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乡风民俗   

农业起源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1万年前左右,也就是地史上更新世晚期末,构造史上的最后冰期结束之际,考古学上的中石器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全球气温的回升,动物、植被的更迭以及海平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上升)等,导致一系列的新事物先后出现。农业的起源、家畜的饲养、生活的定居,甚至原始宗教、艺术的萌芽。所以,有学者把中石器时代看成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也不为过。    其中,农业起源尤为突出,它的意义在于使人类的经济生活完成了从攫取性经济到生产性经济的质的飞跃。同时,也深刻影响到其他方面事物的发展。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也相当热烈,需要回答的问题也相当多。如徐旺先生就提出农业起源研究所要解决的六大问题:(1)农业产生的原因;(2)农业产生的地点;(3)农业产生的时间;(4)农业最初由什么人产生;(5)农业产生的方式;(6)农业的对象。但是,对于农业起源的演变机制,发展过程,则很少有文章作过深入的探研,大多均以“过渡”,“转变”之类的词一笔带过。孔令平先生在《西亚农耕的起源》一文中曾提出从农业起源经原始农业到达农业经济形成后的乡村农业的三段论。其出发点是已经诞生,而本文则试图溯源而上,从农业萌芽最初孕育的契机开始,推论其酝酿发育,成熟到产生的全过程及其动因,从而提出农业起源的一般模式,亦分为三个阶段论述,以求教于大家。第一阶段    在漫长的人类史前时期,由于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古人类的经济生活方式受到直接的制约。在旧石器时代,各原始人群居住得比较分散,流动性强,人口密度低,大自然有足够的资源可以供人类享用。按照最佳觅食模式原理(通常被用来解释史前人类生存方式和文化演变的有效理论之一),史前人类的经济生活中,都遵循这样的规律,即以最佳经济效益来安排他们的生产方式,在实际中就是力求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收获。在还未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之前,以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要以较小的代价来获得更丰富的食物,当首推狩猎。比如,一个小原始人群花半天时间打到两头牛和三只野猪,那么这些也够十几个人吃上两三天以上,但如果他们不是狩猎动物,而是花了一天时间采集了大量的野果或其他植物类食物(按他们所能携带的数量),那么这些最多也只够他们吃上两三顿。再算上获取的时间长短,难易程度以及食物能量的多少,植物显然处于下风的。反观,像牛、猪之类的大型食草动物,单个个体肉量多,体型笨,较易捕获,又能充分满足取食的需要。根据最佳觅食模式,大型动物在古人类食谱中总是处于最高的档次,不管其数量多少,它总是狩猎采集者钟爱的食物。而植物,特别是采集加工费时费力的种类,无论怎样丰富,即使营养价值也高,在食谱中的档次也不会高。所以,狩猎自然而成为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的经济形态。这种以狩猎为主的经济可以称为简单狩猎经济。    随着最后冰期的结束,冰期的冻土及草原,桦木及松木让位于以橡树为代表的落叶林;食草性大型动物减少,最后除了野猪而几乎没有大型哺乳动物;海平面上升,也导致河口的拓宽,湖沼的扩大。诸多变化,一方面导致人类钟爱的食物大幅减少,另一方面食谱中档次较低的植物及鱼、贝类的种类和数量却极其丰富。加上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也达到相当可观的数量人口压力日益严重。这些都迫使人们放弃单纯按最佳觅食模式去取食,而尝试多种的取食方式,迈出了向农业起源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步----以渔猎、采集为主的广谱经济,或称之为复杂渔猎采集经济。    广谱经济,顾名思义,是指“广泛食谱”的经济,包括采集植物果实、根茎、籽粒,渔猎捕捞河湖中的鱼、蚌或海边浅水区的蛤、贝类水产。具体形式、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依各地的自然条件而定。当然,狩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种重要的食物来源,但已不占主导地位。这种广谱经济形式只是对不稳定生态环境的一种不稳定的适应。强化开拓少数几类再生快、数量多的资源,如鱼、贝类,种籽或坚果等。这样虽可解一时之忧,但并末解决根本的问题,仍然存在隐患, 有资源耗竭的危险。一旦环境有大的波动,人们可能又将面监生存危机。第二阶段    由于环境的不稳定性,资源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高档食物品种日益枯竭,人口压力增大,人们需要获得和掌握一些可经常利用的动、植物来作为食物匮乏时的一种储备。最初是通过集中人口,采取定居或半定居的方式,通过严密组织,强化劳动投入,并采用各种技术来开拓利用和贮藏食物等形式,使收获有保障和结果。与此同时,生产工具也走向小型化和复合化。这也是对生态环境及经济方式改变的适应。如世界性的细石器工艺在这时出现,适应了大型动物枯竭,小型动物繁多的事实,多用途的复合工具则适应了广谱的经济生产方式。有了这种前提和准备之后,在采集、贮藏的过程中,人们有时会发觉某些植物有定期生长出新植株的现象,有时则发现被埋藏起来的果实,籽粒经一段时间会自动长出新的植株。人们于是特别留心这一类的植物或果树,渐渐地在收获中积累了经验,发现了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年)可以反复取食的某些植物(只能是植物,不可能是动物或水产,因为后者、再生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在一年内繁殖出几批可供取食的个体)。于是,很自然地人们迈出了走向农业起源的关键一步——集中采集。    在集中采集活动中,人们把采集的对象由广谱阶段的杂乱食谱缩小到某种或几种再生能力强,在一段时间内能多次取食、便于贮藏的植物身上,这也就是人们最早的栽培驯化对象。不同地域其栽培对象也不尽相同,有些地区是根茎类植物,有些地区为禾本科植物,皆因自然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异。如在华南地区,最先驯化的植物很可能就是无性繁殖的根茎植物,从而走向园圃式农业的道路;而在长江流域则可能以水稻为最早驯化的禾本科植物;在北方地区,栗则成了第一种被人工栽培的植物。    在这个阶段中,广谱仍然存在,集中采集只是植物类采集活动的进化发展阶段,虽然这一支将来导致了农业产生,但当时人们并无预见,其优势是逐步显露的。渔猎活动也是并存的。狩猎活动也未完全消失。虽然大型草食动物不多,但仍有些中、小型动物生存下来,并成为人们捕猎的对象。它们体小身轻,行动灵便,其成年个体很难获得,能获得的多为老、幼个体。一般老的很快就被宰杀,而幼小的个体就圈养起来,(如狗便是此类小型动物,目前一般也都认为狗正是最早被驯化的动物之一)。集中采集回来的植物正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它们的食物来源,这与“农业起源是为家畜饲养提供食物来源才产生的”这一说法颇为相近。但也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农业的起源并非单纯是为了给家畜提供食物,而只是在客观上起了这个作用。确切地说,是农业起源碰巧迎合了家畜饲养的发展。第三阶段    经过一段时期的集中采集,人们渐渐地熟悉了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在采集时由无意识逐渐演化为有意识地留下一部分幼小的植株,对它们进行简单的照料,等到它们生长到更适于食用时再进行采集。如此做的意义在于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了模拟性的农业栽培。也有学者把这种行为称为采集农业。由于植物的生长并非完全集中,而是自然地分布,人们在采集时仍需“逐草而采”。为避免此种长途的来回奔走,人们便将它们移植到更近自己住地或更安全的地方去生长,既易于照料,又方便收获。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自己的住地附近照料带回来的植物幼苗,经过近距离的观察和亲身的摸索,渐渐地了解到花开花谢、瓜熟蒂落、落籽生根等植物的生理循环,也明白了植物的从发芽到生长发育及成熟需要先播种,再浇水、施肥,然后才能有收获的道理。于是这迈向农业栽培的实质性的一步也走出了。    这一步的迈出,也有家畜饲养的影响,是人们在驯养幼小动物过程中得到启发,体会到幼小动物的生命力,方得以在选择植物对象时,选中幼小个体。在农业起源过程中,家畜饲养与野生植物的驯化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野生植物的集中采集客观上为家畜饲养提供了食物来源;另一方面,野生植物的驯化也受到家畜饲养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们是互相促进,互为动力的。    这一步迈得也不轻松,这其实是个相当复杂和漫长的过程。栽培农业最初出现时,它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占比例还是较小,它还是补充性的,而非取代性的。麦克尼什在对特瓦坎农业起源研究中发现,中美洲人类对栽培作物的依赖从5%到75%足足花了7000年的时间,足见从原始农业产生到农业经济形成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人们在开始自学地圈出田地来进行农业栽培之后,不断地积累农业经验和开发新的栽培品种,并使土地和农作物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能,农业才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2014种业十大事件 下一篇大泽山葡萄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584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5-01-06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