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农人百科   

沈浩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沈浩,安徽萧县人,毕业于铜陵学院。04年,沈浩同志到安徽凤阳小岗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使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有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因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46岁。为党的事业,为“三农”做出了重大贡献。唯一愧对的是他的老母亲、爱妻、爱女与自己。有影视剧《永远的忠诚》和《第一书记》,其墓在小岗村

目录

[显示全部]

1人物经历编辑本段回目录

沈浩,男,(1964.5-2009.11.6),安徽萧县人,毕业于铜陵学院
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省财政厅参加工作。2004年2月,作为优秀年轻党员干部,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萧县圣泉乡孙秦庄行政村。铜陵学院(原铜陵财专)1986届会计专业毕业,为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小岗村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2004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1] 
沈浩在小岗村住下来了,一住就是几年。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起草了一份言辞诚恳的挽留信,应用按下红手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愿望。98颗鲜红的手印,感动了组织,也感动了沈浩。村民们派了十个代表,按下手印送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三年。
办工业、兴商贸 、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六年来,沈浩为带领着小岗村做了太多的事。农家乐生态游促进小岗村振兴发展,“大包干”纪念馆每年接待各地游客万余人次……
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
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2009年11月6日凌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去世,胡锦涛在批示中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对沈浩的亲属和小岗村村民表示亲切慰问。
2009年11月8日,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省长王三运等看望沈浩同志亲属,并转达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亲切慰问。

2主要政绩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4年,沈浩依托已建成的80亩葡萄示范园,通过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培育壮大葡萄特色产业,办起葡萄文化旅游节。现在,小岗村优质葡萄发展到600多亩,亩均纯收入3000多元,葡萄已成为小岗村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人均增收2000元。 2006年年初,沈浩从安徽科技学院首批引进3名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发展双孢菇生产,先后成立蘑菇、葡萄等产销合作社,不仅给村民们带去先进理念,推广种养技术,也解决了销售难题。同年,沈浩在村民大会上提出了酝酿已久的发展思路: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全村1800亩耕地,扣除前些年办的400亩葡萄园,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
2007年,沈浩争取来资金,全村每户发两万元加盖2层楼房,修复自来水和广播电视等设施,兴建党员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和档案室。当年,3个居民小区200多户村民入住新居。2008年6月,小岗村快速通道正式通车。
因病辞世
2009年11月6日,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去世,年仅46岁。应小岗村村民强烈请求,沈浩同志亲属同意将沈浩同志骨灰安葬在小岗村公墓。
胡锦涛总书记在批示中说,沉痛悼念沈浩同志。请转达对沈浩同志亲属和小岗村村民的亲切慰问。

3所获荣誉编辑本段回目录

沈浩在小岗村工作期间,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特别奖、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人三十事”先进个人、“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等荣誉称号、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4相关电影编辑本段回目录

第一书记》由著名导演陈国星执拍。陈国星曾经执导过电影《孔繁森》、《一家两制》、《黑眼睛》著名影片等,并获得“华表奖”最佳影片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沈浩同志离我们很近,又很远。近,是因为他和我们很多人一样,有着相同的成长环境、内心情感;远,是因为他的境界与追求如此崇高。”陈国星导演介绍,影片将致力于捕捉沈浩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内核,在真实可感的故事中,将一个挚爱人民、扎根乡土、勇于开创的优秀党员形象展现给观众。
继携手饰演《命运呼叫转移》中一对夫妻之后,杨立新和徐帆再续前缘,出演沈浩夫妇。杨立新抵达凤阳县后在小岗村生活了好几天,在小岗村以及周边的村子和很多群众聊天,潜心学习安徽方言,希望可以把沈浩的感人事迹和伟大精神演绎
出来。徐帆饰演的王晓勤尽管戏份不多,还是很高兴,她觉得自己已经把真实人物和艺术角色糅合在一起,演绎出了最朴实、最有感人力量的“王晓琴”。
尽管是一部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主旋律影片,然而,出品方和剧组并不打算把它拍摄成一部纪录片,或者带有说教色彩的影片。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说:“沈浩不是一个艺术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优秀的基层干部、共产党员。”
全明星阵容,是这部影片的最大看点。该片出品方负责人张强说:“《第一书记》也采取了全明星阵容,杨立新、徐帆、宋丹丹、黄宏、蒋雯丽、何冰……全明星阵容可以说是受到了《建国大业》的启发,同时也是希望将影片拍得更有时代气息。”
张和平表示,全明星阵容会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让更多的人来看这部电影,票房有时也代表了受众面。”相关电视剧
《永远的忠诚》
原剧名:沈浩 现剧名:永远的忠诚
原剧集:30集 现剧集:24集 类别:当代农村
总策划:臧世凯
出品人:张苏洲李金华赵红梅 总监制:张苏洲 赵红梅 陈 田
监 制:肖 融 张琼郑立新
编 剧:石 零 责任编辑:李伟
摄 像:谢戬峰、张植皓  美术 剪辑指导:杨德光
作词:王开国 作 曲:张宏光 演唱:韩磊
制片人:李潮洋 责任制片人:李晓东 执行制片人:严建升 制片主任:于忠元
领衔主演:张国强陶虹、吕 中、魏宗万
特别友情出演:张 恒、谢雨欣、张洪杰、李蜜、陈逸恒雷汉王晴
联合主演:陶玉玲 田 岷、赵福余、董子武、周 舟、王 静 纪翔
总制片人:严从华
总导演:张绍林
导演:张植皓
执行导演:潘引来
片 名:《永远的忠诚》
片名题字:淳一
首播:CCTV-1 6月3日起 每晚电视剧场首播
宣传总监:王奎龙

5捐献善款编辑本段回目录

第一书记》剧组在凤阳拍摄期间,共发起两次捐款。
小岗村石马村民组村民殷广勇一家,是已故的村党委第一沈浩书记生前一直牵挂的。殷广勇老婆有严重的神经病,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儿子一个8岁,一个5岁,殷广勇虽然会手艺活,但为了照看老婆和孩子,一点也脱不开身,成为小岗村目前较穷困的一户人家。
剧组进入凤阳拍摄后,专门把殷广勇请到拍摄现场,让其为演员讲述沈浩的事迹,让其在剧中担任了一个群众演员。演职人员了解到殷广勇家的困难后,不约而同地他掏五十元我掏一百块,现场自发为殷广勇捐献爱心款。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捐了3000多元。殷广勇拿到这笔爱心款时,激动地说:“你们和沈浩书记一样,都是我的亲人,这份捐款够我一家四口生活大半年了。”
青海玉树7.1级地震,牵动了全国13亿人民的心,也牵动着电影《第一书记》剧组全体演职人员的心。
地震发生后的这些天,正在凤阳县拍摄电影《第一书记》的导演陈国星和剧组全体演职人员一直非常关注灾区救援的最新进展。4月22日,正赶上北京人民艺院长张和平、北京市广电局副局长庞微、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董事长张强等前来拍摄现场探班,上午11时,在凤阳县小岗村的拍摄现场,陈国星携剧组全体演职人员,面向青海省玉树方向,向在“414”地震中遇难的同胞进行了默哀。默哀结束后,剧组全体演职人员为开始捐款,前来探班的张和平、庞微、张强等也加入捐款行列,剧组捐款5万元、扮演沈浩的主演杨立新捐款5万元、导演陈国星捐款1万元……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剧组及全体演职人员现场共捐款121105.2元。
导演陈国星和主演杨立新一致表示,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灾区人民需要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发扬沈浩精神,以实际行动,捐款支援玉树灾区,衷心祝愿玉树早日完成灾后重建,祝愿灾区人民幸福安康。 4月25日,凤阳县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该局已经把剧组的捐款通过国家民政部捐赠给玉树灾区。

6难忘场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演陈国星在来到凤阳后就身患重感冒,咳嗽、嗓子像冒了火,在3月29号开机后,病状没有缓解,剧组人员劝说陈导到医院挂掉水,陈导以“时间耽误不起”婉言相拒,坐在监视屏前督拍。原来由于该影片是作为向党89岁生日的献礼影片,要于今年7月在全国公映。出品方只给了剧组40天左右的拍摄时间,导演陈国星坦言:“与其他任何一部电影相比,《第一书记》时间都要紧、任务都要重!但是这时不能有任何主客观借口,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陈国星感动了剧组的所有人。剧组的A摄制组在拍摄沈浩带领大伙修建小岗村快速通道跨京沪铁路的高架桥一场剧情时,已经是夜里近十点,此时距离剧组早晨5:00起来拍摄已经过去15个小时,但是所有演职人员没有一句怨言,而是一直坚持拍摄到次日凌晨3:40,演职人员没来得及休息又转战到B组拍摄现场。
在整个剧组中,一个老人的身影让人难忘,她就是北京人艺院现年92岁的老演员黄素影,听说要拍沈浩的故事,老人拖着年迈的身体从北京千里迢迢赶来,在影片中扮演曾受沈浩帮助过的邱世兰老人。由于很多戏都要在田里拍,而且“迁坟”一场戏需要淋雨,92岁的黄素影老人硬是不听劝阻,坚持让消防车往其身上喷洒雨水,一遍不行,两边、三遍……最后,老人疲惫不堪、浑身颤抖着演完,当导演轻轻一声“过”,黄素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此时,老人的双手冰凉,但是老人什么也没说,剧组工作人员赶紧帮着换干衣服,还有一个小伙子蹲下身背着老人,那场景特别感人。 4月5日,剧组在殷涧镇吴窑村拍摄沈浩与全村的父老乡亲一起过春节的场景。执行导演乔国平在当地村民中挑选360多名群众演员参演,场面宏大,参演人数多。这是一场吃饭的戏,群众演员可以拿到40元的劳务费,还可以吃顿“免费午餐”。刚开始,身着厚厚棉衣的群众的兴趣很浓很浓,导演说“大家吃起来”,就是这个最简单的吃饭动作,一直换不来导演的一声“过”。整整一天,在“开始”、“停”、“不行”、“再来一遍”喊声中,执行导演乔国平很着急,嗓子都喊哑了,当他看见有的群众演员还在不听指挥地吃“道具”,就生气地说:“还吃还吃,吃完了就扣你们的钱,哪一桌盘子里的菜吃完了就把哪桌钱扣光!”当时气温高达26摄氏度,每一个演员却要穿着厚厚的棉衣拍摄大年三十的戏,群众演员在一遍又一遍的“再来一次”中受不了了。就是这个吃饭的场景从早上6:00一直到拍晚上5:00多才结束,疲惫不堪的群众演员早已没了好奇感,而是连声说“明天给我100块钱也不来了”。
据了解,影片自3月29日在凤阳县开机拍摄,到4月25日完成了室外即安徽戏份的全部拍摄,28日转移到北京拍摄室内部分戏份。影片将于7月初公映。

7颁奖词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沈浩的颁奖辞: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与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美国玉米杂种优势群和测验种 下一篇三九严寒话《三九歌》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929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5-01-15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