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螃蟹养殖   

生态养殖大闸蟹实用技术介绍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一、池塘清淤   
  池塘清淤使池底淤泥不超过5厘米,每亩用茶饼15—20公斤或用生石灰100—150公斤进行消毒除害。在清塘消毒后,让阳光暴晒数天,翻动底泥后再暴晒10天,即可注入新水,在进水前必须施足基肥,每亩施发酵粪肥250--500公斤。

  二、培植水草   
  水花生适应性极强,陆地、水面都能生长,且抗寒力强,气温在10℃时即可萌芽生长。水花生在养蟹水域中采取移植的办法,使水面上形成水花生群落,河蟹喜在上面栖息、摄食,根须是蟹的优质饵料。 种植伊乐藻水位应控制在70-90公分,不宜太深,否则易烂草,水质易突变。在养殖中不能让伊乐藻疯长,过多应抽条去除。水草的覆盖密度不应超过蟹池总面积的2/3,过多要捞除,不足可从其它水域中捞取补充。如密度较高,河蟹无法穿行于其间,缩小了河蟹的生存空间,影响河蟹的正常生长。   

  三、移植螺蛳
  螺蛳是河蟹喜食的动物性活饵料,螺蛳的滤食作用直接降低了水体肥度,净化作用明显。螺蛳主要食物为固着藻类,能分泌一些絮凝物质,使池水中的悬浮物絮凝。四月上旬每亩池塘投放螺蛳500公斤。

  四、合理混养
  利用水中动物滤食浮游藻类和有机碎屑,以提高水体透明度,净化水质。放养一些滤食性、杂食性鱼类,鲢鱼、鳙鱼能滤食大量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鲻鱼主要以腐殖质、沉积的有机碎屑、附生藻类为食,在淡水池塘中它可以充分地摄食其他水生动物的残饵、附生藻类,改善水质,起到“清道夫”的作用,由于水质的改善,鱼蟹不易生病,降低了用药成本,生产的水产品更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

  五、施用微生态制剂 
  光合细菌能吸收分解水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具有很高的水质净化能力,光合细菌、EM原露、降硝先锋等微生态制剂交替施用,可转化吸收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经常使用,净化水质、改善底质效果明显,亩用量一般为0.3-0.5公斤(1米水深)。

参考资料
[1].  生态养殖大闸蟹实用技术介绍   http://www.shuichan.cc/article_view-12752.html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707 次
  • 更新时间: 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