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是一种能够严重威胁小麦生长的病害之一,对我国北方小麦种植地区的小麦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农户们种植小麦时,要做好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工作。那么,小麦白粉病用什么药呢?小麦白粉病防治技术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小麦白粉病症状 小麦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情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杆和穗部。从幼苗至成株期皆可发生。病斑部位初期长出丝状白色霉点,以后表面覆盖的霉层逐渐加厚,似绒毛状,颜色由白色逐渐变为灰色,为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有性进代,闭囊壳。 小麦白粉病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 小麦白粉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特别是4月份雨量较多的年份,田间湿度大,5月上旬阴雨连绵极易造成小麦白粉病流行,如果又碰上小麦生长后期雨量偏多分布均匀,温度又偏低,将延长白粉病的流行期,加重病情。 小麦白粉病用什么药 目前许多生产品种都不抗白粉病,可采用药剂防治。应加强前期防治,对发病中心和中心病团要及时喷药防治,初春要全面检查,继续防治,争取在 3 月气温全面回升前消灭菌源,控制病害继续扩散。 药剂防治首选为特效药粉锈灵,15%粉锈灵 750-900g/hm2或 25%粉锈灵 525g/hm2对水 750-1125kg 喷雾或对水 75.0-112.5kg 低量喷雾,效果很好,施用粉锈灵以孕穗至破口期施药较好,施 1 次即可。对于特别严重的病田增加施药次数,也可用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 0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喷雾防治。 小麦白粉病防治措施 在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上,应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管理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狠抓常发区、重病区,兼顾一般发生区。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品种抗性和历年发病情况,因地制宜地做好品种布局,避免同一品种大面积单一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安排在重病区,抗病性较强或较弱的品种安排在轻病区,尽量压缩或淘汰感病品种。 1.2提高栽培水平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防止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群体透光通风不良,抗病力下降;搞好排水,防止田间渍水,保证植株生长健壮。 1.3清除田间病残体及自生麦苗 在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并及时将田间病残体带出麦田进行焚烧灭菌,减少病源;结合中耕除草,做到干净、彻底清除田间自生麦苗。 2化学防治 2.1药剂拌种 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100公斤种子用30-40克(有效成分)25%粉锈宁,拌种后立即凉干便可播种。 2.2喷雾 在小麦孕穗至抽穗期,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粉锈宁亩用有效成分6-8克兑水喷雾; 也可用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一般需喷施2次以上,每次间隔7-10天。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