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综合防治
大量研究表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流行具有冬前和拔节期二个发病高峰,而冬前病害的发生程度又直接影响到后期病害与危害程度。“八五”期间,江苏省根据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提出了重点控制前期、延缓病原菌侵染期和麦株发病期,降低病害严重度和危害损失,发病率高的重病田块结合早春防治的控病策略。各地研究结果均认为,在农业防治基础上进行药剂防治,能有效地控制小麦纹枯病的为害。
5.1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施用肥料,增施有机肥和均衡施用氮、磷、钾,增强植株抗病性;控制播种量、防除杂草,改善田间升境,减轻纹枯病的发生;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抑制纹枯病的危害。
5.2 化学防治
各地试验表明,目前防治小麦纹枯病较好药剂为井冈霉素、敌力脱和烯唑醇等。防治指标应在病指为3、病株率15%左右。发病盛期用药两次效果更好,喷雾优于泼浇。近年潘以楼等研究认为春季可根据田间病情和草情,采取井冈霉素和二甲四氯混用,可同时防病除草。
近年来出现了筛选安全有效药剂进行种子处理防治该病的试验报道,应用2%立克秀拌种剂或3%敌萎丹种衣剂拌种,对出苗影响小,每667平方米用20千克拌种10千克,不仅对出苗安全,而且有较长的控病期,到第二年3、4月份对病株率防效仍达60%左右;也可以用种子量0.2%的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或15%恶霉灵水剂拌种,对前期有很好的效果,若在2月底至3月上旬小麦拔节期,每667平方米再用5%井冈霉素水剂或25%敌力脱乳油1000倍喷雾处理效果会更好。
5.3 生物防治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经多年研究,筛选出对小麦纹枯病有明显抑制作用的B3病株,在自然条件下,B3菌粉拌种防效可达60%以上,可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发芽和出苗率,并增产13.7%。
6 讨论
在以后一段时期内小麦纹枯病流行偏重的可能性较大,概括起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⑴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小麦品种的抗性较差,绝大多数品种以高感、中感的,在短期内不会有很大变化。⑵病源残存量较大,为以后小麦纹枯病 大流行创造了条件。⑶随着种植朝着高产方向发展,氮肥使用量增加,麦田田间生态条件适合纹枯病的流行,只要冬季气温高、春季低温多雨,小麦纹枯病将会引起大流行,给生产上造成巨大损失。
小麦纹枯病菌寄主范围广,适应能力较强。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小麦纹枯病普遍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迄今尚未找到免疫和高抗的品种,就目前来看,利用抗病品种控制该病害,效果较差。须依靠化学防治为主,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还应当进一步加强抗病育种的研究,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发生、减少产量损失的经济有效的措施。在纹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如鲁、豫、苏等省,必须把抗纹枯病品种作为今后小麦育种工作的主攻目标之一,为生产提供具有一定抗病性的优良品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由于药剂的大量使用,用药的单一性及用药的不合理性,使得小麦纹枯病菌对一些生产上常用的杀菌剂的敏感性降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使得化学防治效果大大降低。目前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化学技术主要是采用三唑类杀菌剂拌种,但尚缺乏高效防治技术,因此应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的研制和筛选,加快高效广谱复配剂的开发,避免长期使用某一化学农药以便延缓抗性产生和减少公害。应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通过抗性风险评估、抗药性检测、室内药剂的毒力测定、不同药剂混用增效及其抗药性问题的研究,了解病菌的抗性机制、生化机制、病菌的适合度、栽培条件和环境因素对抗药性的影响等一系列的问题,以便能够提出杀菌剂抗性治理的短期方法和长期策略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为更好地控制和防治小麦纹枯病提供科学依据,为保证小麦高产、稳产服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生态农药”何处找(下) 下一篇蔬菜使用农药的国家标准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