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特种养殖   

池塘“体检”—不可不看的水产安全养殖管理重点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一、一则警示

藻类老化引发的丁鱥死亡


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镇一养殖户的2000多斤丁鱥一晚上就泛池死了,经济损失2万多元。经现场查看,发现该池塘水深不到1米,表面漂浮着很厚的死亡藻膜,底泥发黑发臭,检测水质指标发现氨氮1.6mg/L,亚盐0.02mg/L,溶解氧0.5mg/L。综合分析,是因为天气持续高温,表层藻类营养盐缺乏,迅速老化死亡,微藻产氧量骤减,同时死亡的藻类和底泥有机物又增加了池塘耗氧,造成整个池塘缺氧有毒气体产生,鱼类缺氧、中毒死亡。(下图为现场照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量死藻漂浮在水面底泥发黑发臭

二、解决之道——对池塘定期“体检”

相对于畜禽的标准化管理,由于受不同地区的土质、水资源、养殖模式的限制,我国水产养殖始终没达到统一、格式化的操作管理要求。加之养殖动物生活在水中无法直观明了的看到动物的状况,养殖的全程监控难度大。在长期的市场走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养殖户无法准确地描述其池塘的水质、底质、动物的状况,管理盲目,导致事故频发,处理被动。

那么,就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吗?答案是:“有”。就像人生病一样,虽然不同人的体质各有不同,疾病情况也不同,但是却可以用一个标准的化验流程来分析人的身体状况判断生病原因,进而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

通威水产科技公司在水产研发和生产管理中,一直倡导“池塘定期体检”的管理理念,通过对养殖过程的监管和控制,处理各种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我们的实践,可以通过池塘的溶氧、碱度、透明度、pH、氨氮、亚盐、温度等指标最为关键,都与池塘的生态系统和养殖安全密切相关。

2.1溶氧

溶解氧是水产养殖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指标,它与水体里的所有活的生物体有关。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里的氧分压、大气压、水温和水质有密切的关系。养殖水体中溶氧的含量一般应在5-8mg/L,至少应保持在4mg/L以上,缺氧时,鱼类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缺氧严重时,鱼类大量浮头,游泳无力,甚至窒息而死。溶氧不足时,鱼类饵料系数上升,养殖效益降低,免疫力下降,易引起鱼病的爆发与流行。但是溶氧过饱和时会引起鱼类的气泡病,特别是在苗种培育阶段。此外,充足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解转化,危害鱼类健康。

溶氧的检测工具可以使用便携式溶氧测定仪、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

2.2 碱度

从水化学角度看,碱度是反映水结合质子的能力,也就是水与强酸中和能力的一个量,能结合质子的各种物质共同形成碱度。对于天然水碱度主要来自集雨区岩石,土壤中碳酸盐的溶解,主要以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总和。

碱度可以调节CO2的产耗关系、稳定水的pH值,保持适宜量的碱度可使水pH值相对稳定,此外因重金属及过渡金属离子能与水中的碳酸盐形成络离子,甚至生成沉淀,使游离金属离子的浓度降低,所以碱度能降低重金属毒性。

碱度的检测可以采用通威水产科技公司新推出的“总碱度检测试剂盒”进行快速检测。一般养殖水体碱度适宜范围50-150mg/L,碱度过高(高于500mg/L)对鱼类有毒性作用;碱度过低则会造成池塘肥水困难,有机物分解缓慢,滤食性鱼类生长受限,pH值不稳定,水体缓冲能力低等结果。

2.3透明度

水体透明度能反映出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多少和水体的肥度,它的变化直接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透明度过大(一般超过40cm),说明水中浮游生物量少、水质清瘦,不利于滤食性鱼类生长,同时,浮游植物产氧量也不会大需要加大使用增氧机。透明度过小(低于15cm),说明藻类生长过盛、水中有机物多,白天上、下层水温和溶氧差距会加大,而夜间又增加池塘的耗氧量,一旦天气突变极易造成泛塘。还有一种泥浊水色造成的透明度低情况要特别注意,例如四川眉山一高密度单养匙吻鲟的池塘,藻类不易生长为泥浊水色,这类水体需要增氧机24小时开机,能耗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泥浊水色(藻类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透明度合适的水色

2.4 pH值

pH值(酸碱度)是水中的氢离子浓度,pH值的高低对养殖水体的水质、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和鱼类有着重要的影响。

pH可以采用快速水质检测试剂盒检测,一般在太阳出来前和下午各测定一次。《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水体pH值范围为6.5-8.5,这是鱼类生长的安全pH值范围。鱼类苗种培育阶段的最适pH值为7.5-8;成鱼养殖阶段的最适pH值为7-8.5。pH值小于6.5时,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pH值过高时,离子NH4+转变为分子氨NH3,毒性增大;强碱性的水会腐蚀鱼类的鳃组织,造成呼吸障碍,严重时使鱼窒息。强碱性的水体还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由于藻类光合作用pH值在一天中呈现出“早上低下午高“的现象,一天内波动超过0.5是水体缓冲性能差或者藻类过浓的表现,波动超过1则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5氨氮和亚盐

氨氮和亚盐这两个指标反映了池塘的净化能力,也反映了池塘菌和藻协同的状况,氨氮、亚盐高说明池塘的污染力大于净化力,需要减少污染源,并增加净化力。

氨氮和亚盐的测定均可使用常规水质检测试剂盒。一般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以氮计)低于0.1mg/L时,不会造成损害;达到0.1-0.5mg/L时,鱼类摄食降低,鳃呈暗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含量高于0.5mg/L时,鱼类游泳无力,鱼体柔软,臀部底面呈黄色,某些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养殖池塘中的氨氮以分子氨和离子氨的形式存在,分子氨对鱼类有很大毒性,而离子氨不仅无毒而且还是水生植物的营养之一。分子氨的浓度与氨氮浓度、温度、pH相关,尤其受pH影响极大。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分子氨浓度应小于0.2mg/L,这是理想、安全的水质氨指标;分子氨浓度达到0.2-0.5mg/L,则对鱼类有轻度毒性,容易发病;分子氨的浓度超过0.5mg/L,对鱼类的毒性较大,极易导致鱼类中毒、发病,甚至大批死亡。一般常规养殖淡水鱼类如罗非鱼、鳙鱼对水质要求不高,一般水体中的氨氮在0.2-0.8毫克/升之间,但最高不要超过1毫克/升,但是也需要结合水体的pH和温度去研判此种浓度的氨氮的危害程度。

2.6温度

温度与池塘以上所有的指标都有关系,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以及影响池塘藻类、微生物的活力、溶氧含量、非离子氨含量等等。

温度可以采用水下温度计进行检测。多数淡水养殖鱼类在适宜的水温(24-30℃)范围内,新陈代谢最旺盛,增长、增重的速度也最快。养殖中尤其要注意温度骤变时的池塘,观察鱼类动态,检测水质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措施避免鱼类应激。对鱼类本身来说,鱼苗转移温差不能超过2℃,成鱼转移温差不能超过3℃。

三、我们的建议

未雨绸缪,掌握池塘状态


为了水产养殖的安全生产,我们要未雨绸缪,对池塘进行定期 “体检”检测池塘的关键指标,及时掌握池塘状态,并根据养殖情况综合分析、研判池塘现状和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即使发病也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本稿为通心粉社区独家稿件,凡转载请按以下格式:
来源:通心粉社区
作者: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王琴

参考资料
[1].  池塘“体检”—不可不看的水产安全养殖管理重点   http://www.shuichan.cc/article_view-37475.html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281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