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名优特产   

崇义竹洞畲族山歌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崇义竹洞畲族山歌   崇义竹洞畲族山歌(第三批省级)

  竹洞畲族山歌是盛行在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聂都乡竹洞畲族村的民间歌谣,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为抒发感情而传唱的歌谣。以独唱或对唱形式出现,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具有比较自由的节奏,音调高扬,声音绵长响亮,独具自己个性真声假声灵活运用的特点。竹洞畲族山歌用客家话兼粤语话唱,基本是四句七字体,第一、二句押韵,三、四句相对随意;用口口相传的传统曲调,唱时往往即兴即情,脱口而出,情缠意绵;唱腔丰富多彩,节奏自由又富于变化。

  千百年来,竹洞人用它来歌唱劳动生活、抒发情思和鼓舞斗志,用它来交流感情,联络友谊,娱乐身心。“人人会唱,处处有歌”,“生要连来死要连,生死都要跟交连。哥哥死了变大树,老妹环藤又来牵”。畲族的生存环境、人文环境使竹洞畲族山歌具有独特的情调与韵味。

  畲族山歌是中华民族音乐大观园中的一朵艳丽奇葩。它源于古代民歌,伴随畲族先民从高山地区迁徙而来。可以说是歌随人走,繁衍八方。

  占村总人口80%以上的畲族同胞和汉族的客家人在竹洞这块神奇的土地是繁衍生息,创造着富裕和文明。大约在500多年前唱腔独特、节奏明快、韵味悠长的畲族山歌便唱响在竹洞村的田头地角、山坑溪旁。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为抒发感情而传唱的歌谣。以独唱或对唱形式出现,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

  流传在竹洞的山歌历史已较难考证,老人说小时候就听太公、太婆唱,从辈份时间差来算山歌在村里流传至少已有一百多年。

  崇义竹洞畲族山歌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1].  崇义竹洞畲族山歌   http://shop.bytravel.cn/produce4/chongyizhudongzushange.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崇义告圣 下一篇超甜玉米罐头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584 次
  • 更新时间: 201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