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小麦种植   

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养分吸收量与产量的关系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出苗——拔节期小麦植株氮、磷、钾吸收量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说明在施氮量适宜范围内,随着植株养分吸收量的增加,产量逐步提高,当养分吸收量超过适宜范围后,易造成群体茎蘖数增多,迟生的高节位分蘖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而成为无效分蘖,导致群体与个体发展不协调,影响产量的提高。通径分析表明,出苗一拔节期以氮积累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表明基肥能保证小麦生长前期有适宜的氮素供应,有利于产量提高,但氮肥施用过多则会造成产量构成三因素不协调发展而影响产量的提高。

拔节——开花期氮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磷、钾积累量与产量呈正相关但达不到显著水平。可见,在拔节一开花期在保证氮素用量、促进小麦植株健壮生长的同时,适当补施钾肥,能提高小麦植株体内的含钾量,有利于促进小麦植株茎秆机械组织的形成,加强茎秆的坚韧性,防止倒伏,保证小麦在生长后期有合理的株型,增加光合产物积累,提高产量。

开花——成熟期小麦基本不吸收钾素,氮吸收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磷吸收量与产量亦呈正相关,说明在小麦花后保证一定的氮磷供应,能保证小麦在花后有一定的冠层叶面积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供籽粒灌浆充实,提高籽粒充实度。

参考资料
[1].  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养分吸收量与产量的关系   http://27net.net/tid-6187/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葡萄的特殊栽培—抗寒栽培的综合管理措施 下一篇如何防治康乃馨叶斑病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29 次
  • 更新时间: 201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