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养殖户饲养的鹧鸪中,约有800羽5~7周龄的小鹧鸪暴发球虫病。主要表现为羽毛蓬松、翅膀下垂、食欲差,排黄色或黄褐色稀便,喜在光线较暗的墙角挤堆打垛,并很快死亡,死亡率达75%。经诊断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一、发病情况。7月10日早上第一批鹧鸪(7周龄)栏内死亡20余羽,饲养员以为是打垛压死的,没在意;第2~3天各死亡60余羽。第4天我去诊治时,小鹧鸪死亡已由第一批蔓延到第二批栏内,第三批小鹧鸪也有少数精神不振,当天又死亡80余羽。从发病到病情得到控制,前后共死亡小鹧鸪600余羽,死亡率达75%。
二、临床症状。病鹧鸪起初羽毛蓬松无光,翅膀下垂,精神不振,吃食减少,缩颈呆立于光线较暗的墙角,挤堆打垛,地面可见黄褐色或黄色稀便,病情较重的1~2天死亡,病情较轻的3~4天逐渐好转。
三、流行特点
1.发病年龄在6周龄左右,且都是在地面散养的发病,网上养的4周龄以内的小鹧鸪和笼中饲养的产蛋种鹧鸪不发病。
2.病程短,传播快,死亡率高。从出现临床症状到死亡最长不超过两天,死亡率高达75%。病情传播迅速,从第一批蔓延到第三批仅4天时间。
3.小山鸡对球虫的抵抗力较小鹧鸪高,同群饲养的小山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比小鹧鸪低。
4.发病鹧鸪喜欢呆立于光线较暗的墙角,常挤堆打垛,容易被压死。
四、病理变化
剖检所见,主要病变在盲肠和小肠。盲肠肿胀,肠壁增厚发炎,肠粘膜出血,肠内容物较干硬,呈柱状(占50%以上),有的呈黄褐色,较稀。小肠病变主要在小肠前段,肠壁增厚,肿胀,粘膜出血,内容物较稀,呈黄褐色。腺胃稍微肿胀,其它脏器基本正常。
五、实验室检查
取小肠和盲肠肿胀出血部粘膜刮取物涂片镜检,可见大量卵圆形卵囊。
六、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结合显微镜检查,诊断为球虫病。
七、防治措施
1.药物治疗,用球敌克(含1%马杜霉素)拌料,每100公斤饲料用药50克,同时用山西省医药研究中心动物药厂生产的杀球灵每100克兑水100公斤饮水,连用5天;接着再用克球粉按0.2%比例拌料,巩固治疗5天。治疗同时,料中拌入Vk3用于防止肠道出血。
2.用“速补14"或“电解多维”饮水,增强鹧鸪抗病能力。
3.改地面散养为网上饲养,减少感染机会。由于鹧鸪胆小易惊,所以要尽量减少每群数量,以每格饲养不超过50羽小鹧鸪为宜,以防惊吓时打垛压死。
4.彻底消灭卵囊。用酒精喷灯或汽油喷灯对病鹧鸪活动过的场地及用具全面喷烧,消灭卵囊。经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3天后病情基本控制,5天后病情全部得到控制,死亡停止。7月上旬,该地连续降雨,再加上气温较高,很适宜球虫卵囊的繁殖,况且鹧鸪在地面散养,增加了感染机会。鹧鸪是一种特禽类,很容易感染球虫。建议鹧鸪养殖户最好采用网养或笼养,同时对雏鹧鸪和小鹧鸪要进行药物预防,以防止经济损失。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