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养猪技术   

罗非鱼细菌综合病防治技术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病鱼外观,眼球突出,白色混浊 病鱼尾柄部疖疮及尾鳍端部充血 。
本病常见于中国水库网箱和工厂化罗非鱼养殖场,有时呈暴发流行,可引起大批死亡。
病原:国内尚未研究病原,据国外报导,这类症状的病原有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迟缓爱德华氏菌和链球菌(Strepticiccus sp.)3种。
症状病鱼:多数出现眼球突出,眼膜或眼珠混浊发白,间或有眼眶充血,鳃盖或鳃盖内侧充血,绪条基部充血腐烂,有时在体部或尾柄处出现疖疮。体表乌黑或色浅,有时腹部有出血点。剖腹观察,腹腔内含腹水,肠道充血,松弛,内含浅黄色黏液,肝、脾、肾脏大多肿胀、充血成暗红色,部分鱼可见白色结晶,尤以肝脏较明显。
发病规律:各致病菌大体表现雷同的症状,也略有区别。但大多数情况下,3种菌容易同时感染鱼体,形成并发症,故很难严格区分。发病季节多在夏秋两季,在温室养殖中,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此病大多情况下病程较长,但中国也不乏急性暴发死亡的病例。
防治方法:本病的预防同各种细菌性疾病,应强调合理密养,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池水清洁,经常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水库网箱可定期插挂药袋,定期交叉投喂呋喃唑酮、氟呱酸或氯霉素、红霉素等药饵.

    

参考资料
[1].  罗非鱼细菌综合病防治技术   http://shuju.aweb.com.cn/technology/20121013/232048.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罗非鱼病防治经验总结 下一篇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263 次
  • 更新时间: 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