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心虫,一直以来都是水稻的主要害虫,而且也成为杂交稻上最重要的害虫。二化螟严重时使水稻容易出现倒伏症状。防治此病也从喷施农药、土壤方面下手。
形态特征
成虫:为灰黄色中型蛾子,前翅近长方形。雄蛾前翅颜色较雌蛾深。
卵:卵粒排列成鱼鳞状卵块,长条形,初产时乳白色,近孵化时变为紫黑色。
幼虫:初孵幼虫身体淡黑色;老龄幼虫淡褐色,背部有5条紫褐色纵线。
蛹:圆筒形,棕褐色。腹部背面隐约可见5条纵线。
发生规律
二化螟食性较杂,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茭白、甘蔗等作物。以幼虫在寄主植物的茎秆和根茬中越冬。二化螟在华北、东北稻区,1年发生2代;长江中下游稻区,1年发生3-4代。双季稻区,第一代幼虫盛孵于5月中下旬,为害杂交稻和常规稻的早中稻的分蘖秧苗,造成枯鞘和枯心。第二代幼虫盛孵于6月底至7月上旬,为害早稻穗期,造成虫伤株和枯孕穗,特别是为害迟熟早稻,造成白穗。在杂交中稻地区,第二代常推迟到7月中下旬。第三代幼虫盛孵于8月上中旬,为害晚稻苗期,尤其是早插的晚稻分蘖期,受害较重。部分第四代幼虫,孵化于9月中下旬,与第三代幼虫同时为害晚稻穗期,造成虫伤株、枯孕穗或少量白穗。
防治措施
1、减少越冬虫源 冬季翻耕稻田,拾毁残存稻桩和铲除田边茭白残株等。绿肥留种田于4月份二化螟大量化蛹期间,及时灌水2-3天,可淹死部分化蛹虫源。
2、种植诱杀田 利用螟蛾趋绿的习性,在稻田区域内提早栽插少数田块,诱庥螟蛾在这些田块秧苗上产卵,再集中防治,以减少大部分稻田的着卵量。
3、药剂防治 是控制二化螟的重要手段。在5月中下旬对寄栽秧田和旱栽本田,当枯鞘率达到5%左右时,用农药普治或挑治,可选18%杀虫双水剂,每亩150克对水50升喷雾,或用5%杀虫双颗粒剂,每亩1-1.5千克撒施,或用B.t.乳剂加杀虫双,每亩各用100克加水喷雾,或用敌马合剂、杀螟松、三唑磷等。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用生物钾肥我有绝窍 下一篇花生要促产快用叶面肥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