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养猪技术   

野鸭常见疾病防治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野鸭抗病力比家鸭强,疾病较少。但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由于常接触家禽、家畜,有传染疾病的机会,因而也经常患病。为此,应保持鸭舍、饮用食具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霉变的饲料引起中毒。垫料勤晒,勤换。池水也要定期更换。饲料中应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缺乏维生素E和B,易引起小鸭大批死亡。雏鸭阶段可在饲料中添加0.05%的土霉素,防止下痢。定期预防注射,其免疫程序和疾病防治方法,与家鸭基本相似.   
下面仅介绍两种野鸭常发传染病。
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病毒性肝炎病毒(DHV)所引起幼鸭其它水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潜伏期短,肝脏肿大出血呈斑驳状,病程短,致死率高。该病毒通过接触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冬季及早春易流行,5周龄以内幼鸭及水禽雏易发病,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50-90%。  
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1-3天,病雏精神呆滞,食欲废绝,时有腹泻,粪便呈黄色,眼半闭呈昏睡状,头向后仰,行走不稳,侧卧或蹲从,两脚痉挛,角弓反张,惊厥死亡。  
病理变化:肝脏极度肿大,表面有出血,外观似花斑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肿大有出血点呈斑点状;肾发生充血肿胀;心包发炎。  
防治方法:可采用康复病鸭血清每只肌注0.5毫升,也可注高免种鸭的蛋黄液。预防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苗和灭活菌,可控制本病流行。
瘟: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交配、伤口及吸血昆虫都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季为发病高峰,发病率高,死亡率在90%以上。  
临床症状:潜伏期2-5天,精神沉郁,缩颈厌食,垂翼腿软,行走艰难,眼皮水肿,流泪;鼻流粘液,呼吸困难;头颈肿大,可视粘膜出血;严重腹泻,粪呈绿色,有时后期出现神经症状。病程2-10天。  
病理变化:病尸主要呈现出血性素质变化,头颈肿大;皮肤、浆膜、粘膜有散在的出血点,口腔和食道粘膜覆有一层淡黄或黄褐色的假膜,假膜下形成溃疡;肠粘膜充血出血严重,尤其腺胃、十二指肠更为严重,肌胃角质膜下有局灶性溃疡。泄殖腔时有坏死灶,粘膜水肿。肝肿大有散在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小坏死灶;胆囊肿大,其粘膜有出血或溃疡。脾肿大,有淡黄色坏死灶。心冠状沟水肿,心肺有出血。法氏囊水肿,有出血点。  
防治方法:
1、定期注射鸭瘟弱毒疫苗。
2、早期使用鸭瘟高免血清,每只鸭0.5毫升,有一定疗效。
3、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场地和用具。
4、发病后及时封锁、隔离、消毒、严格执行防疫规定。

    

参考资料
[1].  野鸭常见疾病防治   http://shuju.aweb.com.cn/technology/20121015/257693.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鸭病防治-鸭瘟 下一篇鸭病防治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321 次
  • 更新时间: 2016-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