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鲨鱼养殖   

淡水鲨鱼鱼种池塘培育的放养密度、养殖模式和鱼体消毒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巴丁鱼又称淡水鲨鱼、虎头鲨、八珍鱼、水晶巴丁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如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的内陆江河湖泊中,是东南亚一带经济性状优良的著名的淡水养殖高产鱼类之一。
 
    1、放养密度

    确定巴丁鱼夏花鱼种放养密度主要的依据是生产计划中所预期养成鱼种的规格。计划培养较小规格鱼种的,其放养密度可大些;计划培养鱼种规格较大的,则夏花放养的密度就必须小些。由于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巴丁鱼夏花鱼种的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每亩放养巴丁鱼夏花鱼种3000~6000尾即可。放养密度除了参考鱼种规格以外,还要视池塘条件,饵料肥料供应情况,饲养水平和管理措施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调节。如果池塘面积足够大,水较深,水体条件较好,则可增加放养密度。

    2、养殖模式

    巴丁鱼的生长规格,既受本身群体密度的影响,又受池鱼总密度的影响。当总密度相同,而混养比例不同时则生长规格也会有所差异,因此,通过人为的调节混养比例就可以达到控制出塘规格的目的。在鱼种培育阶段,巴丁鱼的活动水层、食性和生活习性已明显分化,因此生产上多采用适当搭配混养鲢、鳙夏花鱼种的养殖模式,一般每亩搭配混养鲢、鳙夏花鱼种1000尾左右即可,从而可以更加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混养还为密养创造了条件,在混养的基础上,可以加大池塘的放养密度,提高单位面积鱼产量,混养还能做到不同鱼类之间的彼此互利,繁殖浮游生物可供鲢、鳙摄食,同时,鲢、鳙吃掉部分浮游生物,可防止水质变得过肥,从而有利于巴丁鱼的生长,但混养鱼种的种类不能过多,密度不能过大,因为鱼种培育要求生产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鱼种,如混养种类过多,密度过大,则会造成各种鱼对所投的人工饵料严重争食,而难以达到出塘规格均匀健壮。

    3、鱼体消毒

    鱼体消毒一般采用药物浸洗法,也称药浴。在购买苗种放养、分塘换养时,特别是在大水面放养前,应对鱼苗、鱼种本身进行一次消毒,以杀灭鱼体上的病原体,避免或减少疾病传播,从而提高鱼种培育的成活率。因为在池塘水体中,即使从外表看来是十分健康的鱼种,也难免会携带一些病原体,这也是日后鱼病发生的根源之一。鱼体消毒常用的药物有浓度为20毫克/千克的高锰酸钾和浓度为3%~5%食盐水等,浸洗时间可视水温而定,水温低,浸洗时间长,消毒效果好。但应注意在操作过程中要及时观察鱼种在浸洗时的反应,如发现鱼种缺氧或不正常的现象,应立即停止浸洗,将鱼种倒入池塘中进行缓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消毒前取样检查,先确定鱼体上病原的种类再采取相应有效药物进行消毒处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淡水鲨鱼鱼种池塘培育的放养密度、养殖模式和鱼体消毒   http://www.shuichan.cc/article_view-17556.html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620 次
  • 更新时间: 2015-12-30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