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水稻旱害的防御对策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1)加强水利设施,扩大蓄水量 中国南方丘陵高原稻区,年雨量较为丰富,往往集中在短暂的雨季,形成大量地表径流而流失,稻田不能充分利用。因此,根据这些地区的降水特点与地形条件,以及外来的水源状况,加固扩大原有塘坝的容量,或者利用有利地形修筑新的塘坝和水库,扩大蓄水能力,确保旱期稻田有水灌溉。北方稻区雨量较少,要充分利用湖、泊、水库拦蓄雨水或客水,在有水源的地方种稻,可保避免旱害。西北稻区多依靠引黄河水灌溉,如增建或扩建引黄工程,引蓄黄河水,既可扩大该区水稻种植面积,也是解除这些地区水稻旱害与盐碱害的重要措施。

(2)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稻田保水能力 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是增强稻田保水力的重要措施。干坦的稻田可以减少每次供水量,使全田稻株吸肥吸水均匀,泥、水升温一致,促进水稻群体平衡生长,发育健壮,增强植株抗逆性。北方稻区土壤多为沙性土和盐碱土,大量施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可减少稻田渗漏量,提高保水能力,避免或减轻水稻旱害。

(3)建立合理的灌溉制度,发展节水栽培与水稻旱种 近年来,中国水稻的灌溉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浅水勤灌和湿润灌溉对节约用水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目前又提出间歇灌溉,Bp敏感期水层灌溉,敏感期每次灌水40mm左右,断水后停1~2d再灌水。或者敏感期短间歇,断水灌水;敏感期长间歇,断水后隔3~5d再灌水,尽可能利用拦蓄的雨水。北方稻区,雨量稀少,水源不足,在合理灌溉的前提下,尽可能发展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如秧苗期,实行早育水长的灌溉技术;或实施水稻旱种。旱害较严重的地区,也可适当引种或扩种部分高产旱稻品种,促进水稻稳产高产。

(4)建立适宜的作物与品种布局 多年来,中国广大群众在同干旱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抗御春旱与初夏旱中,积累了“两把种”的经验,当初夏雨水充足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春旱连初夏旱的年份,则改水为旱,在作物布局上争取了抗旱的主动。在伏旱、初秋旱和秋旱几率较高的丘陵山区稻田,要按照水源供水状况,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以调节水分的利用,减少或避免水稻旱害。

(5)选用抗旱能力和雨后恢复能力较强的水稻高产品种 水稻不同品种,其抗旱能力与旱后得水恢复力也不相同。往往抗旱性强的品种生产率较低,而恢复力好的水稻品种,则营养生长旺盛,成熟期拉长。T.T.Chang等(1972和1974)曾指出,水稻品种的抗旱性与恢复能力经常呈负相关。因此,如何把水稻品种的抗旱性与恢复力结合到特定的组合内,育成适应于不同干旱地区特点的高产稳产水稻品种,是战胜水稻旱害的根本途径。

参考资料
[1].  水稻旱害的防御对策   http://27net.net/tid-11778/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381 次
  • 更新时间: 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