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科学家发现一种基因可提高水灾后的水稻产量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2006年8月14日报道:一个遗传学国际研究小组定位到一个基因可以帮助保护经历过洪水后的水稻产量。他们的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中。这个基因允许使得植物沉浸在水中达两周的时间而不死亡。水稻在生长的大部分时间中需要水分,但是如果它们淹没在水中达一周就会死去。

    洪水使得南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农民每年的损失超过了10亿美元。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洪水使得朝鲜爆发了饥荒,援助团体说将近200万人死于这场饥荒。

    有一些水稻株具有耐水性,是由于一个名叫Sub1的基因,座落在植物基因组的第九号染色体上。但是不是所有的带有Sub1的基因的植物都有抗水的性质。

    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机构的David Mackill使用基因足迹法发现了一种特殊的Sub1基因,被称为Sub1A-1。

    他们发现仅仅只有一个遗传编码的变化使得Sub1A-1基因很特异。

    为了证实他们的发现,他们把Sub1A-1基因插入到一个不耐水的水稻株中,发现这株水稻在经过十一天的浸泡后,仍然具有生命力。

    这项发现对于人口快速增长的亚洲,每年有更多面积的土地被城市建设所占用的亚洲着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另外一个风险来自于气候变化,科学家担心降雨模式的突然变化依然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全球大约有12万水稻品种,其品种随着高产量,抗病虫害以及增强营养和味道的不同要求而不同。

    水稻产量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已经加倍,主要是归于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所谓的绿色革命中推广的“半矮生”品种,以及上世纪七十年代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的功劳。

参考资料
[1].  科学家发现一种基因可提高水灾后的水稻产量   http://www.shangxueba.com/jingyan/2853137.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杂交稻种子鉴定找到新方法 下一篇连阴雨天警惕水稻穗颈瘟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338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