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凤仙花栽培   

凤仙花霜霉病的防治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一、为害症状:病害学名:Plasmoparaobducens(Schrtiter)Schroter.叶上病斑初为褪绿斑块,常为叶脉所限呈不规则形,后期变为黄褐色或褐色坏死斑;叶背可见白色霉状物,较厚密,严重时覆满全叶,致叶片枯焦,影响观赏。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属凤仙花轴霜霉,属卵菌。孢囊梗2―5枝自气孔伸出,主梗长250―580~tm,粗6.7~11.6btm,上部单轴分枝4―7次,末枝直,圆锥形,顶端钝平;孢子囊近圆形,10~27X10―18(um)。

  三、发病特点:在南方,病菌以孢子囊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完成病害周年循环,无明显越冬期。在北方,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卵孢子借水流或雨水溅射传播,孢子囊萌发后进行初侵染,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蔓延开来。

  四、流行动态:气温15―17℃、高湿或昼夜温差大、雾大露重、土壤粘重、地势低洼易发病;夏秋阴雨连绵、雨日多、降雨量大发病重或大流行。

  五、防治方法

  (1)栽植凤仙花日寸,应注意选择地块,合理密植,精心养护,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2)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六、常用药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72.2%普力克水剂72%克露可湿性粉剂。
参考资料
[1].  凤仙花霜霉病的防治   http://www.xinnong.net/jishu/huahui/z894461/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 下一篇文竹整形修剪技巧总汇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534 次
  • 更新时间: 2015-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