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生物学
黄颡鱼为一年一次性产卵型鱼类,在自然条件下有集群繁殖习性。繁殖季节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水温变化幅度为25~30.5℃。黄颡鱼一般在2龄时性成熟,杨彩根等发现澄湖黄颡鱼在1冬龄时也达性成熟,在测定的标本中,最小成熟个体中雌鱼体长11.5 cm,雄鱼体长13.5 cm,雌鱼的性成熟较雄鱼早。黄颡鱼绝对怀卵量2 500~16 500粒,平均4 000粒,相对怀卵量58.33~77.77粒/g,平均65.71粒/g。黄颡鱼的主要繁殖区域在水位浅、底质硬、有一定滩脚、透明度高、水流缓慢、饵料资源丰富、适宜筑巢孵化的水域。黄颡鱼的性别主要可以从第二性征加以鉴别,雌体腹鳍后面依次是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其中后面两孔靠得很近。性成熟的雌亲鱼体形较短粗,腹部圆而饱满,且富有弹性,将雌亲鱼从背部向上托起,外观上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卵巢轮廓,生殖孔明显,红肿略外突。雄性个体腹鳍后面依次是肛门、生殖突,生殖突末端的开口是泄殖孔。性成熟的雄亲鱼个体一般大于雌亲鱼个体,在臀鳍前肛门后有明显的0.5~0.8 cm生殖突起,呈乳头状,略显红色。宋学宏等从3月初到5月中旬对澄湖黄颡鱼的成熟系数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其雌雄鱼的性腺发育节律基本一致:成熟系数从4月下旬开始急速上升,到5月中旬达最高峰,雌鱼为26.8%,雄鱼为0.98%。4月中旬以后,繁殖群体中多数黄颡鱼的性腺达Ⅳ期,卵子内卵黄大量沉积,大、中、小卵子群明显可见,精巢乳白色,多分枝,饱满而亮泽。在繁殖初期,渔获的雄鱼数量较雌鱼多,这主要与雄鱼性腺成熟较雌鱼早相关;在接近繁殖后期,渔获的雄鱼数量较雌鱼少,这可能与雄鱼有筑巢、守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相关。
仔、稚鱼食性和摄食节律
王志强等对黄颡鱼仔鱼的摄食习性进行了研究,黄颡鱼仔鱼孵出1~3 d时,体长5.0~8.0 ㎜,从卵黄囊吸取营养,行内源性营养。孵出4 d以后卵黄囊基本消失,体长8.1—9.0 mm,为仔鱼开口摄食阶段,主要摄食轮虫、小型枝角类及桡足类幼体。9.0㎜以上的仔鱼完全以外界食物为食源,行外源性营养。在仔鱼体长13.10—14.00 mm阶段,随着鱼体生长,其口径增大,开始摄食大型枝角类、桡足类和一些原生动物。全长15.1 m/n以上的仔鱼则开始摄食更大的动物,如摇蚊幼虫及寡毛类等。因此黄颡鱼仔鱼摄食的变化规律为轮虫(小型枝角类、桡足类幼虫)一大型枝角类(桡足类)一摇蚊幼虫(寡毛类),这主要与仔鱼的口裂有关,仔鱼的口裂长度为体长20%~50%,仔鱼食性的转变与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关系。虽然黄颡鱼的食性较广,但饵料组成都比较简单,在不同体长阶段都是以1—3种饵料生物为主,而且饵料成分是由浮游生物向底栖动物转变。
苗种培育研究
黄颡鱼苗种培育主要有池塘培育、工厂化培育等方式。池塘培育主要通过砍青沤肥、发酵粪肥等有机肥培育出大量浮游生物为黄颡鱼仔鱼提供开口饵料,一方面充分满足了鱼苗对饵料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起到了浮游生物引种的作用,利用高蛋白粉料如甲鱼料等化水全池泼洒,弥补了天然饵料的不足,并且粉料绝大部分被鱼苗直接吞食,少部分又为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从而加速了浮游生物的繁殖,因此高蛋白粉料是鱼苗饲料向颗粒料转化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鱼苗的不断长大,浮游生物的数量和营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生长要求,即鱼苗的食性出现了分化。此时应不失时机地使用高蛋白团状料,可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适口的饵料和多处食台的设置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每个转食环节的适口饵料以及多个食台的设置,能够确保所有鱼苗都能均匀地摄取到适口的食物,从而使其生长速度一致、规格整齐、成活率高。高才全等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认为投喂频率对黄颡鱼仔稚鱼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投喂越多则生长越快,而日饱食3次更有利于黄鱼仔稚鱼的生长,因此充足的适口饵料是影响黄颡鱼苗种生长的重要因素闭1。但黄颡鱼的苗种培育与普通的四大家鱼苗种培育具较大差异:黄颡鱼卵粒较大,卵黄物质较多,孵化时间较四大家鱼长;仔鱼出膜后带有较大的卵黄囊,不能平游,只能集群在池底;孵出1~3 d内从自身卵黄囊吸取营养,行内源性营养。因此水温在25℃条件下,在黄颡鱼孵出4 d后为其提供适12I的饵料即可,在此之前应尽量保持池塘高的溶氧量和少量浮游动物,以保证仔鱼的成活率。
工厂化培育方式主要是在水泥池或工厂化养殖鱼池内,通过人工为仔鱼提供适口的开口饵料生物来培育黄颡鱼苗种的方式。水泥池或工厂化养殖鱼池为初孵仔鱼提供较好的期发育环境,仔鱼前期成活率较高,但仔鱼开始摄食后,适口饵料相对缺乏,只能通过人工提供,孙占胜等利用人工孵化卤虫为黄颡鱼仔鱼提供开口饵料,当黄颡鱼培育至体长2.0~2.5 cm时,成活率达61.6%。宣云峰等利用筛绢在饵料池捞取浮游生物作为黄颡鱼仔鱼的适El饵料,初期投喂用120目以上的筛绢在饵料池捞取的生物饵料,3~4 d后投喂80目左右筛绢捞取的浮游生物饵料,长至夏花,成活率达91.9%。潘茜等分别用古根丰年虫幼体和水蚤培育黄颡鱼鱼苗,结果表明,投喂古根丰年虫鱼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均明显优于摄食水蚤的黄颡鱼鱼苗,培育每万尾黄颡鱼苗约需古根丰年虫卵280 g。李生兴等在苗种培育期先投喂少量蛋黄,即在培育第2天起投喂蛋黄、轮虫和水蚯蚓,投喂时做到少量多次汹1,1周后可投喂碎鱼肉或碎蚌肉等,或将配合饲料做成糊状进行投喂。在工厂化苗种培育中,当黄颡鱼鱼苗体长长至1 cm时,则应降低养殖密度至30~40尾/m3,也可将鱼苗移入土池进行成鱼养殖。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