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农药   

草莓“V”型褐斑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发病规律: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和越夏,秋冬时节形成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释放出来在空中经风雨传播,侵染发病。草莓“V”型褐斑病是偏低温高湿病害,春秋特别是春季多阴湿天气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传播。一般花期前后和花芽分化期是发病的高发期。28℃以上此病发生极少。另外,在保护地栽培和低温多湿、偏施氮肥、苗弱光照较差的条件下发病重。福羽、方玉、丰香、鬼怒甘等发病重,甜查理、石梅4号、吐特拉、森格森格那等较抗病。

  防治方法:一是及时清园、摘除病老枯叶,集中烧毁。二是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植株通风透光,不要过量单施氮肥,适度灌水,促使植株生长健壮。三是药剂防治。一般在现蕾开花期进行,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200倍液充分喷洒,每隔5~7天1次,连喷2~3次。采前3天停止用药。 (雨筠)

参考资料
[1].  草莓“V”型褐斑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http://www.agrichem.cn/news/2015/1/21/20151211522234776.s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马铃薯薯块形成期注意防治甲虫 下一篇草莓黑斑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614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