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旧称“庆寿寺”,始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这一带山川交错,风光绮丽,岩洞深壑,古刹因山就势而建,望之巍然。大佛寺石窟主要由大佛窟、罗汉洞、千佛洞等组成。
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窟内平面呈半圆形,半径约21米,高达30米。正中有三尊石雕佛像,大佛高24米,依岩趺坐,佛肩宽厚,披衣袒胸,腰系佩带,造型自然丰满,面容端庄典雅。头部的周围有19个飞天和7尊坐佛浮雕环绕,背光花纹装饰精美,体现了初唐的艺术风格。四壁遍凿佛龛,雕刻有大小佛像、菩萨像400余尊。窟前有楼三层,可以登临眺望。
罗汉洞在大佛窟的西侧,共有四个石窟,规模较小。第三窟的内壁浮雕有60多幅经变故事,并保存有许多唐宋以来的游人题刻。其余的三窟内都有石佛和菩萨的造像,数量不等,造型与大佛窟十分相似,雕工细致,风格也很相似。
罗汉洞的东侧是千佛洞,由三个石窟组成。外为一明两暗的厅堂,内为石窟。窟内均有佛和菩萨的造像,四周的墙壁上凿刻有300多幅浮雕,刻画人物和经变故事,惟妙惟肖。(国家文物局)
彬县大佛寺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