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菜豆种植   

菜豆灰霉病

标签: 菜豆 病害 防治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菜豆灰霉病是菜豆上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除危害菜豆外,还可危害豇豆、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瓠瓜等20多种蔬菜及其他农作物。此病寄主广泛,为害时间长,菌量大,防治非常困难。

目录

危害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菜豆灰霉病菜豆灰霉病
     菜豆灰霉病可侵染植株各部位,造成叶片、茎杆、花及豆荚腐烂,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子叶染病呈水渍状变软下垂,最后叶缘出现清晰的白灰霉层,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成株期,茎染病多始于根须部向上11~15厘米处出现云纹斑,病斑周边深褐色,中部淡棕色或浅黄色,干燥时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纤维状,潮湿时病斑上生灰色霉层,有时病菌从茎分枝处侵入,使分枝处形成小渍斑、凹陷、继而萎蔫;叶片感病,则在叶面形成较大的轮纹斑,后期易破裂;豆荚染病,病菌先侵染败落的豆花,后扩展到豆荚,病斑初呈淡褐色,后渐变褐色软腐,表面产生厚密的灰色霉层。

发生特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 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侵染引起。病菌为弱寄生菌,主要以菌核或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是初侵染源。翌年菌丝在病残体上腐生并不断形成大量分生孢子或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遇适温及寄主表面有水滴条件,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衰弱的、枯死的组织及伤口等处侵入,进行再侵染。越冬病菌在环境条件不适时,可形成大量抗逆性强的菌核,遇合适条件后,即长出菌丝直接侵染或产生孢子传播为害。病菌在田间可随病残体或借雨水溅射、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蔓延。
      病菌喜低温、高湿环境,分生孢子抗逆力强,自然条件下经138天仍可萌发,发病最适宜的条件为温度20~23℃,相对湿度95%以上。此病发生与寄主生育状况也有关系,如寄主衰弱,受低温侵袭后或遇适温高湿条件就容易发病。栽培过密,温度过低、湿度过高、光照差、通风不良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冬春低温、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要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①农业防治:保护地栽培要采取高畦定植,地膜覆盖,加强棚内的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适当降低密度,及时摘除病叶、病荚,清除病株残体,彻底销毁。拉秧后及时清洁田园,并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传病。

      ②药剂防治:田间应注意检查,发现零星病斑时及时喷药。每7~10天一次,连用1~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药剂可选用40%施佳乐悬浮剂8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扑海因悬浮剂1 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另外,保护地可喷撒6.5%甲霉灵或10%万霉灵粉尘剂或5%加瑞农粉尘剂,每亩1千克,或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等烟剂熏蒸防治,用量为每亩标准大棚每次250克,傍晚闭棚点燃。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菜豆病毒病 下一篇叶象花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1845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