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草鱼养殖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防治技术的初步探讨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一、 病原

  病原: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是由草鱼呼肠弧病毒及草鱼小RNA病毒感染引起,因病毒有毒物质等代谢产生内毒素、溶血素,致使鱼患败血症、毒血症造成出血。病毒繁殖温度20-35℃,最适繁殖温度30℃左右。

  二、 流行特点

  该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广泛流行、危害大的病毒性疾病,一般6月~9月,水温在25℃以上为主要流行季节,8月为流行高峰期,草鱼、青鱼都可发病,但主要危害草鱼,从2.5厘米~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其死亡率为30%~80%。

  
  三、 主要表现症状
病鱼外部症状一般暗黑而微带红色,可见皮下充血现象。部分病鱼的口腔、下颌、头顶部或眼眶周围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鳃盖、鳍条基部也出现充血。将病鱼的皮肤剥除,肌肉显示点状或块状充血,病情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鳃部有红色斑块或失血变白。肠道充血,全肠或局部因充血而呈鲜红色,肠系膜有红点,但肠道平滑肌一般仍完好,具韧性,无腐烂或水肿等情况。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该病可分为3种类型:

  1、 红肌肉型。病鱼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但肌肉充血明显,往往全身肌肉均呈红色,同时鳃瓣严重失血出现“白鳃”,在较小的草鱼种(7厘米~10厘米)中比较常见。

  2、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头顶、口腔、眼眶、鳍条基部充血或出现红点,腹下、鳞片下点状充血,但肌肉充血不明显或局部点状充血,在较大的草鱼种(13厘米以上)中多出现。

  3、肠炎型。病鱼体表及肌肉的充血现象均不大明显,但肠道严重充血,肠道全部或局部呈鲜红色,肠系膜及周围脂肪、鳔壁有时有点状充血,在各类草鱼中都可遇见。

  四、 诊断方法

  在实际诊断中,只要发现草鱼口腔充血或鳃呈白色,即可诊断为该病。诊断时,要注意以肠道出血为主的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前者表现为肠道充血发红且无脓液或有琉晶样物质。
  
  同一养殖塘中的草鱼,有的表现为草鱼病毒性出血病,而有的表现为细菌性疾病如烂鳃病、赤皮病及肠炎病等,也有的表现为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病,且常并发肝损伤综合症。

  五、 预防措施

  1、注射或浸泡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或细胞弱毒疫苗进行预防。 

  2、确保草鱼亲本无病毒感染,从源头杜绝;

  3、清除淤泥,彻底清塘;

  4、强化日常管理,将预防工作融入日常管理中去,常换水、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pH值,改善水质。投喂合格适合的饵料。饲养要按照“先青后精”的原则。

  5、饲养管理过程中,注意水质和底质的改良。

  六、 防治技术

  1、发病季节全池泼洒“安洁”、“安泰”、“安净”等表面活性剂等消毒剂,连用3-5天。 

  2、全池施用“渔乐健”或“出血烂鳃停”抗病毒中草药,用量为200-250g每亩每米水深。 

  3、每亩水深1米,用“出血烂鳃停”,加食盐150克,混合后加适量水全池泼洒。 

  4、同时内服“菌毒先锋”或“鱼无忧” +“鱼肝宁”+“渔乐健”+“维生素C钠粉”,连用5-7天。

  六、 总结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困扰着草鱼养殖业发展的一大疾病,根据近几年来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预防、治疗作了初步的探讨。
以期在草鱼养殖过程中,能对给大家一帮助。


参考资料
[1].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防治技术的初步探讨   http://www.shuichan.cc/article_view-31014.html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553 次
  • 更新时间: 201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