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黑鱼养殖   

乌鳢的自然产卵季节、产卵时间与产卵场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1.产卵季节

    乌鳢繁殖产卵的季节一般在5~7月,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台湾和香港地区乌鳢4~7月产卵,5~6月最甚。决定产卵季节的主要因素为水温,另外也受所在水域的生态环境及气候、降雨量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产卵鱼群中,高龄的、较大的亲体首先成熟产卵,低龄的、较小的个体较晚产卵。广东、广西斑鳢产卵期为4~7月,4月中旬~5月为产卵高峰期。

    湖区乌鳢的产卵期与水温、气候、湖水汛期及水生植物有关,若该年份湖水浅,汛期晚,则水温高,水生植物繁茂,乌鳢因具有广阔的营巢场所,故产卵期较早,产卵鱼群也多;要是该年份水位较高,或汛期较早,产卵期将推迟,产卵鱼群数量亦减少,甚至因汛期来临而中止产卵。

    2.产卵时间

    乌鳢产卵活动通常发生在安静的日出之前的清晨,即黎明前的静寂时刻。很少有在日间产卵,上午有时会有极少产卵,而通常不在下午产卵。然而,当产卵开始后,一旦受到外界干扰,亲鱼便会立即中止产卵与射精。

    3.产卵场

    乌鳢产卵季节可经常到各个乌鳢的产卵场进行巡视,看是否经常有乌鳢出没。要是观察到乌鳢的一系列繁殖生态活动,还可预测产卵时间,估计产卵量。

    乌鳢多栖息在湖泊、池沼、江河中水不流畅而混浊的泥底处,它们的产卵场也往往在这一类场所。乌鳢产卵一般在绕湖边、塘堰、沟渠等近岸水草繁茂的区域,底质为淤泥;而且是静水避风的浅水区。例如缓流的河川,产卵便在河岸弯曲积滞流水场所及芦苇等丛生处。

    乌鳢选择产卵场与该地区的水草与水深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所需的水草条件和营巢条件一致。例如:在苇丛中乌鳢产卵较早,在轮叶黑藻——蓖齿眼子菜群丛,及轮生藻——聚草群丛中次之。产卵场水深0.2~1米。如若产卵场所因水涨使岸边水草全被淹没,或因枯水使水深不适宜时,产卵期将延长到恢复了适当水深时开始产卵。如若天旱水枯,经长时间,产卵场仍得不到适当水深时,亲鱼会掘起产卵场水底的泥土,作成适当的水深来产卵。产卵场水草类群有芦苇、菰、菱、芡、聚草、菹草、轮叶黑藻、苦藻、金鱼藻、狸藻等,营巢以小叶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构成的群落最为适合。

    乌鳢产卵还与水文、水温等其他条件密切联系。产卵期间产卵场的水温通常为18~30℃,最适水温为20~25℃。产卵多在无风平静的晴天,下雨天和有强风的日子产卵甚少或几乎全不产卵。

    总的来说,乌鳢产卵场营巢处通常选择在底质为软泥,避风、水生植物繁茂、水浅、无急流的地方。营巢处水质清澄,pH值为7.2~7.8的微碱性,较多选择水深20~35厘米,并有一定水生植物群落,避免水流和风浪。除此之外,其他环境因素的选择并不重要。
 
 
参考资料
[1].  乌鳢的自然产卵季节、产卵时间与产卵场   http://www.shuichan.cc/article_view-31183.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乌鳢苗种土池培育的日常管理技术 下一篇乌鳢苗种土池培育的鱼苗放养技术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62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