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螃蟹养殖   

渔业科技入户典型经验介绍:河蟹脱壳生长与外部因素关系浅析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蜕壳生长是河蟹一生中最大的特点,在河蟹生态养殖过程中,确保河蟹顺利蜕壳和提高蜕壳以后螃蟹的规格是提高养殖成活率与养大蟹的关键所在。

实践证明不同产地的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规律是有差异的,种质基础基本一致,生长环境与营养供给等外部因素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养殖结果。下面就河蟹生态养殖蜕壳生长与外部因素的关系作一简要分析。

一、河蟹生态养殖过程中蜕壳的次数与时间

通过多年观察,蟹种规格5—10克/只,在生态养殖过程上蜕壳次数一般在5次左右,一般第一次蜕壳时间在3月下旬,第二次蜕壳时间在4月下旬,第三次蜕壳在5月下旬,第四次蜕壳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五次蜕壳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苗种规格大小,放苗时间早晚,体质强弱,养殖环境优劣及气候变化也对蜕壳的早晚有所影响,一般来说规格小的苗种第一次蜕壳时间比较早,规格大的苗种第一次蜕壳稍迟;同一批苗种放养时间早的第一次蜕壳时间要早于放养晚的苗;体质好的苗种一般蜕壳要早于体质弱的苗种;养殖环境好的苗种蜕壳要早于环境较差的苗种;大规格苗种最后一次蜕壳时间要早于小规格苗种。

二、河蟹生态养殖过程中蜕壳增长与各阶段的成活率

河蟹生态养殖过程中蜕壳后的规格与种质、体质、水环境、营养等都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蟹种放养后前4次蜕壳增重均在一倍左右,最后一次蜕壳增重在60—80%。总体来说,苗种规格越小,蜕壳后增重的倍数越大,规格越大,增重的倍数越小,但规格小的蟹种绝对增重小于规格大的蟹种。遗传性状好、体质健壮的蟹种放养后第一次蜕壳死亡率低,增重倍数大,一般都要超过1∶1,遗传性状差、体质弱的蟹种放养后第一次蜕壳死亡率高,增重倍数小,一般能达到1∶1就不错了,并且质量好的苗种在以后4次蜕壳过程中一般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水环境和营养供给是成蟹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水环境的优劣不仅影响螃蟹对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而且直接影响螃蟹的健康状况。水环境好,螃蟹摄食旺盛,消化吸收率高,营养积累充分,体质健康,反之亦然。螃蟹在蜕壳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水环境好,水中的溶解氧充足,营养积累充足的螃蟹,在体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中,能量转化充足,螃蟹蜕壳就顺利,并且蜕壳后的软壳蟹转变为硬壳蟹的过程就短,恢复适应能力强;相反,蜕壳伤亡就大,影响养殖成活率。因此,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对螃蟹养殖至关重要。水环境主要由各种水草、浮游生物、螺蚬、底栖生物、水质、底质组成。基本要求是,前期水位适当低一点、水适当肥一些,按茬口安排好多种水草的种植与移栽,高温季节保持60—70%的覆盖面,水面不浮草,螺蚬按实际需求适时、适量投放,底质要清爽,水质要适合螃蟹生长发育的需要,水体溶解氧含量要高。

螃蟹体内的营养积累主要靠摄食水体中的饵料来完成,饵料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两大类,投喂给螃蟹的饲料既要讲适口性、新鲜度,又要考虑营养的平衡。饲料要讲多样化,投喂要讲适时、适量,一般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前期以精饲料为主,中间阶段精、粗、荤结合,后期以荤饲料为主,饵料品种转换过程中要考虑适当的过渡期。千万不能投喂变质饲料,否则会影响其摄食,造成水质变坏,导致螃蟹病害。饲料投喂一般傍晚前进行,采取多点投喂,投喂数量根据天气、水温、水质、螃蟹是否蜕壳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投喂下去的饲料在四小时内吃完为度,如果第二天早晨仍然有残饵就要适当减少投喂量,如果在短时间内吃完就要增加数量,按照螃蟹的生长需求进行科学投饵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参考资料
[1].  渔业科技入户典型经验介绍:河蟹脱壳生长与外部因素关系浅析   http://www.shuichan.cc/article_view-11282.html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312 次
  • 更新时间: 201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