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名优特产   

牛坊村“花钹大鼓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牛坊村“花钹大鼓”――轻盈洒脱

  昌平区后牛坊村“花钹大鼓”,是由十面大鼓和十二名舞钹儿童组成。它的特点可归纳为“轻盈洒脱”。“轻盈”主要体现在步伐上,该舞主要步伐为“跑跳步”,这一舞步贯穿全舞,不但给人以轻盈欢快的愉悦感,而且充分体现了儿童蹦蹦跳跳活泼好动的特点,配合“跑跳步”步伐,双臂时而作“双对钹”,时而作“自击钹”,时而“掏钹”,时而“晃钹”,时而自转,时而双人互绕,恰似一个个忽大忽小变幻无穷的珍珠在场上不停的旋转,浑然洒脱,流畅自然。在队形变化上,也突出体现了这一风格特点,例如:“龙通通”,在横排二、四、二的队列上,全体做“起鼓转”,忽而巧妙的变成了一大圈,四人顺时针行进,四人逆时针行进,同时作“双对钹”,忽而又变成了双斜排做“扔腿”动作。在“长行鼓(二)”队形变化中,十二名舞钹儿童,时而横向穿插,时而纵向交错,时而聚,时而散,时而双人纵向互绕,时而双人横向互绕,或“8、∞”字互绕;在“老八架下调”和“三钹起鼓”的队形变化中,除以上队形外,又出现在双圆基础上的灵活变化。

  在音乐上,该村的节奏变化也极为丰富,也像串串珍珠将4/4、3/4、2/4的不同节奏有机的、巧妙的穿梭起来,且击打鼓帮和击钹沿的节奏较多,从音色上也显得轻盈欢快,流畅洒脱。

  昌平区后牛坊村“花钹大鼓”独有的“轻盈洒脱”的风格特征,使其在众多的“花钹大鼓”表演中独树一帜,倍受人们的青睐,也是它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群众当中的重要因素。该舞在1956年由北京群众艺术馆干部张启润同志与当地艺人共同改编后,曾参加了全国民间艺术汇演;1957年又将舞钹儿童扩大到二百五十人,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天安门广场的文艺大军,它独具风格魅力的表演,颇受众人的赞赏。

参考资料
[1].  牛坊村“花钹大鼓   http://shop.bytravel.cn/produce4/niufangcunhuadagu.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顺义曾庄大鼓 下一篇沪上闻人名宅掌故与口碑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827 次
  • 更新时间: 20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