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关建初,周边尚无人烟,巡检司衙署暂借路边的庵庙落足。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诏安知县李尚理和龙溪知县林松,联手在关隘处建一座“闽粤之交”石牌坊,作为两省的界碑,并在山麓建廨署。明天启初年,诏安知县周立捐资发起兴建关城,乡绅沈鈇捐资帮助完成工程。关城设东、西门和一座炮台,周长一百一十九丈,高一丈七尺。城内建佛厅(称“大士庵”)、官署、营房等。清同治六年(1867)加固关城,增高炮台,城匾镌“漳南第一关”。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曾先后三次在海、空配合下从潮汕进犯诏安,分水关守军据城阻击,经数昼夜的血战,三次战役都成功地击溃敌军,写下可歌可泣的一笔,记载这段史实《抗倭纪事》的碑石,现依然立于庵前,是当今人们了解关城历史的一件重要文物。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修公路,关城拆毁。
“大士庵”坐南朝北,主祀大士(观音菩萨)。历经天灾-,风雨浸蚀,庵堂倾颓。至清乾隆五十二年,副使吴一鸣、千总赵飞龙,李国猷、黄廷举、沈希远、深仪等在原址拓建,再造大士,增塑十八罗汉像等。1984年,“大士庵”由侨胞及村民捐资重修。1988年,比丘释定周、定清募捐再次扩建,改名“长乐寺”。
“长乐寺”为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主祀观音菩萨,两侧供奉十八罗汉。庵前有一株古榕和一座明崇祯十七年立的石坊。
石坊东西朝向,仿木构件,雕花版大都缺失,主体构件完好。石坊为三门五楼八柱,歇山顶,正脊咬鸱吻。主立柱和边柱共四支,开出三门,侧柱四支,斜支撑边柱,形成八字构架,所有十二支柱均修海棠线。四支主柱之间公架三段月梁形额枋,主柱柱头均坐栌斗,栌斗上接童柱。一二楼童柱出挑四抄,三四楼由力士童柱支撑,五楼素面童柱,当中龙凤版已缺失。月梁上方榫卯圆形大通,圆通上嵌二方题字版,下方两面同书“福建广东乡缙绅士民同为大总戎都督郑芝龙立”,上方东面书“声震华夷”,西面书“功覃闽粤”。郑芝龙,原名郑一官,字飞皇,南安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天启元年到日本经商,娶当地女子翁氏,生子森。不久,郑芝龙随颜思齐-台湾,在海上与明官军多次交战。崇祯元年,接受官府招抚,任海防游击,十七年,升任福建都督。南明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相当于公元1645年),郑芝龙拥立唐王即位,引其子森晋见,唐王赐国姓,赐名成功,他是后来名扬千古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清顺治三年,郑芝龙降清,被挟北上。第二年,郑成功召集部属,在南澳岛起兵抗清。南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郑成功挥师西征,亲率大军攻克诏安,曾驻扎分水关,运筹帷幄指挥攻克潮州。据传,郑成功当年在距关隘三十余步的大岩石上题刻“威震闽粤”四个遒劲大字。
分水关紧挨324国道,犹如嵌在国道上的一颗明珠。故关遗址现存有“大士庵”、“功覃闽坊”、“抗倭纪迹碑”和“分水亭”等富有人文内涵的景观,是宝贵的历史文物和不可多得的旅游观光景点。如今我们虽然远离战火硝烟,但分水关等历史遗迹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以史为鉴,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从这一点说,人类应该珍惜和善待祖先创造的文化遗产。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