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过程中暴发性出血病防治的几点措施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1、暴发性出血病的主要症状

    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病原菌引起。爆发性出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型发病症状为:病鱼最初表现为独浮水面,头上尾下,眼球突出,嘴张开,稍惊吓即游于水下,不久又上浮,鱼体发黑,头部及鳍条有轻度充血现象,有轻度烂鳍,皮下肌肉微血管出血,局部点状或斑状出血,解剖时肛门红肿,鳃苍白或紫色,鳃丝肿胀,粘液较多,腹腔积水,肠壁充血,肝脏、胆囊肿大并变色,同时有的伴有寄生虫寄生。严重时病鱼开始死亡;慢性型具体表现为:体表出血症状表现明显,有水泡或溃疡,逐渐形成“疖疮”。慢性型是由于急性型未及时治愈转化而成。

    2、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原因

    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我国目前危害鱼的种类最多、鱼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近几年来感染范围越来越大,就连抗病力较强的鲫鱼、鲢鱼、鳙鱼也开始感染,池塘水温在10~30℃都有流行,水温在25℃以上最为流行。主要发病原因是:

    2.1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属细菌性疾病。在正常饲养情况下,水体中虽有这些病菌存在,但一般不至于形成鱼病。但当水体条件较差时,可导致这些病菌的大量繁殖,形成较大的种群,使体质较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差的鱼类,极易感染这类病菌而发生出血病。

    2.2由于池塘淤泥过厚,尤其是在黑土草炭土区上建造的,淤泥较深,有机物含量过高,特别是利用越冬池未加清整,夏季养鱼或连续多年使用,造成“疲劳过度”,底质恶化、水质老化、鱼类排泄的粪便及残饵过多、有机质含量过高,发酵分解过程中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氧气,水体溶氧量降低,产生了大量的氨、氮,又形成了亚硝酸盐,再加上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力,极易发生出血病。

    3、鲤鱼暴发性出血病预防措施

    3.1养殖水面要彻底清塘消毒。秋季要排干池水,进行冻晒;春季要清除池底淤泥,有条件的最好将越冬池轮流进行清整晾晒,放鱼前用生石灰80~100kg/亩或漂白粉10kg/亩进行彻底清塘消毒。

    3.2要调控好水质。前期水位达到60%~70%,进入7月份以后,每10天左右加注一次10cm左右新水,到8月中旬水位达到最高点,或进入7月份以后每10天左右抽出老水换一次新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3.3定期投喂药饵和进行药物预防。养殖期要提前投喂药物饲料进行预防;每半月用15kg生石灰溶解后全池泼洒;投放水质或底质改良剂,如:光合细菌、 EM菌、底净宝、硝化宝等。还可以使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

    3.4出入池水小心操作,避免鱼体碰伤;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减少鱼类的应激反应,增强其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4、鲤鱼暴发性出血病的治疗方法

    暴发性出血性疾病最好采用“内服外消”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较好。

    4.1外消法。采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三代鱼虾安或含二硫氰基甲烷成分的药物,如暴雪停、康神一号等药物按说明书全池泼洒,隔天连用一次。

    4.2内服法。用鱼血散制成药饵投喂,每1000kg鱼第一天按1000g药物添加在饲料中投喂,以后减半,轻者连喂3天,重者连喂7天;内服盐酸环丙沙星和盐酸小蘖碱预混剂类杀菌药物制成的药饵,连喂5至7天;还可以用“鱼健康1号”、新诺明等药物制成药饵投喂。

    4.3春季越冬池化冻时容易得出血病,要及时出池销售,来不及出池销售的,要将鱼转入新水中可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扩展,及时投喂药物饲料,增加抗病能力即可得到控制。
 
 
参考资料
[1].  鲤鱼养殖过程中暴发性出血病防治的几点措施   http://www.shuichan.cc/article_view-23056.html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512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