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大豆种植   

夏大豆死苗原因及防治措施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一、大豆顶枯病造成死苗大豆苗期感染顶枯病,幼苗子叶上会产生褐色环斑,生长点坏死,严重的整株枯死;开花前期感病的植株,病株节间延长,顶芽变褐,弯曲成钩状,植株开始变脆、易折倒;开花后期至鼓粒期感病的植株,芽、叶易落,靠近分枝的茎节部和髓部变褐,结荚很小,发育不良,荚内子粒不饱满,常延期成熟,直至收获前一直保持绿色。防治措施:(一)点片发生的地块要拔除病株。(二)确认感染大豆顶枯病时,及时用64%的杀毒矾6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600倍液喷施。 

    二、大豆孢囊线虫引起死苗大豆苗期发生大豆孢囊线虫危害,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严重时全株枯死;成株期发生大豆孢囊线虫危害,植株矮化,叶片由下向上变黄,花期延迟,结荚但子粒不饱满且色泽较暗。拔出病株,可见根系不发达,须根多,根瘤很少,根上附有很多的孢囊线虫(形状为细小的黄色颗粒状)。防治措施:(一)增施有机肥。通过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大豆健壮生长。(二)适时灌水,增加土壤湿度。土壤干旱利于大豆孢囊线虫的危害。(三)对发病的田块及时用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对植株茎基部喷施。 

    三、豆秆蝇病引起的死苗豆秆蝇病主要发生在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机肥较多的大豆田或重茬地。大豆苗期感病表现为植株下部叶片正常,上部叶片全部黄化。剥开根茎,秆内可见有豆秆蝇蛆和蛆粪。防治措施:用40%的氧化乐果或辛硫磷1000倍液,于苗期及花期各喷1次。 

    四、营养失调症营养失调症主要发生在缺肥田块,或偏施、单施某一种化肥的地块,或严重干旱的地块。大豆植株发生不同程度的叶片黄化、皱缩、生长迟缓。防治措施:每亩喷施惠满丰50~80毫升加磷酸二氢钾100克对水30~50公斤,可使症状缓解或消失,使大豆恢复正常生长。 

    五、上茬残留除草剂药害一是麦田除草剂施用过晚。早春由于气温低,部分农户麦田化学除草时间推迟至4月10日,因草龄较大,相应地加大了巨星、苯磺隆的使用量,比常规用量增大0.5~1倍,增加了土壤农药残留量。夏大豆播期大都在6月5日~10日。巨星、苯磺隆的使用期限离下茬作物播种60天之后为安全期,这样部分农户的上茬施药时间到下茬种植期未达到安全期要求,导致药害产生。二是麦田使用甲、绿磺隆及其复配剂。淮北地区土壤多属中性偏碱,甲、绿磺隆在碱性土壤中很难分解,易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麦田使用这类除草剂后,下茬大豆轻则苗弱僵小,重则不能立苗,以至减产80%左右。尽管这类农药已经禁止使用,但因农药市场仍有销售,所以由此造成的药害屡屡发生。防治措施:发现药害后及时浇水,并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参考资料
[1].  夏大豆死苗原因及防治措施   http://www.xinnong.net/dadou/jishu/562199.s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大豆断根 摘心能高产 下一篇夏大豆田除草剂的使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11 次
  • 更新时间: 201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