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绿色,茎紫色,薯型椭圆型,薯皮光滑、淡黄色,薯肉乳白色,芽眼浅。主要农艺性状两年平均:生育期88天,比对照迟熟4天,株高47.7cm,单株块茎数7.3个,单株薯重0.54公斤,商品薯率82.06%,裂薯率1.53%,二次生长0.12%,无空心,干物质含量18.38%,食用品质较好。区试点田间调查晚疫病发病率16.4%、病情指数6.53,早疫病发病率20.34%、病情指数7.4,重花叶病发病率6.36%、病情指数1.72,卷叶病毒病发病率10.62%,病情指数3.13。
冬种11月上、中旬抢晴早播,春种1月上中旬播种。冬种5000株/亩左右,春种4200株/亩-4500株/亩。亩施纯氮15公斤,氮、磷、钾比例0.9:0.4:1.8,基肥70%、追肥30%。重点预防晚疫病,使用脱毒种薯。
2008-2009年度参加省区试,平均鲜薯亩产1981.12公斤,比对照紫花851增产21.27%,达极显著水平;亩干产379.94公斤,比对照增产22.61%。2009-2010年度续试,鲜薯亩产2154.77公斤,比对照增产26.26%,达极显著水平;亩干产368.53公斤,增产28.47%。两年平均鲜薯亩产2067.95公斤,比对照增产23.77%,亩干产374.23公斤,比对照增产25.54%。2010~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亩产2540.3公斤,比对照紫花851增产11.33%。
福建省非晚疫病重病区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