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养鹅技术   

鹅7种常见病防治方法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一、鹅出败病。是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四季都可发生和流行,为鸡、鸭、鹅等共患传染病,死亡率较高。

    1.临床症状。最急性的不出现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急性的表现为精神不好、羽毛粗乱、体温升至43%以上、离群、闭眼缩头呆立、两翅下垂、不愿意下水、减食或绝食、饮水量增加、下痢较严重、粪便灰黄色或绿色。从口、鼻中流出黏液,呼吸困难,有时曲颈于背后,横卧在地上,兴奋盘旋滚动。最后麻痹、虚脱而死。死亡率高达50%~80%。

    2.防治。平时要搞好鹅的饲养管理,增强鹅的抗病能力。定期预防注射禽出败菌苗,每年注射3~4次,每只每次注射菌苗2毫升。发现此病时立即隔离。对厩舍要搞好清洁卫生,用5%生石灰或10%漂白粉对鹅舍和用具消毒。对病死鹅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对已与病鹅接触过的鹅群,除消毒外要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3~5天的防疫性治疗,再用菌苗接种。治疗可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千克体重每次内服0.2克。也可用20%磺胺二甲基嘧啶钠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用量0.5毫升,即每千克体重用0.1克,每天2次,连续注射2~3天。用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12小时1次,直至病症消除。

    二、小鹅瘟病。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渗出性肠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死亡率也较高。

    1.临床症状。以3~8日龄鹅最易感染。雏鹅临床特征精神萎顿、食欲废绝、离群呆立、饮水增加、嗉囊膨大积有多量气体和液体、鼻孔流黏性鼻涕、下痢严重、排黄色或绿色稀粪恶臭并混有气泡。最后头颈扭转、抽搐、瘫痪、死亡。

    2.防治。预防可用鹅瘟全毒尿囊液疫苗,给临产蛋的母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00倍稀释的疫苗0.1毫升,经15天后再注射未经稀释的疫苗0.1毫升,经15天后产的蛋所孵出的雏鹅就有免疫力。对孵化场环境、用具等严格消毒。对没有发病的鹅要用抗鹅瘟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每只雏鹅皮下注射0.5毫升。对种蛋也要保持清洁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治疗可用抗小鹅瘟血清,每只雏鹅用0.8毫升,可收到一定效果。其他药物治疗无效。

    三、软脚病。病因是饲料单一,尤其是矿物质、维生素D、铁缺乏。

    1.临床症状。脚软无力,不能行走,常用两翅支撑身体行走。

    2.防治。预防:多喂些青草,饲料中要有足够的矿物质。治疗可补给维生素A、D和鱼肝油丸2~3粒,适当补给骨粉、贝粉等。

    四、鹅流行性感冒。系急性传染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多发生于1月龄小鹅,大鹅发病较少。气候突变、严寒冬季最易发病。病征是病鹅缩头、瞌睡、卧伏、脚跛、怕冷。

    1.临床症状。精神不振、消化不良、口鼻流黏液、呼吸困难、常发出"丝丝"声、羽毛蓬乱、下痢。

    2.防治;预防要摘好环境卫生,厩舍保持清洁干燥,预告有暴风雨时不放牧。冬季为鹅防寒保温。经常将蒜头捣烂喂鹅,可预防感冒。治疗可选用青霉素,每只小鹅每次肌肉注射1万~2万单位,每天2次;也可用磺胺嘧啶片,第一次每只小鹅口服半片(0.25克),以后每隔4小时服1/4片;也可用氯霉素,每只小鹅肌肉注射12~15毫升,每天2次,连用2天可愈。

    五、鹅的鸭瘟病。一般不会大面积流行,但在局部地区常见发生,小鹅尤为敏感。

    1.临床症状。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离群呆立、减食或绝食、粪便呈白色黏稠状下痢、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体温升至41.5~42%。

    2.防治。预防:搞好厩舍清洁卫生,保持干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杜绝健康鹅与病鹅的接触。严禁到污染地区下游放牧,对病鹅严格隔离、全面消毒。当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

    六、曲霉菌病。是鹅的常见霉菌病,雏鹅发病较多。常发生在阴雨、潮湿季节。

    1.临床症状。食欲减少、羽毛松乱、闭目缩颈、眼鼻流液、呼吸困难、喘气、呼吸次数增加、口渴、体温升高、后期下痢。

    2.防治。预防:严禁喂发霉变质饲料,不准用发霉草垫。一切用具要严格消毒,厩舍要通风,防止有害气体过量和潮湿。发病季节每只雏鹅每日用制霉菌素2~3毫克,拌入饲料喂给,连用3天,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治疗可用制霉菌素,每只雏鹅每日3~5毫克,严重的酌增用量,灌服,连用3~5天。也可用1∶3000硫酸铜溶液饮水,成年鹅用胶管灌服3~5毫升,每日1次,连用3~5天。也可用碘1克、碘化钾1.5克加蒸馏水1500毫升,加热至25%,气管内注射,每只成鹅4~5毫升,当天配当天用。

    七、绦虫病。是鹅常见的寄生虫病,幼鹅易感染,常导致消瘦而死亡。

    1.临床症状。15天至3月龄多发,病鹅消化不良、粪便稀薄呈青绿色后变灰白色混有孕卵节片。患鹅食欲不振、显著口渴。幼鹅发育不良、极度消瘦、离群常在水边蹲伏、有神经症状、突然倒卧、起立困难、行走摇摆、失去平衡、常以尾部蹲坐、伸颈张口呈钟摆状摇头,然后仰倒,以脚掌乱划,肢掌麻痹、痉挛。成年鹅多呈无症状经过。

    2.防治。预防:隔离驱虫,每年2次。要避免将带虫卵的粪便排到池塘中,以防再传播。治疗可用槟榔粉或片煎剂,每千克体重0.5~0.75克,投药后10~15分钟,即排虫。服药后5~30分钟,如发现流涎和呼吸困难的,为中毒现象,应立即服用硫酸阿托品解毒,每千克体重0.1~0.25毫克皮下注射;也可用南瓜籽粉,每只鹅20~50克,即用1千克南瓜籽加8千克水煮沸1小时,用药液拌饲料喂服。
参考资料
[1].  智农361   http://www.ipa361.com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奶牛"两病"阳性畜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母猪临产注意啥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63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