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水稻种植   

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势在必行。近几年来,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一套优质杂交水稻高产配套技术,现介绍如下: 
   
  1 认真选购良种 
   
  不同的杂交稻品种由于种性不同,优质高产所需的生态条件及栽培技术等也不尽一致。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和经济条件,选用经过审定且生育期适宜,抗病力强的优质、高产品种,并进行合理规划,集中成片种植,便于统一管理,单收、单贮。 
   
  2 适期播种、匀播稀播、培育壮秧 
   
  2.1科学浸种催芽 杂交水稻种子如果催芽方法不当,很容易烧芽。浸种前将种子摊晒1 d,再用多菌灵等杀菌剂药液浸泡12 h,清水淘洗,直到水变清时开始浸种。一般要浸泡3 d,每天要用清水淘洗3~4次。3 d后将种子淘洗干净,再用50~60℃的水将种子预热,用湿麻袋把种子包好,再用稻草等保温,温度保持在35~38℃,24 h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后降温至28℃。让芽长至谷粒长、根长至谷粒1/2长时,摊开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炼苗1 d后即可播种。 
  2.2适期播种 优质稻的播种期安排要重点考虑抽穗扬花一灌浆一结实期的温度条件。研究表明,这个阶段优质稻的适宜温度为18~28℃,并有较好的昼夜温差。据调查,目前农民播种多有提早现象,早春气候变化无常,烂芽烂秧时有发生。烂芽烂秧后再补种,会给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不可盲目早播。水稻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为1292。多年气象资料表明,皖南地区早稻的播种期在4月上旬为宜。 
  2.3稀播匀播稀播匀播,培育壮秧是搞好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旱育秧和抛秧具有早生快发,无明显的返青期,有效分蘖率高,抗性强,结实率高等特点。旱育秧苗床播杂交稻芽谷的用种量为:180~200 g/m2育小苗;80~90g/m2育中苗,40~50 g/m2育大苗;抛秧秧盘播谷量为:200 g/m2育小苗,150 g/m2育中苗,100 g/m2育大苗。播种时用精播器播种,使播种均匀,抛秧盘每孔1~2粒种谷。 
   
  3 合理密植 
   
  杂交水稻具有分蘖能力强的特点,有农民称其为“一根栽”,意思是栽单株。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田块移栽密度过稀,大多为1 000 cm2/株,且单根独苗,甚至掰蘖移栽,因此栽植量不到15万穴/hm2,有效穗在150 万/hm2左右,最终是不能发挥杂交稻的增产潜力的。在现有的栽培技术条件下,移栽密度以16.5万~20万穴/hm2。每穴栽2粒谷子的苗,即可保证获得足够的有效穗而获得高产。 
   
  4 科学配方施肥,施好穗肥粒肥 
   
  杂交水稻需肥量较大,耐肥抗倒,尤其中后期需肥较多,施肥效果好。施肥的基本原则是多施有机肥,控制氮,增施磷钾肥。采取施足底肥、增施穗肥、补施粒肥相结合。一般施人畜粪15 000~22 500 kg/hm2或菜枯饼(粉)肥750 kg/hm2、磷肥450~750 kg/hm2、尿素150~225 kg/hm2或碳铵600~750 kg/hm2作底肥,其中,丰产田还要增施复合肥600~750kg/hm2、氯化钾150~225 kg/hm2以及硼、锌等微肥,耕田时全层施入。旱育秧移栽后5~7 d,施尿素60~75 kg/hm2、氯化钾75~100 kg/hm2。同时:在幼穗分化始期或中期重施穗肥,一般施尿素75~10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或复合肥150~225 kg/hm2。 
   
  5 田间管理 
   
  杂交水稻根系发达,吸收力强。在水的管理上,以增氧通气、养根活根为中心,增强根系活力为目的。栽插后的返青活棵期、孕穗期、始穗期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外,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其余时期均以保持湿润为主。 
  分蘖期要求浅水促蘖,分蘖后期旱育稀植的优质杂交稻宜适当晒田,不宜重晒;干旱季节,要抗旱灌水,以免脱水影响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用品质;灌浆成熟期要做到干湿壮籽;黄熟期排水晒田,促进成熟;收割时,做到田间无水,以免稻谷浸泡在水中影响米质。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优质稻生产一方面要尽量减少病虫对稻株和谷粒的危害,以便提高稻米的饱满度、精米率,减少垩白度;另一方面要减少农药用量,严格控制毒性高、残留期长的农药品种,保证稻米的卫生品质。为此,防治上应坚持农业防治为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化防。在孕穗期、始穗期及齐穗期重点防治穗颈瘟、纹枯病、稻曲病、二化螟、三佑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稻蝽蟓等。施药时保持田间3~6 cm水层3~5 d。 
   
  7 适时收获 
   
  收期的早迟和晾晒条件对稻米的精米率、垩白率、糊化温度和胶稠度等指标有明显的影响。收割时避开雨天,收获后要及时脱粒,不宜堆放,以免发热造成黄米、霉米;脱粒后及时晾晒,并要避免高温曝晒。
参考资料
[1].  智农361   http://www.ipa361.com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春铃薯生产技术 下一篇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340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