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肥料   

豆角钻心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高效防治技术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豆角钻心虫又叫豇豆螟、豆卷叶螟等,是豆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豆角发生钻心虫为害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因此应认真加以防治。下面介绍豆角钻心虫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供参考。     发生规律:豆角钻心虫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附近或晒场周围的土表下1-5厘米深处结茧越冬,春季气温适宜越冬幼虫化蛹,并于5月底6月初羽化成虫,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不强,飞翔力弱,成虫羽化当日傍晚就开始寻偶、交尾、隔日开始产卵,成虫多将卵粒产于花蕾,嫩荚或叶柄上。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花蕾或幼嫩豆荚中取食,造成脱荚落蕾或雨后花蕾腐烂。蛀食入嫩荚中的幼虫,随豆荚增大而长大,3龄后开始蛀入取食豆粒。豆角钻心虫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7-35℃都能生长发育,最适环境温度为26-30℃,相对湿度70%-80%。     为害特点:豆角钻心虫是一种寡食性钻蛀害虫,只为害豆角,菜豆、豌豆、大豆、绿豆等豆科作物。幼虫蛀食豆类的蕾、花和嫩荚,造成大量落蕾、落花和落荚,中后期幼虫钻入荚内,蛀食豆粒并排出粪便,咬伤豆荚,使豆荚畸形。食用价值降低,受害荚雨后易腐烂。幼虫还可卷叶和蛀茎为害。      防治方法: 由于豇豆螟成虫分散隐蔽,飞翔产卵范围较大,产卵量多,所以不容易有效喷药扑杀或诱杀。而3龄以上幼虫钻蛀荚中,故药剂也很难将其杀死。因此,要掌握防治技巧,抓住关键时期用药,主要措施有:    ①注重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将其深埋或浸水沤烂,消灭落蕾中的幼虫,以减少虫源,防止转移为害;冬、春多浇水,提高土壤湿度,可使入土结茧幼虫死亡;深秋季深耕土壤,使幼虫冻死或被鸟啄食,以减少越冬虫源。   ②加强栽培管理。要求做到出苗一致,长势整齐,开花结荚期相对集中,以便在关键时期一举杀;科学施肥,要一次性施足攻花攻荚肥,并适当摘去过于提早或延迟出现的零散花蕾。   ③抓好药剂防治。要坚持“治蕾为主”的原则,在开花期喷杀在花蕾中的幼虫,喷药时间最好把握在晴天的上午8-10点,即花苞开放期。另外,在谢花后,豆荚长成10余厘米长25%安雷特乳油1500-200倍液,或2.5%锐宁乳油2000倍液,或40%农斯特乳油1500-2000倍液,或44%速凯乳油2000-3000倍液交替喷雾。也可用21%增效氰马乳油50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4000倍液,或30%速杀灭1500倍液,或60%敌马乳油1000倍液交替喷雾,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   此外,在成虫盛期每亩(667平方米)还可用90%晶体敌敌畏150克拌土25公斤撒施,以熏杀成虫。有条件的可利用成虫有趋光性,于成虫发生期采用黑光灯诱杀。注意:药剂防治时要在豆角采收前10-15天停止用药。     作者:王晓波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第2333期
参考资料
[1].  豆角钻心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高效防治技术   http://www.lyfeiliao.com/feiliao/6216.htm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购买农资产品须谨慎 下一篇专家提醒:湖北警惕小麦赤霉病成灾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594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