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为纪念原阜东县县长宋乃德于民国30年(1941)组织民工近二万人建筑防海潮大堤,造福后代,特购办此碑。碑长196公分,宽61公分,厚12公分,碑文为开明士绅杨芷江所撰。当时碑立于海堤上。“0”期间,碑身被“红小兵”砍断,现断碑存于临淮乡。
宋公纪功碑碑文维民国纪元二十九年,岁庚辰之冬,沁阳宋公乃德来宰吾阜宁。下车伊始咨询民之疾苦,以为政之急其修筑八滩东北之捍海堤乎。本邑地形受黄河冲积,变迁靡宁,爱居爱处悉依堤埝为障。自二十七年秋遭风涛冲激,沿海大堤荡为平地,淹死者万余人,损失财产无数,孑遗之民悚于危殆,迁徒流转,屋庐为虚。当经本地方人士呼吁得更拨款修复。卒以经费减少堤身低小,三年四溢,贻害弥滋。公有鉴于此,辛已秋,具情呈准-永兴黄公,乃集众议,排万难征求地方人士通治水利工程者十余辈,朝夕研讨,计划兴建,乃运粮筹款,任职分工,征集民夫八千余人,历时六十余日,北堤筑成,继拟赓续修复南堤,时已届冬季。初,复有敌伪狙伺,连戕我临工主任陈君景石、区长陈君振东,公坚不为动,督励益急。适大雨时行,民夫裸体没泥下,公为勤作循抚,已亦力疾往来雨下,日以继夜。寒冷节候忽放晴,十八日夜深南堤筑成。参加是役者莫不赞公之毅力,而为吾民也,劳瘁甚矣。据统计,筑成长堤南起华成北至淮河约八十华里,底宽二十一公尺,顶宽三公尺五寸,高度七公尺八寸,动用现币、粮食等共五十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元有奇,核与历次修筑之经费樽节盖多多也。既成,凡吾邑东北人民居者宅安,亡者返处,开荒辟卤,以垦以盐,咸感公德,颂公之功,公议勒石以垂久远,爱乃定名为宋公堤云。湘不文,不能表彰公之功德,仅就身亲历目亲见者翔实志之以抒其真,俾后世之人知公造福于吾邑也,如举之艰且困苦,后来子孙尸而祝焉可也,斯为记。
民国纪元三十年岁次辛已仲冬之月,邑人杨湘撰文,何冰生书丹,顾汝磊篆额,汪周刻石。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