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小麦种植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1)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小麦纹枯病(Rhizoctonia cerealis)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世界性病害之一,早在1934年国外就有报道。1973年我国也发现此病,70年代后期该病演变为部分麦区的重大病害,与赤霉病一起成为该麦区的主要控制对象,并逐渐蔓延到黄淮麦区。近年来对鲁、豫、陕、苏、皖等老麦区发生较为普遍,据1991年农业部植保总站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小麦纹枯病发生面积已超过300万公顷,一般病田损失可达3-4成,甚至更高,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大障碍。为了解决小麦纹枯病对小麦生产所造成的威胁,国内外学者已就该病害作了很多研究,本文就其发生和综合防治作一介绍。

    1 症状

    小麦在各个生育期都可受害,可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杆烂茎、枯孕穗、枯白穗等不同为害症状。

    烂芽:小麦发芽后变褐最后麦芽腐烂枯死。

    病苗死苗:病苗一般在3-4叶期,与第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边缘浅灰色的云纹状病斑,云纹状病斑连片后,茎基部呈现花杆状,病斑可深入茎壁,发展成为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的近椭圆形眼斑,条件下适宜时,病叶鞘内侧及茎杆上可见白色至黄白色菌丝体和黄褐色菌核,菌核易脱落。

    花杆烂茎:返青后麦苗基部叶鞘产生褐色梭形病斑,病部纵裂,造成花杆烂茎,致使主茎和大分蘖常不能抽穗,形成“枯孕穗”,有的抽穗后成为枯白穗,结实少,籽粒秕瘦。

    2 病原

    2.1 病原菌种类鉴定

    据国外报道,欧、美、澳等地麦区引起小麦纹枯病的病原是禾谷丝禾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和立枯丝禾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我国陈延熙、夏正俊和史建荣等分别对全国和江苏省的病原鉴定认为,小麦纹枯病的病原是禾谷丝禾菌的第1菌丝融合群(GAG1)和立枯丝禾菌的第5菌丝融合群(AG5),并以前者为主。河南省朱明德也取得上述类似研究结果,但张穗最近报道,引起河南省小麦纹枯病的病原有禾谷丝禾菌的AG-D,AG-B。两个菌丝融合群和立枯丝禾菌的AG-2-1,AG5两个菌丝融合群,以禾谷丝禾菌的以上融合群为主;同样刘爱新最近报道,引起山东省小麦纹枯病的病原全部是禾谷丝禾菌的AG-D。

    2.2 病原菌的生理生态和生物学特性

    据王裕中、李清铣研究,纹枯病R.cerealis CAG-1菌落白色,生长慢(13mm/d-14mm/d),菌丝直径3.48-3.95μ,具有一般丝禾菌典型的分隔和缢缩特点。菌株生长适温为(20-25)℃,30℃以上时生长明显受抑制,30℃病菌停止生长。13℃以下生长缓慢,属于低温型。10-11天开始形成菌核,初为白色,后为褐色,菌核小,不规则。菌核萌发无休眠期。病菌的营养条件以麦芽糖和蔗糖作为碳缘源最好,以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作为氮源最好,光照以散光和黑暗为最好。

    小麦纹枯病菌除为害小麦外,在温室接种条件下,还可侵染大麦、水稻、棉花等作物,且有一定的致病能力。但也有报道认为小麦纹枯病菌对水稻、玉米等作物具弱致病力,而对棉花、大豆无致病力。当田间环境条件适合纹枯病菌生存时,也可以危害狗尾草、蟋蟀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

    2.3 病菌的生化特性

    夏正俊发现在小麦纹枯病菌R.cerealis CAG1群菌株中,一般可有两条以上酯酶主酶带,多数菌株迁移率密集分布在0.5-0.75之间,另外,还有1-3条着色极浅的副酶带。小麦纹枯病菌R.cerealis CAG1群则有4条酯酶主酶带,迁移率在0.5-0.75之间,另外还有1-3条着色极浅的副酶带。而也可引起小麦纹枯病的R.cerealis AG5群菌株有两条酯酶主酶带,迁移率在0.25-0.35之间,在迁移率0.65左右有一条副酶带。

参考资料
[1].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1)   http://www.shangxueba.com/jingyan/2622473.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2) 下一篇我国关于水果农药残留的规定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358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