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墨江县联珠镇水稻叶瘟病防治技术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稻瘟病是水稻的首要重大病害,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进入7月份后天气在阴雨连绵、雨日雨次多、多雾大雾,形成高湿、低温、寡照的条件下,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水稻抗病性降低,同时,对病菌孢子的产生、萌发、侵入有利。加之,施用氮肥过多过晚,深灌等均有利于叶瘟发生和流行。

    病害的症状

    1、急性型病斑  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产生,病斑为褪绿色,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层。

    2、慢性型病斑  病斑多为梭形、纺锤形,一般为褐色,中央为灰白色,最多层为黄色或淡黄色晕环,病斑两端各有一条褐色坏死线。在气候潮湿时,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型大斑使全叶枯死。

    防治技术

    1、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提高水稻搞病性。切不要施用氮肥过多、过迟,科学地施用氮、磷、钾肥;浅水灌溉,适时晒田,提高搞病性。

    2、摘除发病中心枯叶,集中处理。在发现不量中心病叶时,可清除深埋或带出远离稻田,减少传染源;之后,及进全田喷药保护。

    3、选用40%富土1号(稻瘟灵)可湿性粉剂75―100克/亩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或75%比艳(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亩,加水50千克喷雾。

参考资料
[1].  墨江县联珠镇水稻叶瘟病防治技术   http://www.shangxueba.com/jingyan/2849142.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玉米种子冀农1号-普通玉米 下一篇大小麦播种管理技术要点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396 次
  • 更新时间: 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