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养猪技术   

白灵菇培养料营养配比要合理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白灵菇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菇类,在栽培技术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产量一直提不上去。笔者根据近几年栽培白灵菇的实践发现,培养料的营养配比对白灵菇产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料中加入的营养成分应该以有机营养为主、无机营养为辅,这有助于增强白灵菇的出菇后劲。有机营养成分一般以麸皮、玉米面、米糠等为主,一般占20%~30%,加入量不可过大。有机营养含量过大,弊病之一是污染率大大提高,弊病之二是影响培养料的透气性,造成菌丝生长缓慢,延迟出菇。无机营养一般是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一般占0.2%~0.5%。无机营养过多会影响菌丝的吸水能力。
  
  在这里需强调一点,白灵菇产量的增加,除了要提高培养料的营养含量外,还要保证培养料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当前常规的棉子壳一般情况下棉绒都比较短,而棉绒短的棉子壳吸水能力弱,利用这种原料栽培白灵菇,在出菇期间,子实体就得不到充分的水分供应,这样子实体的商品性和规格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保持很高的产量了。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将培养料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棉子壳里面加入30%~50%吸水能力强的原料如棉子绒、玉米心等,这样既增强了培养料的吸水能力,又节约了成本,可谓一举两得。栽培白灵菇,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应在60%~65%,具体来说,在培养料发酵前可将料水比控制在1∶1.5至1∶1.6,在接种前可将料水比控制在1∶1.3左右。
  
  实践证明,在培养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能促进白灵菇菌丝的快速生长,石灰的加入量可控制在2%~5%,这样在培养料发酵完成后,pH值一般可维持在8~9。不加入石灰也可以,但菌丝的生长会变得缓慢,对出菇季节的合理安排会造成较大影响。
  
  总之,培养料的合理配比是一个很灵活的问题,应根据当地资源,科学地调整,尽量将白灵菇的产量及商品性提高到满意的水平。

 

    

参考资料
[1].  白灵菇培养料营养配比要合理   http://shuju.aweb.com.cn/technology/20121014/236995.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白灵菇栽培管理新技术 下一篇夏秋季种哪种菇类可增收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245 次
  • 更新时间: 2015-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