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螃蟹养殖   

河蟹的生殖洄游习性介绍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河蟹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淡水湖泊、江河中度过的,当其性腺发育成熟后,便会成群结队地降河奔向海淡水交界的浅海地区,在那里交配、产卵和繁育后代。这种长途跋涉的过程,就是河蟹生活史中的生殖洄游,或称为降河生殖洄游。

    河蟹可以在淡水中生长,但其性腺在淡水中只能发育到第四期末,达到生长成熟,如继续在淡水中,其性腺发育将受到抑制,不能完成生殖过程。只有在适当的盐度刺激下,河蟹的性腺才能由生长成熟过渡到生理成熟,性腺才能发育到第五期,从而实现雌雄蟹交配、雌蟹怀卵、繁殖后代。因而生殖洄游是河蟹生命周期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对种族延续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蟹苗在淡水中生长发育,一般经2秋龄接近成熟,开始生殖洄游的时间大致在8~12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洄游时间一般在9~11月,高峰期集中在寒露(10月10日前后)至霜降(10月25日前后)。这一阶段,有大量发育趋于成熟的河蟹从江河的上游向下游河口迁移,渔民们乘机捕捞,就形成了所谓的“蟹讯”。

    河蟹在生殖洄游之前,多隐藏在洞穴、石砾间隙或水草丛中,蟹壳呈浅黄色,被人们称为“黄蟹”。从外部看,雌蟹腹脐尚未充分发育,没有完全覆盖住头胸甲腹面,雄蟹螯足上的绒毛连续分布不完全,步足刚毛短而稀,性腺发育也不完全,生殖腺指数(性腺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较小,因此,黄蟹属于幼蟹阶段。黄壳蟹经成熟蜕壳,性腺发育迅速,体躯增大,蟹壳也由浅黄色变为墨绿色,称为“绿壳蟹”,便开始生殖洄游。也有些黄蟹在洄游的过程中蜕壳而成为绿蟹。河蟹由“黄壳”变为“绿壳”是其性腺发育成熟的一种标志。性腺发育成熟的绿壳蟹,雌性腹脐变宽,可覆盖住头胸部腹面,边缘密生黑色绒毛;雄性螯足绒毛丛生,连续分布完全,显得强健有力,步足刚毛粗长而发达。性腺指数明显提高,可为生殖蜕壳前的数倍。

    河蟹在性腺发育接近成熟后,就不再能继续生活在淡水中,必须寻找盐度较高的水域环境,而使其体内外渗透压达到新的平衡。性腺发育是导致河蟹进行生殖洄游的内在因素。而盐度、水温变化、水流方向则是河蟹能顺利完成洄游的外界因素。盐度的变化,可影响河蟹渗透压,并促使其性腺进一步发育,盐度不够,河蟹将继续向河口地区洄游,直至达到适合的盐度才停止洄游。

    在封闭的湖泊中,因为没有出水口,河蟹洄游就较因难,必须翻坝越埂,而在能放水的湖泊、水库中,成熟河蟹沿着水流的排放,顺水而下,奔向河口,完成降河生殖洄游,水流起着河蟹洄游导航的作用。温度则是影响河蟹洄游的又一个外界因素,俗语说“西风响,蟹脚痒”,当西风吹起、水温开始降到河蟹的生长适温以下时,成熟的河蟹即抓紧时机向河口洄游,并随着水温的下降,河蟹的活动能力也下降。
 
 
参考资料
[1].  河蟹的生殖洄游习性介绍   http://www.shuichan.cc/article_view-20789.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螃蟹能否与甲鱼进行混养 下一篇河蟹养殖过程中投饵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717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