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在其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和其作物一样,需要17种必须矿物元素,它们是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铜Cu、硼B、锌Zn、锰 Mn、钼Mo、氯Cl、镍Ni加上从空气中和水中得到的碳C、氢H、氧O。所谓必须元素就是作物在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们具有不可缺少性、不可替代性和直接功能性,根据作物对这些元素的需要量,把它们分成三大类,即大量元素C、H、O、N、P、K6种,中量元素Ca、Mg、S3种和微量元素Fe、 B、Cu、Zn、Mn、Mo、Cl、Ni8种。
大量元素中,C、H、O作物可以在空气中和水中摄取,不需要人们用施肥的方法供应解决;而N、P、K作物需要量较多,约占作物体干物质的 0.01~100%,不但无法从空气和水中获取而且土壤中也比较缺乏,所以需要人们用施肥的手段来加以补充,所以N、P、K又称为肥料“三要素”。
但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只重视施田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硝酸铵等氮肥和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肥等磷肥,轻视施钾肥,少施或不施钾肥。重N、P轻钾肥在稻田中是一个极为普遍、又普通的现象。许多农民甚至从事多年耕作的粮农有两种错误的认识,一是认为施不施钾肥关系不大,无关大局,施了钾肥,也见不到作物的变化和成效,误认为钾的作用不大,可有可无;二是即使作物需要钾肥,在施用15:15:15的复合肥中也满足了N、P、K的需要。
其实复合肥料中的钾肥远远满足不了作物特别是水稻等需钾量大作物的要求。的确,钾肥施用后,并不像氮肥那样立杆见影,几天之后叶色青绿,增长秆子,长出白根,作物植株变化明显。而作物施用钾肥后,具有人们不易察觉的潜在功能和隐性效能,特别是对水稻效果明显,首先表现在植株茎秆粗壮,抗倒伏;其次是抗旱,抗寒能力增强,叶片不易失水;第三是钾肥可以增强作物的免疫能力提高其抗病、抗病虫、抗逆,抵制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减少病虫侵袭;第四钾能促进蛋白质的形成,钾充足时,形成的蛋白质较多,从而使可溶性氮减少。钾与蛋白质在作物体中的分布是一致的,例如在生长点、形成层等蛋白质丰富的部位,钾离子含量也较高;第五钾与糖类的合成也有关,钾肥充足时,蔗糖、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较高,葡萄糖则积累较少,钾能促进糖类运输到贮藏器官中;第六,钾在细胞内可作为60多种酶的活化剂,它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呼吸作用及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如果稻田缺钾,水稻植株的茎秆柔弱,易倒伏,抗旱、抗寒性降低,叶片失水,蛋白质、叶绿素破坏,叶色变黄而逐渐坏死,病虫为害也较重;还会出现叶绿焦枯,叶片锈点斑斑,生长缓慢,出现僵苗现象。由于叶中部生长仍较快,所以整个叶中会形成杯状弯曲,或发生皱缩。钾也是易移动可被重复利用的元素,所以缺钾病症首先出现在下部老叶。
因此,钾肥决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十分必要,必须单独增施钾肥,不可小视。既然钾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那么,稻田怎样施钾肥,选择何种钾肥品种为好呢?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钾肥有氯化钾KCl、硫酸钾K2SO4、钾镁肥(K2SO4•MgSO4•NaCl)、碳酸钾K2CO3(又称钾碱,是草木灰中钾素的主要形态)、窑肥钾肥(K2SO4•KCl•K2CO3•K2SiO3• KAlO3)、钾钙肥(K2O•CaO)、硅镁钾肥,还有含K2O 34.6%的复合肥磷酸二氢钾(KH2PO4)。常用的就是氯化钾和硫酸钾,前者含氧化钾63.17%,后者含氧化钾54.06%。稻田中施用商品钾肥,以哪种为好呢?应该慎重而又认真地加以选择,使其在稻田中发挥最大的增产效益。
大量的实践证明,稻田施用钾肥,氯化钾比硫酸钾好,尤其是南方稻田连续施用氯化钾,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结实率,减少秕谷,抑制纹枯病、小球菌核病,防止僵苗,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还可降低投肥成本。其理由有三:
第一,水稻是需钾较多的禾谷类作物,而稻田土壤供钾能力不强;氯化钾的含钾量比硫硫钾高出9.11个百分点,前者商品肥一般含氧化钾为60%,后者只有 50%左右。同时氯化钾其资源丰富,加工简便,价格相对便宜,氧化钾含量又高于其他钾盐,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钾肥品种,其产量占钾肥生产量的95%。它不但作钾肥使用或作复混肥的基础肥料,而且可作生产硫酸钾和硝酸钾的中间体,是二者的基本钾源。
第二,在化肥三大元素,作物氮、磷、钾三要素中,世界钾盐储量丰富,是三元素储量中最不紧张的一种。已探明储量K2O 83亿吨,储量基础170亿吨。按目前世界产量计算,钾盐资源储量静态可保证307年,储量基础可保证630年。只是天然分布高度集中,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4国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2%;全世界的农作物都需要钾肥,故消费需求具有普遍性和分散性,这与供应的垄断性是一个极大的反差和矛盾,所以钾肥在世界市场的价格不稳定,时涨时跌,涨多于跌,目前看涨已由去年的1700元/吨涨至2000元/吨。我国氯化钾产量很低,以青海盐湖钾肥为主。
第三,水稻属耐氯性强的作物,适宜施用含氯化肥,耐氯临界值高,即使含氯浓度达到临界值,也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氯化钾中的钾素以钾离子形态存在,属水溶钾肥,易被水稻吸收,氯化钾中除含钾外,还有45~47%的氯,作物需氯量少,残留过多的氯离子在酸性土壤中会降低某些经济作物的品质,而水稻则不“怨氯”。生产中也有人担心氯离子会酸化,板结水稻土。其实氯离子带负电荷,不为土壤胶体所吸附,况且在南方雨水多的稻田施用,水田经常泡水,氯离子会随水流失,不会造成积累而导致土壤酸化板结。
从营养生理条件来看,当水稻吸氯多时,氯离子主要分配于茎叶中,而氯离子在稻谷中的含量较低,可以保持稻谷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稻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小。而水稻茎秆中较多的氯可使水稻基部茎节缩短,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试验证明稻田中施用含氯肥料(如氯化钾、氯化铵)比施含硫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稻秆基部节间新皮层的纤维化程度提高,有助于抗倒伏、抗病虫为害。从营养生态条件来看,稻田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氯离子活性很强,移动快,它在稻田土壤剖面中向下移动的几率高,不易在土壤中积累。正因为氯离子活性强、移动性,它还可以对土壤中的有害元素和对水稻有害物质起置换作用,并把稻株体内的病毒素挤出体外,所以常在稻田施用含氯的肥料可以预防和治理水稻中毒性的僵苗和一些昆虫传毒引起的病毒病。而氯化钾中的钾离子除了植物吸收外,剩余的钾离子可被土壤保存,供水稻后期吸收利用。如果稻田连续施用大量的硫酸钾或含硫化肥,硫酸根离子会还原成硫化氢附着在稻株根部,使水稻中毒,使土壤根结酸化,对水稻根系和吸收养分都不利,而且还会降低水稻对铁的有效吸收。
因为以上三点,所以水稻施钾肥选择氯化钾比硫酸钾好。氯化钾最好作追肥,在水稻分蘖盛期,每亩施5~6公斤即可。而用磷酸二氢钾则在孕穗末期,每亩用150克加水40公斤喷雾作叶面肥。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怎样选购复混肥料 下一篇芹菜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