结膜等引起传染,呼吸道和消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此外人员和车辆的来往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病禽的种蛋可以带毒,并能经卵垂直传播。  

5.流行特点  

    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暴发于冬、春季节,由A型流感病毒的变异株或新亚型引起的流感时,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发病率很高。

6.防制

    当前预防禽流感仍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检疫,彻底消毒,杜绝病原传入。候鸟可传播本病,当发现有鸟死亡时,应就地烧毁。疫苗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禽流感病毒抗原复杂且易变异,亚型多且各亚型之间缺乏明显的交叉免疫,这给疫苗的应用带来了很大困难。目前已有不同类型的禽流感疫苗研制成功和应用,如我国研制成功的H5Nl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禽流感灭活疫苗(H5亚型,N28株),能彻底切断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

    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相应措施。 

新城疫编辑本段回目录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强毒感染易感禽常呈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为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本病1926年首次发现于印度尼西亚,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1948年证实了本病的存在,近年来,国内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暴发性为特征的典型新城疫较为少见,但是,低发病率、低死亡率、高淘汰率、散发的非典型新城疫却呈上升趋势。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一类动物疫病。  新城疫(ND) 又称新城鸡瘟、亚洲鸡瘟、伪鸡瘟等。我国一般俗称新城疫为“鸡瘟”,但学名上的鸡瘟是指禽流感。新城疫和禽流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毒性传染病。

1.病原

      新城疫病毒(NDV)属于副粘病毒副粘病毒属,为单股RNA,至今认为该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分为几种类型:①嗜内脏速发型,引起各种年龄的鸡急性致死性感染,消化道出血明显。②嗜神经速发型,感染各种年龄鸡,以神经症状为特征。③中发型,感染后仅引起幼禽死亡。④缓发型,表现轻微或不明显的呼吸道感染,可作弱毒苗。⑤无症状型,主要为肠道感染。  该病毒能在鸡胚中生长繁殖,以尿囊腔接种9~10日龄鸡胚,强毒株在30~60h内引起鸡胚死亡,弱毒株90~120h内引起鸡胚死亡。死亡的鸡胚,以尿囊液含毒量最高,胚胎全身出血,头部、足趾、翅膀出血尤为明显。  该病毒具有血凝性,能吸附于鸡、火鸡、鸭、鹅及某些哺乳动物(豚鼠等)的红细胞表面,引起红细胞凝集(HA),这种血凝现象能被抗NDV的抗体所抑制(HI)。  鸡新城疫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对热和光等物理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病毒稍强,在pH2~12的环境下1h不被破坏。加热至60℃经30min,或煮沸1min可死亡;在直射阳光下,病毒经30min死亡;一般的熏制方法不能杀死鸡肉中的病毒,若先在90~95℃热水中煮40min后熏制,可杀死鸡肉中病毒。病毒对消毒药的抵抗力较弱,如2%~3%的氢氧化钠溶液、4%~5%甲醛及甲醛蒸汽、1%来苏尔、5%漂白粉溶液,3%~5%碘酊及70%酒精等均内在数分钟内杀死病毒。      

2.易感动物  

    鸡、火鸡、鸽子、鹌鹑及野鸡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以鸡最易感。各种年龄的鸡中以幼雏和中雏易感性最高。鸭、鹅对本病有抵抗力,但可从体内分离到NDV。哺乳动物对本病有很强的抵抗力,但人可感染,表现为结膜炎或类似流感临诊症状。  

3.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感染鸡可通过口鼻分泌物、粪便、蛋等排出病毒。病死鸡的血、肉、内脏、羽毛、消化道的内容物和洗涤水等,如不加以妥善处理,也是主要的传染源。带有病毒的飞沫和灰尘,对本病也有一定的传播作用。非易感的野禽、外寄生虫、人、畜均可机械地传播本病毒。  

4.传播途径 

    本病的传染主要是通过病鸡与健康鸡的直接接触。在自然感染的情况下,主要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此外,亦可经眼粘膜、伤口和交配感染。 

5.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多。近年来免疫鸡群常因免疫失败而发生非典型新城疫。

6.防制

    目前对于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加之发生后传播迅速、病死率高,往往给鸡群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对于养鸡业来说,预防本病乃是防疫工作的重点。

1.一般措施  建立和健全并执行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防止一切带毒动物(特别是鸟类)和污染。物品进入鸡群;进出的人员和车辆应严格消毒;饲料来源要安全;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苗鸡;新购进的鸡须接种新城疫疫苗,并隔离观察2周以上,证明健康者方可合群。  

2.预防接种  合理做好预防接种,增强鸡的特异免疫力,对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疫苗的性质、使用对象及方法  目前我国使用的鸡新城疫活疫苗有五种,即Ⅰ系苗(或称Mukteswar株)、Ⅱ系苗(或称HBl株)、Ⅲ系苗(或称F株)、Ⅳ系苗(或称Lasota株)、V4弱毒苗。  Ⅰ系苗为中等毒力的活苗,用于经2次弱毒力的疫苗免疫后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多采用肌肉注射或刺种的方法接种。幼龄鸡使用后会引起较重的接种反应或发病。

Ⅰ系苗产生免疫力快(3~4d),免疫期长(6个月以上)。      

Ⅱ、Ⅲ、Ⅳ系苗都属于弱毒力的活苗,最常用的是Ⅳ系及其克隆株,大小鸡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等方法接种。对于大群雏鸡可用Ⅲ系或Ⅳ系苗作饮水免疫,要求倍量使用或复饮一次,如作气雾免疫,最好在2月龄以后采用,以减少诱发呼吸道传染病。          

V4弱毒苗为嗜肠道型且耐热性较好,适用于热带地区的农村养鸡,多采用饮水免疫,与Ⅳ系苗联合使用效果较好。  

(2)母源抗体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母鸡经过鸡新城疫苗接种后,可将其抗体通过卵黄传递给雏鸡,雏鸡在3日龄抗体滴度最高,以后逐渐下降,每日大约下降13%。具有母源抗体的雏鸡既有一定的免疫力,抵抗强毒的侵袭,又对疫苗的接种有干扰作用,因此有人主张在7日龄作第一次疫苗接种,在25~30日龄时作第二次接种,或在第一次免疫同时接种灭活苗。     

(3)建立免疫监测  根据HI抗体水平确定初免和再次免疫时间。如果HI效价高于5log2时,进行首免几乎不产生免疫应答,因此可以以4log2作为免疫接种的界线。为此要定期对免疫鸡群抽样采血做HI试验,既可以作为制定程序的理论依据,又可以了解疫苗免疫接种的效果。      

(4)免疫抑制  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产生受到抑制,其保护能力受到影响。如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传染性贫血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等均会导致免疫抑制,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与新城疫疫苗同时使用也会干扰新城疫的免疫。营养缺乏、应激均会导致ND免疫抑制,因此在进行ND疫苗免疫接种时,应注意其他病的防疫工作及饲养管理。      

3.发生新城疫时防制  

    鸡群一旦发病,应封锁鸡场,紧急消毒,分群隔离,将病鸡和接触过病鸡的可疑鸡分群,对全场鸡群用Ⅰ系或Ⅳ系苗进行紧急接种。在病初用ND高免血清进行紧急注射,也能减少死亡。应做好病鸡和死亡鸡的无害化处理。当疫区最后一个病例处理后2周,经严格的终末消毒后,方可解除封锁。

马立克氏病编辑本段回目录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最常见的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本病呈世界性分布。自20世纪70年代广泛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以来,本病的损失已大大下降,但疫苗免疫失败屡有发生。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毒力极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给本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问题。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

1.病原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为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线状双股DNA,是一种细胞结合性病毒,存在鸡体组织内的病毒有两种形式,即病毒粒子无囊膜的裸体病毒和有囊膜的完全病毒。MDV有三个血清型:①致瘤的MDV;②不致瘤的MDV;③火鸡疱疹病毒(HVT)。羽囊上皮细胞中的病毒粒子有囊膜,随角化细胞脱落,成为传染性很强的细胞游离病毒。  从感染鸡羽囊随皮屑排出的游离病毒,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污染的垫料和羽屑在室温下其传染性可保持4~8个月,但常用化学消毒剂可使病毒失活,5%福尔马林或熏蒸的甲醛蒸汽、2%氢氧化钠、3%来苏尔、0.2%过氧乙酸等常用消毒剂可在10min内杀灭病毒。 

2.易感动物 

    鸡是最重要的自然宿主,不同品种或品系的鸡均能感染MDV,但对发生的MD的抵抗力差异很大。伊莎、罗曼、海赛等蛋鸡品种和国内的北京油鸡、狼山鸡和乌骨鸡均对MD高度易感。感染时鸡的年龄对发病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出雏和育雏室的早期感染可导致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传染源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  

4.传播途径 

    主要是经带毒的尘埃通过呼吸道传播。在羽囊上皮细胞复制的传染性病毒,随羽毛、皮屑排出,使污染鸡舍的灰尘成年累月保持传染性。很多外表健康鸡可长期持续带毒排毒。  

5.流行特点 

    鸡群所感染的MDV的毒力对发病率和死亡率影响很大。MDV分为温和毒(mMDV)、强毒(vMDV)和超强毒(vvMDV)。病毒随疫苗的使用出现毒力不断增强的趋势,应激等环境因素也可影响MD的发病率。

6.防制

    疫苗接种是防制本病的关键,以防止出雏室和育雏室早期感染为中心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对提高免疫效果和减少损失亦起重要作用。  

    我国生产有两种疫苗,一是火鸡疱疹病毒冻干苗,另一种是马立克氏病冷冻苗。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菌,使用于各品种的1日龄雏鸡。按瓶签说明头份和剂量用专用稀释液稀释后,每只鸡肌肉后皮下注射0.2ml(含2000个以上蚀斑单位),注射10~14d后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一年以上。鸡马立克氏病冷冻苗按瓶签注明头份及剂量,每只雏鸡肌肉或是皮下注射,注射8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一年以上。冷冻疫苗,在-196℃液氮中保存,使用时按要求取出后,迅速放在38℃水中融化后按要求注射。我国还生产有二联或三联苗,按疱疹病毒血清型配苗,可根据各地的疫情选用。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因素很多,如母源抗体干扰、早期感染、应激、免疫抑制病等。针对每个环节,必须制定相应措施,才能有效提高疫苗保护率。选育生产性能好的抗病品系商品鸡,是未来防制马立克氏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生马立克氏病的鸡场或鸡群,对病鸡必须检出淘汰,特别是种鸡场,严格做好检疫工作,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或淘汰,以消除传染来源。严重感染的种鸡群或商品鸡群,除淘汰更新外,养鸡的环境及饲养全过程,均应严格消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编辑本段回目录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腿肌和胸肌、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为特征。雏鸡感染后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目前本病在世界上养鸡的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也是近年来严重威胁我国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

1.病原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双股双节RNA病毒科双股双节RNA病毒属,基因组由两个片段的双股RNA构成。病毒能在鸡胚上生长繁殖,经尿囊腔接种后3~5d鸡胚死亡,胚胎全身水肿,头部和趾部充血和小点出血,肝有斑驳状坏死。由变异株引起的病变仅见肝坏死和脾肿大,不致死鸡胚。

    目前已知IBDV有2个血清型,即血清Ⅰ型(鸡源性毒株)和血清Ⅱ型(火鸡源性毒株)。血清Ⅰ型毒株中可分为6个亚型(包括变异株),这些亚型毒株在抗原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别,这种毒株之间抗原差异性可能是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极为稳定,能够在鸡舍内长期存在,且特别耐热。      

2.易感动物  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3~6周龄的鸡最易感,成年鸡一般呈隐性经过。  

3.传染源  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可污染饲料、饮水、垫料、用具、人员等,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  

4.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感染。  

5.流行特点  本病往往突然发生,传染性强,传播迅速,通常在感染后第3d开始死亡,5~7d达到高峰,以后很快停息,表现为高峰死亡和迅速康复的曲线。本病常与大肠杆菌、新城疫、鸡支原体病混合感染。

6.防制

    鸡感染IBDV后,或用疫苗免疫后,都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体液免疫是该病保护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机制。目前发现应用血清Ⅰ型的疫苗毒株,对雏鸡免疫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不能抵抗亚型或变异毒株的感染。为此,防制本病不能仅用疫苗,需采取综合措施。      

1.严格执行兽医卫生措施  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极为稳定,能在鸡舍内长期存活。因此,应注意对环境的消毒,特别是育雏室。用有效消毒药对环境、鸡舍、用具、笼具进行喷洒,经4~6h后,进行彻底清扫和冲洗,重复2~3次消毒后再引进雏鸡,以防IBDV的早期感染。     

 2.提高种鸡的母源抗体水平  种鸡群在18~20周龄和40~42周龄经2次接种IBD油佐剂灭活苗后,可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并传递给子代,使雏鸡获得较整齐和较高母源抗体,在2~3周龄内得到较好的保护,防止雏鸡早期感染。      

3.雏鸡的免疫接种  目前我国常用的活苗一是弱毒苗,对法氏囊无任何损害,受母源抗体干扰严重,免疫保护率较低;二是中等毒力疫苗,接种后对法氏囊有轻度损伤,对血清Ⅰ型强毒的保护率高,一般推荐在14~18日龄进行免疫。灭活苗是由鸡胚细胞毒、鸡胚毒、病死鸡的法氏囊组织制备的。变异株病毒制成弱毒疫苗或灭活苗,既可预防变异株引起的感染,又可对血清Ⅰ型IBDV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4.发病时的防制  除对鸡舍和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外,发病早期用IBD高免血清或康复血清进行注射,也可用高免鸡所产蛋制备卵黄抗体进行注射,对鸡群有较好的疗效。治愈后应对鸡群进行主动免疫。

禽脑脊髓炎编辑本段回目录

    禽脑脊髓炎又称流行性震颤,是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雏鸡中枢神经系统,其主要特征为共济失调,头颈肌肉震颤和两肢轻瘫及不完全麻痹,母鸡产蛋量急速下降。虽然大多数鸡群最终感染病毒,但临床的发生率较低。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已证实在大多数商业化养禽地区存在本病。我国将其列入三类动物疫病。

1.病原

    禽脑脊髓炎病毒,属小RNA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无囊膜。病毒抗原集中存在于鸡胚的胃肠道(腺胃、肌胃、肠道)肌层中,这些器官的组织匀浆是琼脂扩散试验的最佳抗原。病毒对氯仿、酸、胰酶、胃蛋白酶、DNA酶有抵抗力,双价镁离子可保护其不受热影响。该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很强。  

2.易感动物 

    本病自然感染于鸡、野鸟、鹌鹑和火鸡。各年龄的鸡均有易感性,但3周龄以内的雏鸡易感性最高。  

3.传染源  

    病禽及带毒禽是本病主要传染源。  

4.传播途径  

   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垫草等污染物是主要的传播媒介,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尘埃经呼吸道、伤口传播,也能垂直传播。      

5.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及死亡率随易感鸡的多少、病原的毒力强弱、感染日龄的大小等的不同而异。雏鸡的发病率一般为40%~60%,死亡率10%~25%,甚至更高。

6.防制

    急性型病鸡尚无有效疗法。首先是不从有该病的地区引进种鸡、种蛋,防止本病的传入;其次是种鸡群在开产前4周接种疫苗,保证其在性成熟后不被感染,以防止病毒通过蛋源垂直传播。母源抗体也可保护雏鸡在2~3周龄内不受禽脑脊髓炎病毒的接触感染。大多数鸡群都用鸡胚繁殖的活疫苗通过饮水和喷雾等自然途径免疫,也可用灭活油剂苗注射免疫。病愈雏鸡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应将其淘汰。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编辑本段回目录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啰音。在雏鸡还可出现流鼻涕,蛋鸡产蛋量减少和质量低劣,肾病变型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该病1930年首先在美国发现,目前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本病蔓延。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

1.病原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一个代表种。多数呈圆形,直径约80~120nm。单股RNA,有囊膜,其上有花瓣状纤突。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渗出物中,肝、脾、肾和法氏囊中也能发现病毒。在肾和法氏囊内停留的时间可能比在肺和气管中还要长。IBV没有凝血蛋白,无自然凝血活性,但经1%胰蛋白酶(或乙醚)在37℃处理3h后,则能凝集鸡红细胞。IBV能干扰鸡NDV在雏鸡、鸡胚和鸡肾细胞中的增殖,而鸡脑脊髓炎病毒则又能干扰IBV在鸡胚内的增殖。病毒能在9~11日龄的鸡胚中生长。多数病毒株在56℃15min灭活,-20℃能保存7年之久。病毒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如用0.01%高锰酸钾3min内死亡。病毒在室温中能抵抗1%HCl(pH2)、1%石炭酸和1%氢氧化钠(pH12)1h,鸡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和鸡痘病毒在室温中不能耐受pH2环境,这在鉴别上有一定意义。  

2.易感动物  

   本病仅发生于鸡,但小雉可感染发病,其他家禽均不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有母源抗体的雏鸡有一定的抵抗力(约4周)。  

3.传染源  

   本病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  

4.传播途径 

   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病鸡从呼吸道排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染给易感鸡。此外,通过饲料、饮水等,也可经消化道传染。病鸡康复后可带毒49d,在35d内具有传染性。  

5.流行特点 

    本病无季节性,传染迅速,几乎在同一时间内有接触史的易感鸡都发病。过热、严寒、拥挤、通风不良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缺乏以及疫苗接种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6.防制

1.疫苗接种  

    常用M41型的弱毒苗如H120、H52及其灭活油剂苗。一般认为M41型对其他型病毒株有交叉免疫作用。H120毒力较弱,对雏鸡安全;H52毒力较强,适用于20日龄以上鸡;油苗各种日龄均可使用。一般免疫程序为5~7日龄首免用H120;25~30日龄二免用H52;种鸡于120~140日龄用油苗作三免。使用弱毒苗应与NDV弱毒苗同时或间隔10d再进行NDV弱毒苗免疫,以免发生干扰作用。弱毒苗可采用点眼(鼻)、饮水和气雾免疫,油苗可作皮下注射。 

   对肾型IB,弱毒苗有Mа-5,1日龄及15日龄各免疫一次,方法同上。除此之外还有多价(2~3个型毒株)灭活油剂苗,按0.2~0.3ml/雏、0.5ml/成鸡皮下注射。  

2.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发病鸡群注意保暖、通风换气和鸡舍带鸡消毒,增加多维素饲用量。为了补充钠、钾损失和消除肾脏炎症,可以给予复方口服补液盐。有继发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等。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编辑本段回目录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喉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坏死和大面积出血为特征。该病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或流行。我国有些地区呈地方流行,死亡率较高,是当前严重威胁养鸡业的重要呼吸道传染病之一。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

1.病原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双股DNA,有囊膜。病毒大量存在于病鸡的气管组织及其渗出物中,肝、脾和血液中含量少。病毒容易在鸡胚中繁殖,使鸡胚感染后2~12d死亡,胚体变小,绒毛尿囊膜增生、坏死,形成混浊的斑块病灶。      

   病毒的抵抗力弱,对一般消毒剂都敏感,如3%来苏尔或1%氢氧化钠溶液lmin即可杀死,低温冻干后在冰箱中可存活10年。 

2.易感动物  

   主要侵害鸡,不同年龄的鸡均易感,但以成年鸡的症状最为特征。野鸡、孔雀、幼火鸡也可感染。   

3.传染源  

   本病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带毒鸡。  

4.传播途径

   病毒存在于气管和上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咳出血液和粘液经呼吸道传播。康复鸡可带毒长达2年,接种活苗的鸡可在较长时间排毒,若与易感鸡长时间接触,可使后者感染发病。污染的垫料、饲料和饮水,可成为传播媒介。 

5.流行特点

  本病在易感鸡群内传播迅速,感染率可达90%,病死率为5%~70%不等。 

6.防制

    坚持严格隔离、消毒、免疫措施是防止本病流行的有效方法。因此,易感鸡不与病愈鸡接触,新购进鸡群可放入少数易感鸡混合饲养,观察2周易感鸡不发病,此时方可与原来鸡合群,疫区和发生过该病的地区免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药物治疗仅是防止继发感染和使呼吸困难的病状缓解。目前有两种疫苗可用于免疫接种。一是弱毒疫苗,经点眼、滴鼻免疫,一般较安全。另一种是强毒苗,可涂擦于泄殖腔粘膜,4~5d后,粘膜出现水肿和出血性炎症,表示接种有效,但排毒的危险性很大。

鸡病毒性关节炎编辑本段回目录

    鸡病毒性关节炎又称病毒性腱鞘炎,是由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传染病。以跗、趾关节肿大、跛行、瘫痪、腱鞘、滑膜、心肌发炎为特征。多发生于肉鸡。本病首先发生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鸡群中均有发生。我国将其列入三类动物疫病。

1.病原

   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呼肠病毒属。病毒直径为70~75nm,呈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对脂溶剂有抵抗力。病毒的合成与成熟发生在细胞浆内,可形成包涵体。  禽呼肠病毒采用中和试验方可区分出11个血清型。禽呼肠病毒经鸡胚卵黄囊内或尿囊膜接种,均可分离到病毒。经卵黄囊内接种时,在接种后5~7d胚胎死亡,表现全身充血出血、胚体萎缩,剖检肝肿大,脾有坏死灶。尿囊膜接种时,在尿囊膜上可形成小的坏死斑。病毒对鸡以外的动物不感染。  病毒对环境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卵黄囊中的病毒能耐60℃8~10h,56℃22~24h, 37℃15~16周,22℃48~51周,4℃3年,-20℃可存活4年以上。对pH3、过氧化氢、2%来苏尔、对乙醚、氯仿和酸具有抵抗力。但70%乙醇、0.5%有机碘可使其灭活。  

2.易感动物  

   本病仅见于鸡,多在4~7周龄发病。肉鸡比蛋鸡易感。  

3.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带毒鸡。病毒可长期存在于带毒鸡的盲肠扁桃体和跗关节内,特别是幼龄受到感染的鸡常是同舍感染的主要来源。  

4.传播途径  

   本病在鸡群中既能经水平传播,又能经垂直传播。病毒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垫料和周围环境,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易感雏鸡。  

5.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没有明显季节性。本病感染率高可达100%,病死率低,通常低于6%。

6.限制

    病毒性关节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若发现病情,可将病鸡剔出集中隔离饲养,症状严重的应淘汰,以免扩大感染面,同时做好兽医卫生工作。在换群的间歇期,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扫和严格消毒,以免下一次进雏后再次感染本病。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肉鸡可在开产前2~3周注射油乳剂灭活苗,产生的抗体可通过卵传递给雏鸡,一般可使雏鸡在3周内不受感染。此外,雏鸡也可在1~7日龄和4周龄时各接种一次弱毒苗,在开产前再注射一次油乳剂灭活苗。

鸡传染性贫血编辑本段回目录

    鸡传染性贫血(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鸡的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可以造成免疫抑制,是危害养鸡生产很大的传染病之一。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多数养鸡发达的国家都先后有发生本病的报道,1992年我国也有分离到此病毒的报道,并引起国内养鸡业人士的普遍重视。

1.病原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科属。呈球形,无囊膜,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对称,无血凝性。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病毒株毒力有一定差异,但抗原性无差别。病毒能在鸡胚中增殖,卵黄囊接种时有些毒株可在16~20日龄时引起胚胎死亡。      CIAV对乙醚和氯仿有抵抗力。在60℃耐1h以上,100℃经15min可使其灭活。对酸稳定,在pH3经3h仍然稳定。在5%酚中作用5min,在5%次氯酸37℃作用2h失去感染力。福尔马林和含氯制剂可用于消毒。  

2.易感动物  

    鸡是本病毒唯一的宿主,所有年龄的鸡都可感染,自然发病多见于2~4周龄,1~7日龄的雏鸡最易感,随日龄的增长易感性降低。  

3.传染源  

   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鸡。  

4.传播途径  

    垂直传播是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母鸡感染后3~14d内种蛋带毒,带毒的鸡胚出壳后10~15d发病并死亡。也可通过消化道及呼吸道水平传播,但通常只产生抗体反应,不引起临床发病。  

5.流行特点  

    CIAV能使1~7日龄鸡发生贫血,并引起淋巴组织和骨髓肉眼可见病变,感染后12~16d病变最明显,第12~28天出现死亡,死亡率一般为30%。

6.防制

1.加强种蛋检疫,禁止引进感染本病毒的种蛋;防止过早地暴露于有本病毒的环境中,切断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2.强化鸡群的免疫监测工作,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进行免疫接种。经常发生本病的地方和鸡场,应采用弱毒冻干苗免疫12~16周龄鸡,接种后6周产生免疫力,并将持续到60~65周龄鸡,接种后6周内产的蛋不可作种用,不可在3~4周龄免疫鸡,以防经种蛋传播本病。当在后备鸡中检测到本病毒抗体,就没有必要再免疫了。 

3.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及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病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并降低预防本病疫苗的效力。因此,应加强这些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降低本病的易感性。 

4.治疗方法  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由于本病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免疫抑制,导致其他传染病的混合或继发感染。因此,在发病后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继发感染,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降低经济损失。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鸡群产蛋骤然下降,软壳蛋和畸形蛋增加,褐色蛋蛋壳颜色变淡。我国在1991年从发病鸡群分离到病毒,证实有本病存在,流行广泛,曾经给养禽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

1.病原  

    产蛋下降综合症病毒属于禽腺病毒(Ⅲ群),无囊膜,为双股DNA型,目前已知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粒子大小为76~80nm,呈二十面体对称。该病毒能凝集鸡、鸭、鹅、鸽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家兔、绵羊、马、猪、牛的红细胞。血凝滴度,在4℃可保持很长时间,但70℃却被破坏。鸭胚尿囊液病毒的HA滴度可达18~20log2,而鸡胚尿囊液病毒的HA滴度较低。病毒对乙醚、氯仿不敏感,对pH适应谱广,0.3%福尔马林48h可使病毒完全灭活。  

2.易感动物  

    本病除鸡易感外,自然宿主为鸭、鹅和野鸭。鸡的品种不同对产蛋下降综合症病毒易感性有差异,产褐壳蛋母鸡最易感。本病主要侵害26~32周龄鸡,35周龄以上较少发病。幼龄鸡感染后不表现病状,血清中也查不出抗体,在性成熟而开始产蛋后,血清才转为阳性。  

3.传染源 

    本病传染源主要是病鸡与带毒鸡。 

4.传播途径

    本病传播方式主要是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也是很重要的方式,因为从鸡的输卵管、泄殖腔、粪便、肠内容物都分离到病毒,它可向外排毒经水平传播给易感鸡。 

5.流行特点 

    鸡感染产蛋下降综合症病毒后,在性成熟前对鸡不表现致病性,在产蛋初期由于应激反应,致使病毒活化而使产蛋鸡发病。 

6.防制

    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本病主要是经胚垂直传播,所以应从非疫区鸡群中引种,引进种鸡要严格隔离饲养,产蛋后经HI试验监测,确认HI抗体阴性者,才能留作种鸡用。严格执行兽医卫生措施,加强鸡场和孵化室消毒工作,在日粮配合中,必须注意氨基酸、维生素的平衡。做好免疫接种,油佐剂灭活苗对鸡免疫接种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鸡在110~130日龄进行免疫接种,免疫后HI抗体效价可达8~9log2,免疫后7~l0d可测到抗体,免疫期10~12个月。试验证明以新城疫病毒和EDS76病毒制备二联油佐剂灭活苗,对这两种病有良好保护力。

禽白血病编辑本段回目录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传染病的统称,在自然条件下以淋巴白血病最为常见,其他如成红细胞白血病、成髓细胞白血病、髓细胞瘤、纤维瘤和纤维肉瘤;肾母细胞瘤、血管瘤、骨石症等出现频率很低。大多数鸡群均感染该病毒,但出现临诊症状的病鸡数量较少。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

1.病原  

    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ALV),属反转录病毒科,禽C型反转录病毒群,单股RNA。本群病毒分为A~J共10个亚群,其中以A~E及J亚群比较常见,A、B和J亚群的病毒是现场常见的外源病毒,C和D亚群病毒在现场很少发现,而E亚群病毒则包括无所不在的内源性白血病病毒,无致病力。白血病/肉瘤病毒对脂溶剂和去污剂敏感,对热的抵抗力弱。 

2.易感动物  

    鸡是自然宿主,不同品种或品系的鸡对病毒感染和肿瘤发生的抵抗力差异很大,J亚群病毒仅侵害肉用型鸡。  

3.传染源  

    本病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带毒鸡。 

4.传播途径  

    外源性白血病病毒的传播方式有两种:通过蛋从母鸡到子代的垂直传播和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水平传播,主要以垂直传播为主。内源性白血病病毒通常通过公鸡和母鸡的生殖细胞遗传传递,内源病毒无致瘤性或致瘤性很弱。  

5.流行特点  

    先天感染的胚胎对病毒发生免疫耐受,出壳后成为有病毒血症而无抗体鸡,血液和组织含毒量很高,到成年时母鸡把病毒传给子代有相当高比例。出生后最初几周感染病毒,白血病发病率高。感染的时间后移,则白血病发病率迅速下降。

6.防制

    由于本病的垂直传播性,先天感染的免疫耐受鸡是重要的传染源,所以疫苗免疫对防制的意义不大,目前也没可用的疫苗。减少种鸡群的感染率和建立无白血病的种鸡群是防制本病最有效的措施。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母鸡检测和淘汰以减少感染,在多数情况下均能奏效。

禽大肠杆菌病编辑本段回目录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各种禽类急性或慢性的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急性败血症、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眼炎、关节炎、脐炎、肉芽肿以及肺炎等。最常见的是急性败血症和卵黄性腹膜炎。

1.病原  

    大肠杆菌,是中等大小的杆菌,有鞭毛,无芽胞,一般无可见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在血液琼脂平板上,某些致病性菌株形成β溶血。在麦康凯和远藤氏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本菌生化试验活泼,常用的化学消毒药数分钟内可将其杀死。  根据大肠杆菌O抗原、K抗原和H抗原的不同,本菌可分成不同的血清型。通常以抗原结构式表示某型大肠杆菌,引起禽大肠杆菌病的菌型,常见的有O85、O19、O16、O119及O86等。  

2.易感动物  

    各种品种以及不同日龄的禽类都可感染发病。幼雏和中雏发生较多,发病较早的为4日龄、7日龄和9~10日龄,通常以1月龄前后的雏鸡发病较多。成鸡特别是产蛋鸡发生该病,因产蛋量下降以及防治本病花费的人力物力等,也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3.传染源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菌鸡。  

4.传播途径  

    本病的传染途径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通过污染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传染,尤其是水源被污染引起发病最为常见;二是经沾有本菌的尘埃被易感鸡只吸入,进入下呼吸道后侵入血液而引起;三是经蛋壳穿透进入蛋内而传染;四是患本病的公、母鸡与易感鸡交配可以传播本病;五是经经蛋传播,患有大肠杆菌性输卵管炎的母鸡,在蛋的形成过程中本菌即可进入蛋内,造成本病的垂直传播,此种传播途径不容忽视。  

5.流行特点  

    当禽群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不良、气候变化或鸡群存在传染性法氏囊病、包涵体肝炎时,容易引起本病的大群暴发。

6.防制

    大肠杆菌是环境性疾病,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特别要注意下列几方面:检查水源有否被大肠杆菌污染,如有则应彻底更换;注意育雏期保温及饲养密度;禽舍及用具经常清洁和消毒;种鸡场应及时集蛋,每天收蛋4次,脏蛋应以清洁细沙擦拭之。 

     一般认为使用菌苗预防是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但应在对当地或养殖场内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监测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  

    选用抗生素、磺胺及呋喃类药物及时治疗。为了防止耐药菌株的存在和出现,应以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一般用四环素族药物按0.02%~0.06%拌料,连喂3~4d;敌菌净按0.02%饮水;呋喃唑酮按0.02%~0.04%拌料,连喂7~l0d。病鸡可直接注射庆大霉素5 0001U/羽,卡那霉素3 0001U/羽饮水或注射,每日2次,连用3d。也可用链霉素、壮观霉素等。

禽沙门氏菌病编辑本段回目录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禽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将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沙门氏菌病称为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称禽伤寒;而由其他有鞭毛能运动沙门氏菌引起的称为禽副伤寒。禽副伤寒的病原体包括许多种沙门氏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引起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也能广泛地感染各种动物和人,人类的沙门氏菌感染和食物中毒常来源于感染副伤寒的禽类、蛋品或其他产品,因此禽副伤寒在公共卫生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鸡白痢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禽伤寒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三类动物疫病。

1.病原 

(1)鸡白痢  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菌。

    属沙门氏菌属,是革兰氏染色阴性小杆菌,菌体两端钝圆,不形成荚膜和芽胞,无鞭毛,不能运动。在麦康凯鉴别培养基上生长良好,24h后可见细小、透明、圆形和光滑的菌落,培养基不变色,大肠杆菌则为红色菌落,并可抑制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生长,故可用于分离培养和鉴别。  

(2)禽伤寒  病原为禽伤寒沙门氏菌,是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不产生芽胞,无荚膜,不能运动,在四硫磺酸肉汤等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禽副伤寒  病原主要是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为主。属沙门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芽胞,菌体带有周鞭毛,能运动。  

2.易感动物

   人和各种动物均有易感性,各种年龄动物均可感染,幼年动物较成年易感。 

3.传染源 

   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患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病禽的蛋、羽毛等均含有大量的病原菌。  

4.传播途径

   可以经卵垂直传播,雏鸡患鸡白痢耐过后,或成年鸡感染白痢后,多成为慢性和隐性带菌,感染母鸡产的蛋成为带菌蛋,带菌蛋经孵化,鸡白痢沙门氏菌在蛋内繁殖,使鸡胚死亡,孵化率降低。部分未死的鸡胚被孵出,孵出的幼雏多于1周内发病或死亡。孵出的幼雏粪便内带有大量病菌,通过粪及污染饲料、饮水、垫草传染给同群饲养的健康雏鸡。雏鸡出壳后经消化道传播,一是在孵化出雏时雏禽啄食被污染的蛋壳感染;二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感染。呼吸道和眼结膜也可传播。  

5.流行特点  

    鸡白痢以2~3周龄以内雏鸡最易发病,呈流行性。成年鸡感染呈慢性或隐性感染。近年来,育成鸡发病也日趋严重。禽伤寒主要发生于成年鸡,也有6个月龄以下的中雏发病。禽副伤寒对各种家禽和野禽均易感。家禽中鸡和火鸡最常见。鸡主要2周龄以内雏鸡最易发病呈流行性。成年鸡感染呈隐性带菌。发病后耐过的鸡长期带菌。一个鸡场一旦传入本病后,将会连绵不断地在鸡场中长期蔓延,难以根除。如不采取有力的净化措施,可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另外,禽副伤寒沙门氏菌能广泛地感染人类和各种动物,故在公共卫生上应受到重视。

6.防制

1.综合防制措施  

    防制禽沙门氏菌病的原则是杜绝病原菌的传入,清除群内带菌鸡,同时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和隔离制度。首先,通过严格的卫生检疫和检验措施,防止饲料、饮水和环境污染。第二,健康鸡群应定期通过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进行全面检疫,淘汰阳性鸡和可疑鸡,以建立健康种鸡群。第三,坚持种蛋孵化前的消毒工作,杀灭环境中的病原菌。第四,加强禽群的饲养管理,保持育雏室、养禽舍及运动场的清洁、干燥,加强日常的消毒工作。  

2.药物防治  

    磺胺类、抗菌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治疗本病都有效。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耐药性菌株的出现,最好经药敏试验,选择对本病原菌敏感的药物。磺胺类药物可选用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呋喃类药物可选用呋喃唑酮,抗菌素选用土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喹诺酮类可用氟哌酸,拌入饲料中喂服或加入饮水中饮用。近年来,国内使用“促菌生”或其他活菌制剂预防雏鸡白痢,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禽巴氏杆菌病编辑本段回目录

    禽巴氏杆菌病又名出血性败血症、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多种禽类发生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急性者表现为败血症和炎性出血等变化,慢性者则表现为皮下、关节以及各脏器的局灶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

1.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属于巴氏杆菌属,为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革兰阴性短杆菌,多单个存在。不形成芽孢,无鞭毛,新分离的强毒菌株具有荚膜。病料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或美蓝染色呈明显的两极浓染,但其培养物的两极着色现象不明显。  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在加有血清或血液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菌落为灰白色、光滑、湿润、隆起、边缘整齐的中等大小菌落,并有荧光性,但不溶血。根据细菌的荚膜抗原将多杀性巴氏杆菌分为A,B,D,E,F 5个型;根据菌体抗原将多杀性巴氏杆菌分为1~16型,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更多的血清型。本菌的抵抗力很低,在干燥空气中2~3d死亡,在血液、排泄物和分泌物中能生存6~10d,直射阳光下数分钟死亡;一般消毒药在数分钟内均可将其杀死。近年来发现巴氏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在逐渐增强。 

2.易感动物

   本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禽类以鸡、火鸡和鸭最易感,鹅、鸽较低。 

3.传染源  

    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为主要传染源,健康动物上呼吸道也可能带菌。  

4.传播途径

    主要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也可经皮肤、粘膜的损伤和吸血昆虫叮咬感染;健康带菌者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内源性传染。

5.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闷热、潮湿、多雨时期发生较多。一些诱发因素如营养不良、寄生虫感染、长途运输、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等可促进本病发生。一般为散发,有时可呈地方流行性。

6.防制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病特点,平时的预防措施主要应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换气和防暑防寒,避免过度拥挤,减少或消除降低机体抗病能力的因素,并定期进行禽舍及运动场消毒,杀灭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常用的治疗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四环素类等多种抗菌药物,也可选用高免或康复动物的抗血清。周围的假定健康动物应及时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但应注意弱毒菌苗紧急预防接种时,被接种动物应于接种前后至少1周内不得使用抗菌药物。

鸭瘟编辑本段回目录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瘟病毒引起鸭、鹅、天鹅等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及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以发病快、传播迅速、发病率和病死率高,部分病鸭流泪肿头、下痢、食道粘膜出血及坏死,肝脏出血或坏死等为主要特征。该病给养鸭国家或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 

1.病原  

    鸭瘟病毒,又称鸭疱疹病毒1型,系疱疹病毒科的成员,具有疱疹病毒的典型形态结构。有囊膜,病毒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该病毒对乙醚、氯仿敏感,在37℃下经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及脂肪酶处理18h可使该病毒部分失活或完全失活。鸭瘟病毒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在病(死)鸭,脏器、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均含有病毒,但以肝、脾、脑、食道、泄殖腔的含毒量最高。  本病毒对乙醚、氯仿和常用的消毒剂敏感。0.1%升汞10~30min、75%酒精5~30min、0.5%石炭酸60min、0.5%漂白粉及5%石灰乳30min对病毒有致弱和杀灭作用。  

2.易感动物  

    不同品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该病,以番鸭、麻鸭、绵鸭、绍兴鸭等易感性较高。在自然感染病例中,以1月龄以上成年鸭多见,发病率可高达100%,病死率达95%以上。近年有鹅感染鸭瘟出现大量死亡的报道。自然条件下,野生的雁形目鸭科成员(野鸭、野鹅等)常成为带毒者,而鸡、火鸡、鸽、麻雀和哺乳动物等对鸭瘟有抵抗力,但人工感染2周龄雏鸡可以发病,经鸡胚致弱的鸭瘟病毒对鸭失去致病力,但对1日龄至1月龄雏鸡的毒力大大增强,致死率甚高。  

3.传染源

    鸭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鸭、病愈不久的带毒鸭及潜伏期的感染鸭。被病鸭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饮水、饲料、场地、水域、用具、运输工具以及某些带毒的野生水禽(如野鸭)和飞鸟等也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4.传播途径 

    自然条件下许多途径均能引起发病,包括消化道、眼、鼻、皮肤外伤及泄殖腔等;该病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吸血昆虫可能是本病潜在的传播媒介,目前尚未发现该病的垂直传播。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但也可通过生殖器官、眼结膜及呼吸道等途径感染。  

5.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以生,但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发病差异很大,南方发病多,且主要见于春夏两季及运销旺季,而北方少见发病,偶见于秋季,与饲养密度、数量、饲养方式等因素有关。

6.防制

    由于鸭瘟的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一旦传入鸭群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该病的防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该病的非疫区,应加强本地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尽量减少从外地,尤其是从疫区引种的机会,防止该病的引入。受威胁地区除应加强检疫、消毒等兽医卫生措施外,易感鸭群应及时进行鸭瘟疫苗的免疫接种。在疫区,除对所有鸭群进行免疫接种外,发生鸭瘟时要采取严格的封锁和隔离措施,及时扑杀销毁发病鸭群,病鸭污染的场地、水域和工具等进行彻底消毒,疫点周围受威胁的鸭群立即接种鸭瘟高免血清或鸭瘟弱毒疫苗,防止该病扩散传播。  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鸭瘟的主要措施,目前国内应用的疫苗主要是鸭瘟病毒弱毒苗。种用鸭或蛋用鸭于30日龄左右首免,以后每隔4~5个月加强免疫1次。3月龄以上鸭免疫1次即可,免疫有效期可达1年。但应注意免疫接种安排在开产前20d左右或停蛋期或低产蛋率期间。对于肉用鸭,于7日龄左右首免,20~25日龄时二免。

小鹅瘟编辑本段回目录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以传播快、高发病率与高病死率、严重下痢、渗出性肠炎、肠道内形成腊肠样栓子为特征,是当前危害养鹅业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 

1.病原

    鹅细小病毒系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成员。病毒粒子呈球形或六角形,直径为20~22nm;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核酸为单链DNA。电镜可见有完整病毒粒子和病毒空壳。迄今国内外分离到的鹅细小病毒毒株抗原性几乎相同,均为同一个血清型,鹅细小病毒无血凝活性,但能凝集黄牛精子。  病鹅的内脏、脑、肠道及血液中均含有病毒。初次分离可用鹅胚或番鸭胚或其成纤维细胞,以鹅胚成纤维细胞初次分离该病毒时一般不产生细胞病变(CPE)。但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CPE越来越明显。以鹅胚分离鹅细小病毒时,一般在接种后5~7d死亡,死亡鹅胚绒毛尿囊膜局部增厚,胚体皮肤、肝脏及心脏等出血。随着在鹅胚中传代次数的增多,该病毒对鹅胚的致死时间稳定在接种后3~4d。  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20℃冰冻状态下可存活两年以上,65℃30min或80℃10min对滴度无影响, 56℃能存活3h,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不敏感,对胰酶和pH 3环境中稳定,对2%~5%氢氧化钠、l0%~20%石灰乳敏感。 

2.易感动物

    自然条件下,只有雏鹅和雏番鸭对本病易感,其他禽类和哺乳动物均无感染性。 

3.传染源

    病鹅和带毒鹅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带毒的种蛋,污染的用具、水源、草场等也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4.传播途径  

    种蛋、带毒鹅和康复鹅以及隐性感染的鹅的排泄物、分泌物容易污染水源、环境、用具、草场等,易感鹅通过消化道感染,能够很快波及全群。  

5.流行特点  

   本病多发于1月龄内的雏鹅,但在流行高峰期,雏鹅的易感性随年龄增加而减弱,7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常达70%~95%,甚至于100%;lO日龄以上的雏鹅发病,死亡率一般不超过60%;1月龄以上的发病较少。发生及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为1~2年。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发生,但我国南北方由于饲养鹅的季节和饲养方式不同,发病季节也有所不同,南方多发生于春夏两季,北方地区多见于夏季和早秋发病。

6.防制

    除遵循一般性措施外,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孵坊中的一切用具和种蛋彻底消毒,刚出壳的雏鹅不要与新引进的种蛋和成年鹅接触,以免感染。二是做好雏鹅的预防,对未免疫种鹅所产蛋孵出的雏鹅于出壳后1日龄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且隔离饲养到7日龄;而免疫种鹅所产蛋孵出的雏鹅一般于7~10日龄时需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0.5~1.0ml。雏鹅群一旦发生本病,应迅速将病雏鹅挑出淘汰且对整群鹅尽早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每羽1.0~1.5ml,必要时隔2~3d后需再注射1次,治愈率一般为50%~80%不等。

参考资料
[1].  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view/8f5e4a1eb7360b4c2e3f64a8.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 下一篇天津市傲农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1941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6-12-28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