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古训古法   

玉米名称的由来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一、玉米由来的故事


清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门(19008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掠夺财物,残杀百姓。次日清晨,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身着便装,来到昌平州的阳坊镇。此时,一干人等又饿、又渴,狼狈不堪,慈禧太后传口谕,就地歇息,让地方官绅进呈茶饭。

里长接到太后的口渝,急忙请来商会的会长商议,决定由村中回族的族长李恩涛负责招待饮食。

李恩涛领命后,吩咐族人杀鸡宰羊,精心准备御用的膳食。

慈掉太后歇息片刻,忽听腹中肠鸣如鼓,才想起一路上舍命奔逃;此时已饿得前心贴了后心,遂命李莲英火速到厨房取些可食之物。转眼之间,李莲英端回了一盘子香喷喷、热腾腾的吃食。慈禧太后取物在手,审视再三。李莲英早己猜透了太后的。心思,上前禀报道:

启禀老佛爷,此物书上称之为玉蜀黍,民间俗呼之为包谷、包芦、包米、珍珠米,原产外警前明始传入本邦。此物可磨面蒸食,粗粝难咽,惟取其初熟尚嫩者煮食,其味最佳。

说着,李莲英将包谷的嫩皮剥去,重新呈送太后。慈禧太后搓下数粒包米,放入口中,细嚼慢品,点头首肯:果然不错,皇上、皇后也过来尝光绪皇帝、皇后吃了,也齐声说好。光绪皇帝从盘中挑选一个大些的包谷呈给太后,将余下的赏给了随待的王爷和御前大臣。

大家吃得正欢,李恩涛提着一个食盒进了大殿。李莲英迎了上去:族长,你有何事见驾?

李恩涛抱拳施礼道:公公;小民已吩咐手下人准备晚饭,皆因仓促应厨,还需再等些时候。太后、皇上劳碌了一天;在下怕饿久了,有损御体,特地蒸了一屉窝头进呈。

李莲英闻听嗔怪道:李族长,眼下国难当头,太后、皇上出京避乱,今日烦劳黄庄,尽管将珍馐星上,待天下太平,圣驾回銮之日,必有厚封;这窝头,我都不吃,怎可拿来孝敬太后、皇上呢!

李恩涛待李莲英说完,陪笑解释说:公公有所不知……”

李莲英闻听此言,沉下脸来;抢白道:我说当家子,要说军国大事我有所不知,我不跟你抬杠;要说这窝头吃在嘴里是什么滋味,你就别跟我罗咳了,咱家进宫之前哪一天也没离开这玩艺儿。

慈禧太后见李莲英将李族长挡在礼拜殿的门口,高一声低一句的说起来没完,皇上和大臣们一边吃包谷,一边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族长手中的食盒,就向门口招招手:小李子,怎么这么没规矩?哪儿有把地主挡在门口不让进来的道理呀!李莲英应承着,将李恩涛引领至太后的驾前。慈禧太后依旧追问李莲英:因为何事挡李族长的驾呀?

李莲英俯首低眉,躬身答道:回禀老佛爷,适才李族长欲向老佛爷、皇上进呈窝窝头,故而拦挡。奴才我年幼家贫,是吃窝窝头长大的;甭说吃,看见它我这肚子里就难受。这东西只配给市井穷人充饥,怎可供奉给太后老佛爷和皇上享用呢?因此上……”

慈禧太后用手势拦住李莲英的话头,转脸问李恩涛:李族长,小李于所言可真?

虽真未实。

此话怎讲?

李恩涛轻轻地叹了口气:回禀太后:眼下国难当头,太后与皇上出宫巡狩,小民才有拜瞻天颜、输忠尽孝的机会,似此千载一时的良机,吾辈能不倾心竭力?适才李公公所言之窝头,乃民间充饥之粮;小民进呈之窝头,却有个响亮的名号,叫八宝黄金塔;乃取本地七种名产,即贯市的包谷面、望宝川的栗子面、坟上的粘黍子面、苑上的黄豆面、十三陵的蜂蜜、涧头的小米面、后牛坊的牛奶和两广的冰糖,共八种食用之物,逐一精选,磨粉细筛,分甸和透,上锅用于柴旺火,蒸熟以后,色、香、味、形俱佳,宣腾酥软,入口即化,出门在外食用此品,既可充饥、添力,还不上火、叫水,因此小人家中常备此物。太后、皇上,诸位大人可以尝尝/说着,李恩涛将食盒盖子打开,向上一端:只见一个个金黄色的窝头不过手掌。心大小,排列整齐;须臾之问,谷麦之香弥漫开来,初尝沁人心脾,随即口舌生津,继之便觉饥肠难耐,众人围住食盒,个个欲饿虎扑食。

慈禧太后吩咐道:小李子。

李莲英趋前躬身:奴才在。

慈禧太后急得一跺脚:还不快呈上来!

李莲英接过食盒,端到太后面前。太后搓了搓手,咽下口涎液,拿起一个小窝头,先咬了一小口,慢慢地嚼,细细地品,随即双手左右开弓,从食盒内取出窝头,放入口内大嚼起来。众臣碍于君臣大礼,见太后狼吞虎咽的样子,看着食盒内的窝头一个个地在减少,急得无可奈何,只得不断地往肚内咽口水。

猛然间;太后咽得急了些,噎住了,急忙喝了口热茶,称赞道:哎呀,香死我了!随后高声叫道:我的傻皇儿,你怎么还不动手哇,你想急死我呀厂光绪皇帝闻听,毫不客气,一把抓起数个窝头,一口一个地大嚼起来_众亲王、大臣们见状,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待到众亲王、大臣从食盒前散去,象音日在朝堂站班似的分列开来,食盒内已是一千二净。

慈禧太后环视群臣,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此番出京避乱,能吃到这么好的东西,实乃是我等的幸事。适才听小李子说,此物有多种名号。我说今天得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往后就不可乱叫了,诸位意下如何?

众大臣异口同声地说:太后圣明。

慈禧太后见群臣附和,便来了兴致:你们几个随驾出京的大员都是朝廷的股肱重臣;才学自然也是最好的,好好动动脑子,把这东西的名字起好了,我要重重地赏他。

众亲王、大臣闻听,立刻交头接耳地商量起来。最后,成亲王与肃亲王联袂出班,一唱一和地奏道:回禀老佛爷,此物改叫御米,不知是否妥当?

慈禧太后拖着长腔问:有什么讲究吗?

二王奏道:“‘是指帝王专用之物,是指其物之形状;二字连缀,既显示此物之珍贵,追根溯源,又可令天下知晓此物曾有救驾之功,岂非史、实兼顾,亦显名雅物珍。

慈禧太后拍了一下坐椅的扶手。点头思准。她回过头来对站立身后的皇上说:回头下一道旨,往后此物就叫御米吧!

光绪皇帝俯首唯唯:儿臣回銮后即颁旨诏告天下。

慢着军机大臣荣禄说道。他走到太后面前说:“‘御米定为御品,百姓还能以此为食吗?

慈禧太后略一沉吟;说道:按礼来说,御用之物不但百姓动不得,就是官员擅用也是潜越犯上之罪,按律要夷族灭门。倘若是赏玩之物,也就罢了;似此食用之物,皇家御用一品,百姓禁用一种,万民何以为生呀?诸位卿家要议出个妥善万全的妙法来。

众王爷、大臣听了太后的一席话,心里都盘算开了:皇家的威仪不能不顾,百姓的生计又不能不管,二者之间如何兼顾,一时竟未想出两全其美的妙法来。

李莲英见慈禧太后摊开两手向大臣们要主意,皇上耷拉着眼皮如思似睡,亲王、大臣们苦着脸呆立着,不吭一声,心里就犯上坏了。他心想:麻烦是从李族长的窝头引起的,我何不将祸水引到他身上,让他也知道我的厉害。想好了主意,李莲英凑到太后面前:启禀老佛爷;李族长是一方人杰,见多识广,心中必有良策,何不垂问布衣,使民意直达天尊。

慈禧太后听了李莲英的这句话,受到了启发,转而问李恩涛:李族长,你可能为朝廷出个两全之策?

适才,李恩涛听了君臣之间的御前对。话,早已有成竹在胸,及至见李莲英引火向本人烧来,知其包藏祸心,正思忖怎样揭穿阉人的险恶用心,不期太后问到自己头上,便趋前行了参拜大礼,朗声说道:回禀太后,按照祖宗规制:御用之物乃皇家专享,阁老、重臣乃至亲王,非人主降恩赏赐,皆不敢觊觎,苍生黎庶更不可问津。惟天下五谷、蔬果不在此例。各地名产方物皆以上好者入贯,剩余者万民可尝,无不感念皇恩浩荡。太后金口御封的御米,亦可照此办理,深宫得以尽享四方贡品,民问依旧赖本邑物产为生,岂非君民同乐,朝野皆欢。

慈禧太后听了大喜,连声称妙,并命皇上记好,以防日后疏漏。君民欢乐之时,李思涛准备的全学席已经做好,遂请太后、皇上及王爷、大臣们赴斋房享用。走到礼拜殿门口,慈禧太后朝李恩涛一招手:李族长,过来接附耳密旨/李族长小心翼翼地来到太后面前,慈禧太后在他耳边轻声说:李爱卿,你今晚上再给我蒸两锅御米窝头,我带在路上享用/李恩涛听了连连点头:小民接旨/转身一溜烟似地向厨房走去。

第二天清晨,慈禧太后带着李恩涛为她精心制作的两锅窝头,偕光绪皇帝与众泣亲王、大臣离开了西贯市村清真寺,继续西行。一路上,只要饿了,她就打开食盒,吃两、三个小窝头,既充饥,又解馋。李莲英那天在清真寺的礼拜殿里因为与李恩涛赌气,没吃_上\八宝黄金塔,心里始终有些闷闷不乐;后来乘机从太后那讨了一个赏,吃到了小窝头。当着好多人,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转过脸去还是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心里说:这玩艺儿做得地道,就是地道;真他妈地道!

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90217日),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回銮。赶在腊月封印之前,颁发了钦定御米名字的圣旨;此后。它原来的名字:玉蜀黍、包谷、包米、包芦、珍珠米,就没人再叫了,或是不敢再叫了。

十年以后,清帝逊位;成立了中华民国。全国民众群起废除具有封建色彩的社会糟粕,认为御米字已经不合时宜,就改成了同音的字。从民国元年起,玉米就成了此物的正式名称,至今已经叫了近百年了。

二、玉米名称的求索

农业的发展就种植业来说,就是一个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相互进行交流的过程。每一种新作物的引种和推广,当地人会给它起一个新的名称。引种的地区多了,种植的面积大了,名称也就愈来愈多。玉米在我国各地种植后,劳动人民给它起了很多异名,或由其源,称为御麦、御米、番麦、西番麦、西天麦、回回大麦;或缘其形,称为包果、苞谷、包粟、棒子、玉茭、包儿米;或贵其质,称为珍珠果、珍珠米、玉蜀黍、玉麦、五谷、玉豆,等等。

玉米传入中国近500年,在文献和方志中异名之多,超过任何其他农作物。笔者在查阅古籍方志和编写本书时,接触到的玉米异名多达124个,但有些异名因查无实据而不能完全确辨其真伪。本文仅从中选列50例。


玉麦

嘉靖三十年(1551)

河南《襄城县志》

棒儿米

嘉庆十三年(1808)

山东《禹城县志》

番麦

嘉靖三十九年(1560)

甘肃《华亭县志》

天方粟

嘉庆十六年(1811)

四川《金堂县志》

御麦

万历元年(1573)

浙江《留青日扎》

玉米

嘉庆二十二年(1817)

四川《茂州志》

玉谷

万历三十一年(1603)

山东《诸城县志》

包菽

嘉庆二十四年(1819)

湖南《安仁县志》

西天麦

万历四十四年(1616)

甘肃《肃镇志》

包萝

嘉庆二十四年(1819)

安徽《怀远县志》

西番麦

崇桢十五年(1642)

江苏《吴县志》

玉角

道光十二年(1832)

湖北《长阳县志》

包谷

康熙二十一年(1682)

湖北《竹山县志》

玉粒子

道光十二年(1832)

湖北《长阳县志》

玉芦

康熙二十二年(1683)

浙江《天台县志》

鸡豆粟

道光十四年(1834)

江苏《明斋小识》

玉秫

康熙三十年(1691)

江西《广昌县志》

苞米

道光十九年(1839)

山东《蓬莱县志》

红须麦

康熙三十七年(1698)

云南《蒙化府志》

玉蜀黍

道光二十一年1841)

贵州《遵义府志》

遇粟

康熙三十七年(1698)

浙江《武义县志》

玉粟

道光二十七年(1847)

《广顺州志》

雨麦

康熙六十一年(1722)

贵州《思州府志》

玉秫秫

道光二十九年(1849)

山东《平度州志》

棕包栗

雍正十年(1732)

福建《永安县志》

禹谷

同治五年(1866)

山西《河津县志》

珠米

乾隆十一年(1746)

广东《河源县志》

包谷豆

同治九年(1870)

四川《营山县志》

观音粟

乾隆十六年(1751)

江西《安远县志》

腰粟

同治九年(1870)

浙江《嵊县志》

番大麦

乾隆二十八年(1763)

福建《泉州志》

金豆

同治十年(1871)

江西《南昌府志》

玉黍

乾隆三十二年(1767)

河南《嵩县志》

珠粟

同治十一年(1872)

江西《南城县志》

玉米粟

乾隆三十六年(1771)

江西《龙县县志》

宝珠粟

同治十一年(1872)

江西《瑞金县志》

玉包谷

乾隆三十八年(1773)

湖南《郧西县志》

粟包

光绪二年(1876)

广西《上林县志》

御蕉籽

乾隆四十三年(1778)

山西《长子县志》

巴儿米

光绪八年(1882)

上海《嘉定县志》

包儿米

乾隆四十六年(1781)

《热河志》

棒子

光绪十一年(1885)

吉林《通化县志》

须粟

乾隆四十九年(1784)

江西《萍乡县志》

玉豆

光绪十一年(1885)

山东《日照县志》

象谷

乾隆四十九年(1784)

江西《萍乡县志》

包麦

光绪二十七年(1901)

《白盐井志》

陆谷

乾隆五十三年(1788)

浙江《鄞县志》

榜子

光绪三十年(1904)

山东《寿光乡土记》

芋麦

嘉庆十年(1805)

山东《汶志纪略》

西番谷

民国三年(1914)

《楫安县乡土志》

我国地域辽阔,古代交通不便,生活习俗各异,方言语调有别。而口语则富有地域性和习惯保守性。书面上统一的词,在各地口语中往往差异很大。各地在引种玉米之后,必然在名称的语音或文字上很自然地产生差异。因之,在古籍和方志中出现同音而不同字的玉米名称是可能的,这也为推敲和辨认它是否即是玉米造成诸多的困难。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碳水化合物,那些你不知道的小知识 下一篇夏天吃姜,你不知道的好处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1309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5-07-13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