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 农业 >> 历史版本

最新历史版本 :农业 返回词条

     以动物植物微生物为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通过人工培育饲养,以取得人们需要的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包括的范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因划分国民经济部门所采用的标准不同而有别。在中国,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还包括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   

目录

[显示全部]

定义回目录

农业
      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生产的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上水域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它们都是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这些景观或者所在地域资源进行开发并展示的是观光农业,又称休闲农业。这是新时期随着人们的业余时间富余而产生的新型农业形式。
广义农业
      广义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绿肥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农业分布范围十分辽阔。地球表面除两极和沙漠外,几乎都可用于农业生产。在近1.31亿平方公里的实际陆地面积中,约11%是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地,24%是草原牧场,31%是森林林地海洋和内陆水域则是水产业生产的场所。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可耕地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经济发达国家为0.56公顷,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仅为0.22公顷,其中亚洲仅0.16公顷(1984年)。森林以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分布面积较大;草原面积则非洲居首位,亚洲其次;其中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也有很大差异。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征是高度的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工厂化、知识化、社会化、国际化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起源与发展回目录

起源与发展 

    农业是人类社会中产生最早、历史最悠久的物质生产部门。据考古学家推断,农业约产生于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原始社会的后期。在此以前的长达2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只是利用自然界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来维持生存,即只能使用木棒、石块等非常简陋的工具,从事采集和狩猎来获取生活资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从长期的狩猎和采集的实践中,逐渐懂得了如骆驼等动物经过驯服、饲养、繁殖,可以比较稳定地为人类提供乳、肉、皮、毛等生活资料;逐渐了解了某些植物的生长习性,掌握了它们的栽培技术。原始人对动植物的认识上这一飞跃,促使他们改变单纯靠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开始经营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
   畜牧业和农业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资料来源有了比较可靠的保障,也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更快发展。因此,畜牧业和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经济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它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依靠自己的活动来增加天然生产物的新时期。
   农业自产生以来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和迅速发展相适应,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有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从生产关系的性质划分,有氏族制农业、奴隶制农业、封建制农业、资本主义农业和社会主义农业。

原始农业

     形成于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这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能力极其微弱,人类凭借石刀、石铲、木棒等最简陋的工具进行生产,单个劳动者的力量不足,就靠许多人集合劳动。这种“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比起单纯依靠从自然界采集现成生物资源来说,是个进步,但生产力水平极低,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自然因素,农畜等产品多在氏族公社内部分配和消费,很少有剩余可用于商品交换。

古代农业

  形成于距今约五千年的奴隶制社会初期。这时期人类对自然条件如季节变化、土壤肥瘠等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农产品由于因时因地种植而获得增加,但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在奴隶制解体并进入封建社会的过程中,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畜力的使用,促使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凭借铁犁、耕畜等新的生产手段,人们有了改善动植物生产环境的较大能力。长期生产经验的积累,又使人们摒弃了刀耕火种而采用新的耕作方法,在中国较早地形成了以耕、锄、选种、施肥、浇水、轮作、复种等措施紧密配合的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与此同时,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以放牧或游牧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于剩余农畜产品的增加,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产生;商品交换的逐渐发展,反过来又要求农业、畜牧业提供更多可供交换的产品,从而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

近代农业

     萌芽于18世纪60年代。欧洲产业革命的兴起,蒸汽动力的应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勃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打破了自给自足经济的格局,促成了向近代农业转变,使农业生产力出现了又一次飞跃。随着机器工业、纺织工业和食品加工工业等的发展,工商业人口大量增加,促使农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刺激。于是以畜力牵引的改良农具和化学肥料的使用,扩大了农业的经营规模和提高了农业的集约化程度。

现代农业

      逐步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它是建立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随着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石油等矿物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化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人畜力农具为动力机械所代替,多种化学肥料和农药被广泛使用,电力也逐步应用于农业,农业中投入的物质能量大大增加。农业同工业的关系更加密切了,从而打破了古代农业的半封闭式循环,也极大地推进了近代农业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各门自然科学纷纷被引入农业领域,形成了栽培、饲养、育种、病虫害和兽疫防治、农业工程以及生物工程等应用科学。这不仅使人们在调节控制作物和畜禽的生产环境方面逐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权,而且获得了改造动植物本身遗传特性的能力。再加上电子计算机、原子能、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农业中的应用,人们对农业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干预能力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农村经济向现代商品经济转化,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更加提高,农业逐步由产品数量型向高产优质高效型农业转化;农业生产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以及同农业生产资料的制造、供应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促进了农、工、商一体化经济的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为农业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农业回目录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大国之一。距今七八千年以前,中国人民的祖先已经摆脱了采集、狩猎经济,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历经朝代更迭、沧桑变迁,但以农立国的发展道路却始终未变。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多种多样的气候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使中国成为水稻、大豆、粟、黍等重要栽培作物的起源地,多种果树、蔬菜、花卉、药材和茶树的故乡。中国人最早发明了栽桑养蚕,创造了多种耕作制和多熟制的栽培技术。生长在中国土地上的动植物野生种和中国人培育的动植物品种,早已成为世界优良动植物品种和种质资源宝库。
   中国古代的农业文化遗产闻名于世。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已经知道农业的增产之道在于调节好天、地、人三者与农作物的关系。到北魏时,贾思勰又提出了“顺天时、量地利”,因地因时因物制宜的原则。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历来实行精耕细作,注意“用地”和“养地”相结合,以使“地力常新壮”,这实质上反映了农业集约经营的早期思想。中国历代有关这些思想和经验的文字记载,除散见于各种古籍以外,专门的古农书就有数百种之多。其中,北魏的《齐民要术》和明代的《农政全书》被誉为古代世界最完备的两部农业百科全书。至于流传在民间的“农谚”,更是简练生动,家喻户晓,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积累之丰富和普及之广泛。
   中国古代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世界传统农业发展的先驱。然而,在长期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停留的时间特别漫长,资本主义虽萌芽较早,但迟迟不能发展。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和近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使中国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商品经济不发达。这是近代中国农业同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拉开了差距的根本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2年完成了土地改革,使农业从半封建制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生产迅速上升。1956年完成的农业合作化,又使中国农业解脱了小生产所有制的局限性,走上了社会主义的轨道,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1949~1978年,中国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使历史上极为严重而频繁的水、旱灾害大为减轻;农业机械和机电排灌动力的大幅度增长,化肥、农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使用及耕作制度的改革等等,使农业产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30年中农业的发展也有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1966年开始的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使中国农业遭受了重大损失。农业中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体制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靠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克服思想僵化的状态。全会十分重视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为调动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包括逐步推行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普及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了一系列搞活农村经济的政策,主要包括:确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允许并鼓励其他经济成分适当发展的政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政策;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实施科技、教育兴农的政策;建立国家、集体和农民相结合的农业投资政策;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逐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实行多渠道流通的政策;扶持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的政策,以及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等。上述基本政策,适应了中国现阶段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为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引导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也为积累资金、促进农村工业化、加速农村城市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开辟了新路。
   然而,中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是很低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和耕地减少的趋势尚未有效控制;农业投入不足,物质技术基础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双层经营体制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业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工农业产品比价不合理和农产品流通体制不畅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面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1991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作出了  《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要求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决定》指出90年代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是“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并积极“  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会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农业的政策措施,农业形势转好。1995年在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都有增产,农村二、三产业也持续发展,农民实际收入增加。但是中国农业滞后的矛盾仍很突出,与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因而抓好农业成为突出的战略重点。
   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实现这一跨世纪的宏伟目标,首要是加快农业发展,强化农业基础。九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把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开发“四荒”的承包还可以更长一些。这是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重大政策。随着劳动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建立土地使用和流转机制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视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使农村集体经济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服务,协调管理、资源开发、资本积累等职能。深化农村改革,总的目的是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九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李鹏总理在1996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提出到2000年,全国粮食产量要达到9800亿斤至10000亿斤,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增加,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包括基本解决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些任务都很艰巨,但每一项都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是必须如期完成的。
   邓小平同志在1990年3月3日同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曾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划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农村的发展就是要实现这两个飞跃。广大农村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将来都要走向新的集体化、集约化,这是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江苏南部农村开始向新的集体化、集约化发展,正体现了这一趋势。

     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农业是以食物生产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因此,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迁。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在我国出现,原始农业初步发展。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原始农业也逐渐向粗放农业转变,为后来农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图)。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河北、内蒙古及东北一带北方地区的农业起源与黄河流域原始农业存在明显的渊源关系,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和新乐文化,距今6000至5000年。

一、原始农业与粗放农业阶段

1.原始农业的初步发展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一开始就具有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说,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活动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黄河流域及其北部,从新石器早期就发展起了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旱地农业;长城以北和广大西部地区,狩猎经济较发达,出现游牧经济;长江流域广大地区逐渐发展成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南方和滨海地区农业发生虽早,但因人口稀少、生物资源丰富,采集和渔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种植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0000年至8000年前为原始刀耕或火耕阶段;8000年至5000年前为原始锄耕或耜耕阶段;5000年至4000年前为发达锄耕阶段。在生产工具上,这一时期完成了由“刀耕火种”向发达锄耕的进化;在耕作制度上,完成了由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制向连种三五年撂荒三五年的轮荒耕作制的转变,土地利用率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

      在原始畜牧业方面,经长期圈养驯化,家畜种类有所增加。河北武安磁山和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有家猪、家犬和家鸡的遗骨出土,说明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区已有原始畜牧业。稍后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又有牛的遗骨出土。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马、山羊和绵羊的遗骸。至此,在我国北方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俱全的畜牧业已具雏形。在中国南方,养猪之历史可上推至8000到10000年。浙江河姆渡遗址还出土有水牛和家犬的遗骨,说明六七千年前以饲养猪、狗、水牛为内容的南方畜牧业已初步发展。

2.粗放农业阶段

      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中下游人口持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商、周王朝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国家。夏、商、周属奴隶制时代,历时1300多年。这个时期的农业按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处于粗放农业阶段。

      夏代是原始公社开始解体并逐渐走向奴隶社会的时代。私有财产已经萌发,土地制度由农村公社制蜕变为奴隶主国家所有制。国王拥有全部土地,并将其分封给诸侯和臣属,最后由“庶民”进行耕种,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夏代后期,青铜器已经出现,对后来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产生了划时代影响。

      商代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它持续了6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商代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都有长足发展,农业已成为社会主要生产部门,农具制作较夏代更为精细。商后期农具除木、骨、石器外,已有少量青铜农具。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取代商朝,中国步入一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大转变时期。西周继续实行分封政策,促使封国户口增殖,田地扩大,富源开阔,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西周继承夏代沟洫和商代井田体系,施行井疆沟洫制。木制农具和青铜农具均有大量增加。随着中原人口的增加,作物种类也日趋多样化。在畜牧业方面,西周已发明了马匹去势术,牲畜内外科病症的治疗也积累了初步经验。在林业方面,西周时注重用养结合,设有“虞人”,专司护林工作,并对树木采伐年龄及采伐季节作了规定。

二、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社会制度上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变,在农业生产方面则开始了由粗放农业向精耕农业的转变。由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主要农业区在秦岭和淮河以北,全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黄河流域。

1.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秦汉时期,我国农业在春秋战国开始的道路上进一步发展,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逐渐形成。秦灭六国后,结束了诸侯纷争割据的局面,秦汉王朝继承了春秋战国时的农本思想,将重农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实行轻徭薄赋、垦荒实边、兴修水利、奖励力田、劝业农桑等一系列重农政策,较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汉武帝对水利事业的重视,汉代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发展。仅国都所在的陕西关中就兴建了六辅渠、龙首渠和灵轵渠等水利工程。山西引汾水和黄河水,河南汝南和安徽西部引淮水,山东引巨定泽水和汶水,等等。

      由于冶铁业的迅速发展和冶铁工艺水平的提高,此期铁农具的种类大为增加,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农具已完全铁器化。秦汉时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汉代我国还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条播机—耧车。它改原先的撒播为条播,将开沟、下种甚至施肥等作业合而为一,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播种均匀且节省种子。《齐民要术》称之为“省力过半,得谷加五”。耧车18世纪传入英国,经塔尔改进后成为当时通行于欧洲的畜力条播机。

      畜牧业方面,相畜术、畜禽良种的选育、牲畜杂交和杂交优势的利用,以及畜禽的饲养管理均有一定进步。在中兽医方面,脉学和症治、阉割去势、本草学方面都有进展,并且制定了一些防疫制度。养蚕业与蚕桑技术继续发展,中国的丝织品和养蚕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至西亚。

      总之,秦汉时期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无论从经营思想、农学理论,还是技术体系均已基本形成。

2.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公元2世纪末,黄巾大起义使东汉王朝濒于瓦解,各地义军乘势而起,中国从此进入了分分合合、混战不已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土地制度仍然是秦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继续。但此期国军事的需要,屯田制有较大发展,如曹魏时期的军屯与民屯和南北朝的屯田。无论军屯还是民屯,土地所有权都属国家。屯田按军事组织进行,屯垦工作与军事活动相结合。

      这一时期传统农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谷田必须岁易”,连作“莠多而收薄”等记载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合理轮作的必要性。合理轮作不仅有利于消灭杂草,减轻病虫的危害,而且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一时期还创建了“种子田”,进行良种繁育。单种单收、精心管理、防止混杂,较汉代“穗选法”有了一定的进步,奠定了我国传统选种和良种繁育的基础。据西晋郭义恭《广志》记载,粟的品种有11个,稻的品种有13个。《齐民要术》中粟的品种增至86个、水稻品种为24个。

       这一时期我国蚕丝生产在农业中仍占较大比重。敦煌为丝绸商业交易之地,南方蚕丝业发展更为迅速。这时人们认识到了孤雌生殖现象;学会了用低温控制蚕卵化性;发明了盐渍杀蛹储茧法。

三、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经济重心一向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公元3世纪时依然地广人稀、文化落后,农业生产基本上仍然是“火耕水耨”的粗放经营。虽经汉、晋、南朝的持续开发,经济渐成规模,但与同时代的北方相比,仍逊色许多。这种状况直到隋唐五代时始有改变。

1.南方传统农业的兴起

       唐朝初期,社会经济曾有过一段空前繁荣的时期。但唐中叶以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崩溃,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历时7年的安史之乱使北方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南方因未受战乱直接侵害,社会生产相对稳定;而大量北方人南下,带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南方农业迅速发展,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西汉以前我国的灌溉工程大都在北方,东汉后开始向南方推进。水利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发展,江南日益繁荣,出现了“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的局面。

       在农具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标志着我国南方水田耕作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增加了犁评,可调节深浅,犁壁与犁铧面不连续,可以起到碎土和翻土的作用。中国犁自此基本定型。曲辕犁的出现和耖耙的推广,促进了耕作技术的发展。经长期实践,逐渐形成了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水田耕作技术体系。这一时期,随水田冬作的发展,一年两熟制在南方初步发展。

      在畜牧业方面,相畜术进一步发展;创立了马籍和马印制度;引进了大宛马、康居马和波斯马等国外优良畜种。在兽医方面,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兽医教育机构,仅太仆寺中就有600余位专职兽医。解剖、针灸、脏腑学说及兽医外科等方面均有进展。

2.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宋元时期,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太湖地区已成为国家经济命脉,农业生产水平远远超过北方。唐代后期,南粮北济最高年额不过300万石,北宋则超过700万石。

      宋元时期农具的发展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这主要表现在新农具的大量涌现和农具所具备的各种特点上。可以说,传统农具到这时已基本完备且趋于定型。

      宋元时代,多熟制迅速发展,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三季稻。农业内部生产结构也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作物种植范围扩大。麦在南方长足发展,有不减“淮北”之势,成为稻田的主要冬作。因大豆需求增加,大豆种植日渐普遍,以至王祯《农书》称之为“济世之谷”。畜牧业在宋代北方汉族地区远不如汉唐,但元代有一定发展。南方畜牧多养牛、羊、猪、鸡,并以猪、鸡最多。此期,优良品种“湖羊”培育成功,淡水养鱼业也有较快发展。

四、中国近现代农业的发展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农业进入近现代发展阶段。从1840年到1949年为近代农业时期,近代农业从无到有,初步发展。1949年至今为现代农业时期,其间颇多曲折,但就发展速度和规模来看,远非前期可比。

1.近代农业兴起的社会背景

      或许是因为华夏文明历史上长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缘故,封建统治者对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掩耳不闻、闭目不视,致使中国与西方后发国家的差距逐渐加大。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号称“金锁铜关”的清朝国门被轻易攻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农村经济与农业生产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国内商品流通以粮食位居第一,但到20世纪初期已被工业品棉布、棉纱取代。外国工业品的倾销使我国城乡手工业和传统的家庭纺织业陷入困境。

       由于封建统治者只求苟延残喘,不愿做根本变革,国力江河日下,连年被动挨打。为了筹集赔款和弥补鸦片输入的亏空,统治者加重对农民的剥夺,各种苛捐杂税令民不堪负荷,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农业生产日趋萎缩。因此,经历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后,中西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甚至中国农业中一些传统优势也丧失殆尽,日益受到外国同类产品的冲击。

       严酷的现实使人们认识到,仅仅靠引进西方的洋枪洋炮和机器制造不足以救国。要想使中国富强,必须在政治、军事、经济、教育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这样,清末民初一场改良政治,全面学习西方的运动风起云涌。农业作为中国经济的基础和主要部门自然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方面。

2.近代农业的初步发展

       清末民初,近代农业的传播与引进主要表现在办农报和译农书方面。这方面成绩最著者当推农务会。农务会是罗振玉等一批热衷于改良中国农业的社会贤达于 1896年在上海创立的,它倡导“广树艺、兴畜牧、究新法、济利源”。农务会主办之《农学报》1897—1906年共出315期,是中国最早和最系统传播近代农业知识的刊物,产生了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中国近代教育始于1862年,但一直没有农学堂。直到1897年和1898年中国近代最早的两所农业学校浙江蚕学馆和湖北农务学堂才先后成立。1898年中国最早的农科大学京师大学堂农科也于北京建立。这一时期经过政府和民间多种渠道,不少学生赴日本和欧美学习农业科技。他们学成后大多回国,为中国近代农业的创立与发展,为中国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据统计,到40年代中期中国已有国立、省立和私立高等农业院校40余所,在校农科大学生1万多人。在农业科研方面,继1906年清政府在北京设农事试验场后,民国政府于1931年建立了中央农业实验所。地方性农事研究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到 1933年,中国已有各类农业机构691个,在职人员7600多人,其中试验研究机关278所。这一时期的农业技术推广不只是依赖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不少改良农业与农村的社会团体也做了大量工作。

3.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农业生产已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从 1952年到1965年,中国完成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建立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派购制度。这期间,虽然经历了“大跃进”等超越现实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冒进运动,但总的来说,社会是稳定的,经济也有一定的增长。在农业内部,农作物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都有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教育、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体系已普遍建立,并且形成了相当的规模。1966年春,全国计有独立的高等农林院校53所,在校生6.3万人,分别是1949 年的2.9倍和6.1倍;中等农林学校144所,在校学生5.4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1.3倍和2.5倍。到60年代初期,全国已有中央和省、地级综合性和专业性农业科研机构100多个。

      但就在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之时,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社会动荡,人人自危,农村经济与农业生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只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中国经济改革序幕之后,农业生产的这种停滞状况才得到根本性改变。

       大包干带来了大变化。1988年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125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1978年增长了2.43倍,平均年递增13.1%,快于同期社会总产值增长1.9倍和平均年递增11.2%的速度。农业总产值(不含村办工业)5865亿元,较1978年增长82.6%,平均年递增6.2%,相当于 1953年到1978年平均年递增2.7%的2.3倍。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1979年后发展起来的。1988年全国乡镇企业总数1888.16万个,总产值6495.7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6%和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3.5%,在国民经济中已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教育与科技事业也蓬勃发展。到1987年,全国计有农林院校78所,本、专科在校生13万人;中等农业学校435所,学生15.8 万人。此外,还发展了相当规模的农业干部教育和成人教育。在科学研究方面,到1985年全国有农林科研机构1400多个,从业科技人员10余万人;有农技推广机构12万个,职工70多万。农业科研与推广工作硕果累累,如籼型杂交稻的发明和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鲁棉1号的广泛种植及马传染性贫血疫苗,等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据中国农科院估算,我国农业总产量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由1972—1980年的27%提升到1981 —1985年的30%~40%。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农业生产的特点回目录

      农业生产具有一切社会生产的共性,即按照经济再生产的客观规律而发展。但农业生产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生产的特殊性,即它是有生命物质的再生产。不管它的社会性质如何,农业的经济再生产总是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的。农业的自然再生产是指各种农作物和畜禽等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依靠其特有的新陈代谢机能,通过生长、发育、成熟和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不断更新其后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绿色植物依靠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矿物质养料转化成有机物,用于自身生长并繁殖后代,由此构成自然界的第一性生产,构成生生不息的植物世界。种类繁多的植物产品又可为动物提供赖以生长、繁殖的食物,由此构成自然界的第二性生产,构成生生不息的动物世界。动植物的残体或排泄物回复到土壤中以后,可以再一次成为植物养料的来源,如此循环不已。这个自然再生产过程按照自然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而发展。
   显然,单纯的自然再生产过程构成自然界的生态循环,但并不是农业生产。作为农业生产还要有人类生产劳动对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干预。这种干预必须既符合生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又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这种干预的有效性既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生命运动规律的认识程度和干预手段的先进程度,又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规律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而人类对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干预能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农业生产正是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两大因素相互作用下不断地由较低水平逐步上升到较高水平的。
   与上述根本特点相关的农业再生产特点主要是:

    ①以土地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绿色植物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基础。它必须在广袤的土地上展开,才能获得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分、热量和多种营养物质。因此,土地便成为农业中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它既是农业的劳动对象,又起着劳动手段的作用。

    ②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存在巨大差别。农作物和畜禽等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一个自然过程,其间并不需要人们不间断地投入劳动,所以劳动时间只是生产时间中的一部分。两者差别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生产条件的变化,另一方面决定于农作物和畜禽的自然特性。由于农业中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就产生了农业劳动有显著的季节性特点。

    ③农业生产各部门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各部门相互提供生产资料、相互调剂劳动力和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利用上,也表现在它们的合理结合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条件。

    ④农业生产还具有显著的地区性,各种不同的农作物和畜禽等适宜于不同的自然、经济环境,且其多数产品不便运输和储藏等特点。  

农业的地位回目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人类的一切生活资料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食物。按照营养学的基本知识,人类只有从食物中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才能维持生命、从事劳动和繁衍后代。而历史上的饥荒和当今世界部分地区的缺粮危机,则从反面说明了生产食物的重要性。它的不足势必导致社会动乱,产生严重的政治经济后果。在人类尚不能用化学方法合成比农产品更为廉价优质的全部营养物质以前,农业作为最基本、最主要的食物生产部门的职能,将不可能被别的生产部门所取代。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生活需要更趋多样化,农业除了提供食物以外,还需要提供优质、方便、舒适的衣着、住房等等。农业为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商业、服务业等的发展提供条件,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的原料直接来自农业,而且工、商业赖以发展的市场和部分资金来源也离不开农业。除了物质资料外,各种“精神产品”的生产也要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的发展。从历史上寻根溯源,只是由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食物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之外逐渐地有了剩余,才有可能使一部分人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其他生产活动。这是手工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以及其他一切社会上层建筑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曾经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当今的经济发达国家几乎都是农业技术比较先进、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国家 。  也有少数发达国家农业并不发达,他们都必须进口农产品才能满足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这种情况说明,任何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都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不是以本国农业为基础,就必然要依赖他国农业为基础。一些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有的曾一度把发展工业放在优先地位而忽视农业;或者仅仅注意发展经济作物,用以出口换取工业品   ,而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却依靠进口。这些国家在国际保护主义和不等价交换的情况下,不但本国的农村经济不能振兴,工业也难以发展,有的甚至负债累累,一遇天灾人祸,便饥荒频仍。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如果依赖外国农业为基础是很不牢靠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的大国里,农业的极端重要性更加显而易见,中国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不能靠任何外国来解决,粮食始终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产品,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总之,农业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和战略作用。 

农业知识系统回目录

     农业生产的进步和自然科学、经济科学的多方面渗透,已使农业科学成为一个多门类、多层次的知识体系。
   现代农业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经济科学被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并与之相结合的产物。农业生产中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即生物有机体、生物赖以生长繁殖的环境和人类的生产劳动等社会经济活动。其中每一方面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有独特的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就是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协调统一。这就决定了农业科学不仅包含的学科门类繁多,而且具有从微观到宏观的多种层次。
   农业科学首先是一门技术科学,它提供人工控制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从而取得所需产品的技术知识。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①由育种学(见育种)提供的有关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技术知识,其目的是通过改变动植物的遗传特性,使产品更加符合人们的经济需要。包括植物育种学、动物育种学等。②有关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的技术知识,其目的在于通过人工控制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以取得更多更好的产品。有农艺学、林业学、畜牧学、水产学以及植物保护学和兽医学及其所属的各分支学科等。③有关农产品收获、采伐、捕捞和贮藏、加工的技术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有的是栽培和饲养等主要生产过程的延伸,有的如林业采伐和水产捕捞本身就是生产过程。④有关改进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环境的技术知识,这就是农业工程学。包括农业机械学、农田水利学、土地开发、农业建筑和农村能源等。
   由于各种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都是以生物有机体为对象的,因此阐明生命运动规律的生物学在农业基础科学中居于首位。如育种技术主要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而发展的。但农产品的栽培、饲养及其贮藏、加工、运输等技术,除了需要生物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外,还需要有关环境条件变化规律的知识,这就涉及到土壤学、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农业工程学,以及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等。而农业生态学则有助于揭示农业生产中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条件之间宏观联系的规律。离开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一切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创造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所有这些,构成了农业自然科学的基本内容。它们是多门类的:学科范围涉及 生物、环境和人类所凭借的生产手段,涉及三者之中每一方面的许多因素。它又是多层次的:从应用技术到专业理论、基础理论;从生物有机体及其环境条件,到影响它们的发展变化的微观的物质运动和宏观的生态联系。除此以外,农业科学的研究还必须借助更为基础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
   上述自然科学还只能说明农业自然再生产的规律。而对农业经济再生产规律的说明则需要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①对于农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规律的研究,提供有关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营形式、农产品交换、农业收入分配、农业资金信贷和农业税收等方面的知识;②对于农业生产经济以及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提供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结构和布局、各种技术措施的合理配置及经济效果评价的知识;③对于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此外,农业经济学还要提供反映农业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的知识。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学科之间还必然会相互渗透,出现各种交叉学科。如正在发展中的农业系统工程学就是在自然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产生的。农业科学不仅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出现更多的门类和层次分化,而且将出现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从而使它的研究和应用达到新的深度和广度。

分类回目录

简单分类

     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近代农业指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转变、由劳动者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由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生产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农业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性,不便运输和储藏,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农作物类型和作物栽培制度都不相同,从一年三季、一年二季到一年一季,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按地理、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为热带农业、亚热带农业、温带农业和寒温带农业;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随着自然条件和资源类型的变化,又可分为农区农业、半农半牧区农业和牧区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

世界地域分类
(1)种植园农业
      在热带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如:咖啡、可可、茶;香蕉、菠萝、芒果;橡胶、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世界市场对这些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在热带地区出现了大规模、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各种种植园。
      种植园的发展与欧洲的殖民主义有紧密的联系。当种植宗主国需要大量食品或某种热带产品时,就占据大片的土地,吸收当地大量的劳动力,实行集约化生产某种作物,如:英国人喜好饮茶,就在印度发展了大面积的茶园生产。
      由于种植园的主人多是外国人,其所获得的大量利润被转移到国外,当地的经济却处于停滞落后状态。如果遇到产品丰收,市场饱和,或西方市场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对产品需要下降,就会严重影响种植园的经济效益。
(2)水稻农业
      水稻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副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亚洲,从日本开始,经朝鲜、中国的南部、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孟加拉,一直到印度的恒河流域,以及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由于水稻在生长期间需要的水分多,所以需要土地平整、排灌方便。在平原地区,水稻田多集中在河流两岸与三角洲地区;水源充足的丘陵地区,多依山势沿等高线建成层层梯田。
      水稻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同时,水稻是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的农业。所以水稻农业地区也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一般也大于其他地区。
(3)谷物家畜农业
      谷物家畜农业是一种种植旱作谷类与饲养家畜相结合的农业类型。谷物家畜农业基本上也集中在亚洲,它包括中国东部的华北与东北,中南半岛的高原地区,印度的南部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西亚的两河流域的附近地区。
      该农业地区,农作物中小麦占绝对优势:豆类作物中大豆占重要地位;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亚麻、大麻、甜菜。由于气候干旱,降雨不稳定,为了保证产量稳定与增长,灌溉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4)地中海农业
      地中海周边地区。气候是夏季炎热而干燥,冬季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系为特征。作物中,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和猪。所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征。
      由于受欧洲工业发展,工业城市集中的影响,市场需要蔬菜、水果量大增,当地蔬菜、水果业的生产受到极大刺激,使地中海许多地区其传统的多样化农业已被专业化的商品性农业所替代,为市场提供商品的园艺农业占据重要地位。
(5)市场园艺农业
      市场园艺农业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等商业性的农业。有时也称为商品园艺业。这种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与现代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为城市提供市民必需的食物。从事商品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专业化、集约化生产蔬菜、水果、葡萄等,但不饲养牲畜。他们有的只生产蔬菜,有的甚至只生产某一种专门用途的果品,以葡萄为例,甚至分食用葡萄、酿酒葡萄、制葡萄干的葡萄。为了生产与市场需要相协调;农民组织起来与销售商共同商定生产计划。
(6)商业乳品农业
      与市场园艺业一样,商业乳品农业也是随着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另一种商业性农业。影响这种农业生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的远近;二是饲料的供应。商业乳品农业其产品是为城市而生产的;城市需要流质的牛奶;乳酪、黄油等各种乳制品,其中新鲜的流质牛乳特别重要。因此,以生产牛奶为主的农场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附近,以利用其距离近的优势。
      从世界范围来说,商业乳品农业分布在美国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和中欧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东南与新西兰等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由于距欧美市场较远,乳品加工为制成品后运销国际市场。在欧洲,商业性乳品农场现仍以家庭式农场为主。
(7)商业牲畜育肥农业
      商业牲畜育肥农业是指专门靠购买仔畜经过短期育肥,即可供市场肉食的商业性经营农场。其饲养的牲畜是牛和猪。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食的需要大量增加,大大促进了专门育肥牲畜的农场的发展。该类型农业分布在爱尔兰、英国等西欧国家以及俄罗斯,北美洲则从阿巴拉契亚山到密西西比河两岸。
(8)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谷物农业;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这种农业的分布区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
      这些国家人口较少、工业发达,所以采取大规模的经营方式,每个农场所占的面积都相当大。这种农业的特征是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生产的小麦是世界粮食市场上的主要谷物。这种生产多以农场为生产单位,在美国这种农场的场主不在农场居住,就是农场雇佣的工人也是在适耕的劳动季节才来到农场。这种农场由于经营的方式独特,生产效率高,被称为农业企业。
(9)游牧业
      游牧业是指靠放牧牲畜为生的一种自给性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适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干旱气候地区。从事游牧的人数在世界上并不多,主要分布于北非、中东、中亚等地。如: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印人,东非的马赛人都是世界著名的以游牧为生的民族。
      游牧业的牧民们根据多年对当地的地理条件、牧草生长情况等因素的变化,依经验而迁移。这样每个游牧部落或民族都有其放牧的一定范围。
      由于各地气候与植被条件不同,所放牧的牲畜也有所不同。在北非和中东,骆驼为其最重要的牲畜,其次是绵羊和山羊;在中亚以马为主;东非以牛为主。在放牧的牲畜中,北极地区的牧民们放牧的则是驯鹿。
(10)大牧场
      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那里,植被稀疏,只能用于放牧牲畜,适于经营大牧场。虽然这里放牧着大批的牲畜,可是它却与传统的游牧业有很大不同。大牧场上的牲畜不是牧民的私有财产,而是牧主为出售而经营的一种商品。放牧人不拖家带眷,而是受雇于牧主的个体劳动者,一般称为牛仔或牧童。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植被非常优越,加上距海港近,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大牧场,是世界牛肉的主要生产地。在美国大牧场上放牧的牲畜也主要是牛;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大牧场上,养羊占重要地位,羊毛的产量超过世界羊毛产量的一半以上。

生产结构回目录

      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在传统观念中,种植五谷,几乎就是农业生产的同义语。种植业即狭义农业。50年代以后,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增长,但它们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的比重,总的变化不大。1979年以后由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确定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村经济从较为单一的经营向多种经营的商品经济转化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增长,情况才开始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
种植业
      即狭义农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的生产。种植五谷,其具体项目,通常用“十二个字”即粮、棉、油、麻、丝(桑)、茶、糖、菜、烟、果、药、杂来代表。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50年代为80%以上;60年代为75%以上;70年代前期为75%左右,由于人口多,后期为66%左右;80年代中期已降到60%上下。
      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的比重,从50~70年代始终高达80%左右,其中有9年超过85%;1979年以后适当调整了作物布局。与此相应,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18亿亩减少到1986年的 16.6亿亩,比重下降到76.9%。但由于亩产量增加,总产量反由30475万吨增至39151.2万吨。1986年粮食总产量的大致构成为:稻谷 44%,小麦23%,50年代初期,玉米18%,薯类6.5%,其他8.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在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中一直偏小,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从50年代至1978年大体为8~9%;进入80年代后,连续上升至14%左右。从经济作物的不同种类看,1952~1986年间棉花的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中的比重由3.9%减少到3.0%左右,在经济作物产量方面,产量则由130.35万吨增加到354.6万吨,30余年中虽有起伏或停滞,但总的说还是增长较快的。油料包括花生、油菜子和芝麻等的产量起伏很大。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加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等都起了重要作用。1952年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产量为419.3万吨;此后有升有降。1978年以后又发展很快。1986年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9%;产量1473.8万吨,1949~1979年间,约为1952年的3.5倍。是农业增产的又一重要原因。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情况,以1986年的产量与1952年比较,其增长幅度约为:烤烟8倍,中国研制的猪瘟、牛痘、羊痘等疫苗,糖料(甘蔗、甜菜)7倍,气肿疽、牛肺疫、羊痘等传染病和一些寄生虫病也得到有效控制。茶叶6倍,黄红麻5倍,水果18倍。
林业
      40年代末期,林业产值在全国农业总产值中仅占0.7%的微小比重。50年代以后,林业建设有了发展。1986年林业的产值比重增加到5%。但林业生产起伏较大,总的发展速度不快。植物病虫害防治也取得重大成就。30余年来,全国累计造林面积18多亿亩,居世界中等水平。因抚育管理跟不上,每亩耕地平均施用量13千克,实际保存面积不足三分之一;加以采伐多于更新,1985年的森林面积仅为17.3亿亩,1986年化肥用量(折纯量)1930.6万吨,每人平均1.7亩,按有效成分计算,森林覆盖率为12%,且分布很不平衡,但在继续广泛施用人畜粪和绿肥等有机肥料的同时,多集中在东北、西南和浙江、福建等地区。为了改变林业生产与国家和人民需要严重不适应的状况,为中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1978年以来已采取措施加强林业建设,提高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从而使抚育管理不断改进,农田基本建设的巨大成就,造林面积和木材产量有所增加,用材林、经济林和防护林的构成也日趋合理。
畜牧业
      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畜牧业产值在50~60年代初期所占比重总的呈下降趋势。以后逐渐回升。1952年的畜牧业比重为11.5%,1986 年增至21.8%。其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约为44.5%,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产值比例,则因种植业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少,二者的差距有所缩小。大体上50年代初为7:1,80年代中期为3:1。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畜头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86年末的存栏数大牲畜(包括牛、马、驴、骡、骆驼)为11896.1万头(其中役畜约占58%),30余年来,猪为33719.1万头,又使农业技术改造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羊为 16622.9万头,二靠科学”的方针,分别比1952年增加了55.6%、2.75倍和1.69倍。中共中央确定发展农业“一靠政策,其中猪的数量增加最快。在全世界猪的存栏总数中,以后这一进程因工作的失误发生曲折。中国约占40%。大牲畜则因部分役畜为农业机械所取代,比重有所降低。中国于50年代中期提出农业技术改造任务。此外,家兔和野生动物的饲养利用,大牲畜(年底头数)从2439万头增至4749万头。但和社会需求相比,以1985年与 1952年相比,畜牧业的发展不快,特别是出栏率较低。1986年肉猪的出栏率为77.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羊为31.5%,农牧业生产总的处于相当低的水平。牛仅6.1%。但由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其原因在于饲养方法落后和饲料工业不发达。牛羊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草原建设不相适应。他们的某些独特的传统生产技艺,因此中国肉类产量虽由50年代的300多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2112万吨,牛奶产量由1978年的88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289.9万吨,但按人平均占有量低于一般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肉类产量中猪肉占90%以上,而猪的饲养又集中在农区,因而95%的肉类产自农区,无论农区或牧区畜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除家畜、家禽饲养业以外,以桑蚕和蜜蜂等昆虫为对象的动物生产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养蚕业,但所拥有的草原和森林资源分别约占全国的90%和40%,不仅历史上一贯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986年蚕茧产量 36.9万吨(其中桑蚕茧产量为33.6万吨),中国国营农场的经营体制已逐步地进行了改革国营农场。比1952年增加近2倍。
水产业
      即渔业。1952年的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3%,1985年为398元,1986年的比重已增至4.1%,而1953~1978年间仅为 3.2%;每一农民的年平均纯收入1978年为134元,30余年有了较大的发展。水产品总产量1952年为166.6万吨,按可比价格计算,1986年增至823.6万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提高了近4倍。从水产品的产量构成看,农业中集体经营与承包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形成,1986年,海水产品约占57.7%,淡水产品约占42.3%。海水产品中绝大部分来自捕捞,主要是近海捕捞,海水养殖和远洋捕捞尚未得到应有的发展。来淡水产品的养殖业则有一定发展。
副业
      中国农业中的副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性质和内容。60年代以前的副业,是指农民利用业余时间或家庭中的辅助劳力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包括采集、渔猎以及家庭手工业如编织、刺绣等,大多属于自给、半自给性质。又于 1956年基本完成了农业合作化,其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强。至于后来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举办的企业,首先以3年时间完成了土地改革。它们虽在一个时期仍被当作副业,实质上已是相对独立于农业之外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突破了副业的范围;到80年代,又进一步演变成为乡镇企业。
      office农场、月球绿洲-客厅菜园等系列产品,将农业种植推向新的阶段。采用office农场等设备,可以在办公室内没有太阳光直射的情况下,采用极光技术,进行蔬菜、盆景、花卉的种植。该系统最先有绍兴市伊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成功并首推市场,将农业种植从普通的农民推广到了全国工人阶级的新型生产、娱乐方式,在新的时代赋予了农业全新的时尚概念和发展方向。

词条信息

版本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823 次
  • 编辑次数: 4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