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 三河古镇 >> 历史版本

历史版本2 :三河古镇 返回词条

三河古镇,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南四大古镇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三县交界处。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在此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

三河古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有古城墙、古炮台、太平军指挥部旧址、英王府、一人巷、万年台、李府粮仓、鹤庐、刘同兴隆庄、杨振宁旧居、孙立人故居、董寅初生平事迹展览馆、大夫

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


第、三县桥、望月桥、望月阁、鹊渚廊桥、“八古”等历史遗迹,是庐剧的发源地。

三河古镇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

三河古镇的小吃和土菜也是很有名气和特色,有米饺、牛皮糖、酥糖、麦芽糖、茶干、米酒等,三河还是著名的富光口杯的故乡。

目录

[显示全部]

历史沿革回目录

春秋战国时,小镇已初具雏型,称为“鹊岸”。春秋时期,即为吴、楚两国交争之地。鹊岸之战就发生在此。 汉、晋时期,称“鹊尾渚”。 唐宋以后,三河周围的河湖滩地逐渐兴筑圩田,绵延数十里,使这里成为鱼米之乡。三河镇很早就形成一个以米市为主的繁华商埠。“三河为三邑犬牙之地,米谷廪聚,汇舒、庐、六诸水为河者三,河流宽阔,枝津回互,万艘可藏”。 巢湖各港之冠。此外,舒城西山所产竹木柴炭等林产山货顺杭埠河而下,在此集散。来自下江(上海、南京)的日用百货也由此批发,流向乡间,使三河成为巢湖西岸和大别山东麓的一个重要商品集散中心,素有“买不尽的三河”之说。清光绪《舒城县志》记载:“三河镇百货交通,为庐郡南一大都会”。

三河古镇三河古镇


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南北朝时,此地为战略要地,发生多次大战。 明代,始称三河镇。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攻下三河,缴获双桅巨舟 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5张) 300余艘,建立了水军。

晚清咸丰年间,太平军攻下三河,把它作为皖北重要据点,筑大城一座,环以九垒,屯储粮草军火,接济天京、庐州。咸丰八年十月(1858年11月),太平军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此聚歼湘军悍将李续宾及曾国藩弟曾国华等清军6000余人,史称“三河大捷”。

1938年夏,日军侵占三河86天,烧杀抢掠,对三河镇摧残极大。后来日军在抗日军民打击下退出三河,合肥、芜湖等沦陷区居民大量涌入,三河人口达七、八万人,日夜开市,形成畸形“繁华”,号称“小南京”。

1945年抗战胜利后,沦陷区居民回到原地。
1946年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在三河征集军粮;加之通货膨胀,三河商业遭受沉重打击,日渐萧条。
1949年1月25日三河解放。2月,设三河县,3月,改设三河市(县级市),1950年3月撤市改区,隶属肥西县,辖五星乡、太平乡、东镇、南镇、西镇。
1956年1月,撤区建镇。
1987年12月,合(肥)铜(陵)公路三河段竣工,自此形成北连合肥,南接黄山的便捷交通。
1991年7月11日,三河遭受百年一遇的华东大水,23分钟全镇淹没。
1991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安徽人民广播电视台分别录制三河灾后恢复重建的音像,春节期间在全国播放;
1995年,国家建设部批准三河镇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1999年12月,被国务院体改办批准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
1999年12月,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全国村镇建设试点镇”。
2001年8月8日,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贯通”,万人空巷,争睹“圆梦”。
2001年9月22日,举办盛大的“灾后十年看三河”活动;“十一黄金周”,正式启动旅游项目,实现开门红。
2001年10月24日,80岁高龄的杨振宁在阔别63年后重回三河。
2002年10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14、2004年3月22日,被国家建设部、民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联合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5年10月,安徽省戏曲家协会授予三河镇“庐剧之乡”荣誉称号。
2005年12月27日,全国口杯协会在三河成立,确定了三河富光口杯在全国口杯产业的领先地位。
2006年10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三河镇“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2007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三河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荣誉称号。
2007年5月31日,国家建设部、国家文明委授予三河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8月14日,在三河镇举行盛大的授牌仪式。
2007年8月20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三河古镇风景区为国家级AAAA级旅游风景区。
2008年4月,三河镇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级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
2010年12月17日,正式获得“国家卫生镇”这一称号,也是安徽省2010年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1] 
2015年10月8日,正式获得国家5A旅游景区网上公布名单资格。

地理环境回目录

三河古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三县交界处。
水文特征
三河古镇内三河为巢湖西岸水陆交通要冲,是肥西县最大港口,水路经丰乐河、杭埠河上通舒城、六安市境,下通巢湖、长江。

人文历史 回目录

名人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合肥三河镇,清华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45年,获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三河古镇三河古镇


董寅初:1915.9出生于安徽省合肥三河镇人,著名的爱国侨领和社会活动家。中学时代曾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附中,“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考进了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实业管理。是中央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致公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孙仲德:1949年先后任合肥市 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皖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安徽省委委员、安徽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兼省政府民政厅厅长,上海第二医学院院长兼中共党委书记,中共安徽省委常务委员、安徽省副省长等职。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1年11月4日因病在合肥逝世。

三河民俗

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 ,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办耍龙灯、闹旱船、河蚌舞等活动,特别是保持着挨家挨户的拜年,讨喜糖的风俗,小孩每逢初一早上都召集好伙伴拿个袋子去讨糖果,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说声新年好!恭喜发财,都能得到一大把糖果,拜完年把糖果卖给小店换点花炮玩,其乐融融。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舟。中秋节仍玩火把。婚丧娶嫁,仍抬花轿、请“良玩”,踩云片糕表示步步高升。保存着淳厚的民风。人们还喜欢玩踩高跷,又称“脚把”、“柳木腿”,表演者把两根带有托的木棍绑在脚上,人或数人往来逗舞,风趣逗人。多表演故事,并以唢呐等乐器伴奏。相传,高跷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据《列子》载,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把两根比自己身体长一倍的木条绑在足服上,去朝见宋元君。清代的孙雄在《燕京岁时杂咏》中写道:“高跷秧歌夸捷足,群儿联臂欲升天。生动地描绘出踩高跷时艺人们矫健活泼的形态。三河人有踩高跷的习俗,一遇喜庆的日子,男女老少便以此助兴。除了踩高跷还有闹花船的习俗,闹花船又名"旱地行舟”,道具有花船、浆、篙、挑灯和吹打乐器等。主要演员是“灯芯子”,一对“老夫妻”和一个丑角,共4人。表演时“灯芯子”在花船中间,一对“老夫妻”在花船两册,手持船浆并做划船的舞蹈动作,小丑在一旁逗笑戏语。还有伴舞的花挑子随船行走,儿童组织的花篮队唱着秧歌助兴。

三河大捷

1858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吴定规率部在安徽省肥西县三河东、南、西一线筑九垒抵御湘军悍将李续宾、曾国华部的进犯。11月6日到15日鏖战10昼夜,曾国华、李续宾先后毙命,湘军6000余人全军覆没,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

主要景观回目录

综述

三河古镇具有2500多年历史,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 其间而得名。三河镇以水乡古镇为特色,荟萃了丰富的人文观景,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即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和古战场。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4]  “外环两岸,中峙三洲,而三水贯其间,以桥梁相沟通”。街道沿河两岸曲折伸展,总长约3公里。房屋多为明、清建筑,街心铺青石板,古朴雅致,但较狭窄。

三河镇上连片的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皖中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的挂灯,深幽的一人巷长满的青苔,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身临其境,不禁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古街从古码头起,沿小南河,向南绵亘2公里。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首尾相连,线条方正明晰,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石面十分光滑,街宽至三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多为清明时期建筑。

一人巷

一人巷,因为巷子非常窄,只能容得一个人通过,更因为这条小巷中走出一位世界名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杨振宁的母亲罗孟华女士是三河人,杨振宁出生后,父亲杨武之出国留学,母亲时常带他回三河小住。父亲留学回国后,带上一家先后到厦门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杨振宁随父在北平读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杨振宁随父母返回合肥,在庐州中学就读。为躲避敌机轰炸,学校转移到三河张家祠堂,杨振宁在三河就租住在一人巷尽头的一间民房里。三河古镇一人巷的由来尚不太清楚,不过它留给我们的,便是这朦胧的身世之谜和耐人寻味的古街古景。

杨振宁旧居


杨振宁旧居位于三河古镇南街的一古巷内。抗战期间,杨振宁随母亲来到三河,居住于此地。目前,这里是杨振宁教授在国内的唯一旧居地。整个旧居前后五进,前面两进是杨振宁教授的图片资料展览,第三进是杨振宁教授当年居住过的地方,按原样恢复,后两进主要展示杨振宁教授的学术成就。

刘同兴隆庄

刘同兴隆庄为时任三河商会会长刘锦堂的宅第,面积达700平方米,五进八厢32间,当时门厅若市,车水马龙,刘同兴隆庄生意北起六安的阴山,南至南京、上海,无比兴隆。隆庄临街是二层木楼,二进为走马转心楼,三进为敞厅,接待来客,四进是香屋,用于祭祀祖先,五进为居住宿舍,建筑为徽派建筑风格.隆庄主要经营各种布匹和大米。

三河大战风云馆

三河大战风云馆是反映三河大战的场馆,太平天国后期太 平军在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风云馆为大家提供了解三河古战场和历史文化的平台,分为四个展厅,利用声、光、电技术打造展馆亮点,再现三河大战的战争场景

特产回目录

三河古镇是庐南水乡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统饮食文化, 源远流长。它取南北菜系之长, 集徽、川、淮扬菜之大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菜肴风味。色香、味醇、价实,为南来北往旅客之青睐。既有高档佳肴,也有普通土菜。也是闻名遐迩的酿酒之乡。流下“鹊渚十里闻酒香,三河美酒醉英王”的美谈。三河饮食,以徽派菜系为底蕴,融百家菜系之长,堪称中国饮食的一大传奇,闻名遐迩,传统宴席—“八八席”、“八四席”,无不传递着久远饮食文化的底蕴,“三河酥鸭”、“米粉虾”、“豆腐面鱼汤”等名菜无不展示水乡的风韵,“三河小米饺”、“三河马蹄酥”让你回味无穷,还有三河茶干、三河米酒,工艺品三河羽毛扇更让人流连忘返。至今,仍保存明清民谣《十大舍不得》:“一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

词条信息

版本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2180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