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代料栽培黑木耳已成为北方农民脱贫致富的门路之一。榆树县的农民,利用杂木屑、玉米芯等农副产品资源,袋栽黑木耳80万袋,接种后60天左右开采,每袋可收干耳30~50克,当年收黑木耳2.8万千克,收入达120万元。一位农民栽培黑木耳8000袋,当年收干耳300千克以上,纯收入达1.2万元。现将袋栽(彩图23)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彩图23 袋栽的黑木耳㈠ 栽培季节 代料栽培黑木耳一年四季都能出耳,高温季节出耳虽快,但挂袋后易感染杂菌,因此要错开高温季节出耳。一般情况下,应在上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生产原种和栽培种;2月中旬至3月上旬生产菌袋,经50天发菌,5月1日前后室外温度夜间可达10℃以上,白天20~25℃,此时即可挂袋。5~6月为出耳旺季,末潮耳可在9-10月采收。
㈡ 培养料配制 可选用以下两种配方:①杂木屑70%,玉米芯10%,稻糠10%,黄豆6%,糖1%,石膏3%。②玉米芯50%,杂木屑20%,玉米面10%,米糠10%,黄豆粉8%,糖、石膏各1%。玉米芯用前要曝晒,再粉碎成黄豆大小的颗粒状,以改善通透性。配制时先将干燥、无霉烂的原料和熟石膏粉混拌均匀,调 pH4.5~5.5,含水量60%左右,以手握料用力挤,指间缝隙有水渗出而不下滴。
㈢ 装袋灭菌 用17×33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500克,装一段压实一段,装实后上紧下稍松,袋料中间垂直扎一接种孔,袋口套直径4厘米的颈圈(颈圈离料面6厘米),加棉塞,然后将料袋压成椭圆形叠放在常压灭菌锅内,锅内要保持一定的空间,用强火将水煮开,当温度达 100℃时,保持10~12小时,过夜起锅。为防锅水烧干,灭菌时要注意及时补水。
㈣ 接种发菌 料袋起锅时要迅速移入接种室,待温度冷却至28℃以下时接种,一般每瓶栽培种可接25—30袋。接种后的菌袋要移到黑暗的房间内养菌,前10天室温控制在26℃左右,以后室温保持在20℃。每天要通风2—3次,每次5—8分钟,培养室地面要经常洒水,室内空气湿度要保持在55~65%以上。
㈤ 搭建耳棚 由于采用室内发菌,室外挂袋出耳的管理方式,因此室外要搭耳棚。耳棚面积按挂袋多少而定,棚高2米左右,棚上架设木杆供穿绳挂袋。耳棚要靠近水源,地面最好铺沙石蓄水保湿,棚顶及四周围盖草帘,光照以“三阳七阴”为宜,棚内要通风良好,四周围帘应喷洒敌敌畏或撒石灰粉消毒杀虫。
㈥ 挂袋开口 接种发菌50天后,菌丝长到袋底即可挂袋。挂袋前最好用5%的石灰水浸泡1分钟,待干燥后去掉棉塞和颈圈,用绳子扎住袋口,并可在袋壁四周割出耳口,用刀片在菌袋上割10个V字形或×字形的口,长度均为1.5—2厘米为宜。划口不宜过大,以免耳芽长得过密,耳片分化慢,大小不整齐。割口后将袋系在一根绳上或用S形铁丝钧挂在耳棚顶木杆上,袋间距10~15厘米,每根绳系8~10袋,整串吊挂,棚内空间吊挂密度为80袋/平方米。吊袋群间应留有1米宽的管理通道。
㈦ 出耳管理 ①要保持棚内的温度在15—25℃左右,白天要增加光照,提高温度,拉大昼夜温差,刺激原基形成,高温期要通过空间喷雾、地上洒水及空中挂湿草帘等降低温度。②挂袋初期要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在60~80%,出耳旺期空气湿度提高到90~95%以上,平时可于早、午、晚向空间喷水。?耳棚要对流通风,高温时晚上通风,低温时中午通风。如果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湿度过大会引起烂耳、流耳及感染霉菌,或出现畸形耳。④要勤检查,发现菌袋有污染块立即用小刀剔除,如菌袋污染面较大,应立即将整袋拿出处理。
㈧ 采收加工 当耳片充分展开,长度在5—6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摘时轻拿轻放,用刀片连根割掉,2—3天采一次。采耳后应停止或减少喷水,要加大通风,清除遗留的烂耳基。如发现割口有霉菌污染时,可用刀片挖除干净,促使子实体原基再次形成,待耳芽长出后,再正常喷水管理,最后一潮耳不论大小应全部采完。采收的耳片应及时晒干,如遇连续雨天,为便于短期存放,可将湿耳和干耳混堆,待天晴时再拿出晒干,并用塑料袋装好,防止回潮。
㈨ 注意事项1.选好母种,育好原种和栽培种。段木栽培的菌种不一定适合袋料栽培,菌种应洁白、健壮,无大的结块,无杂菌。
2.培养料要新鲜,不霉无虫,灭菌要彻底。出锅时如棉塞受潮,一定要更换。
3.接菌要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快,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污染。
4.加强出耳管理,严格控制温、湿度,定期通风换气,适当增加光照。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黑木耳地沟吊袋栽培 下一篇黑木耳地沟吊袋栽培技术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