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养猪技术   

南美白对虾传染性疾病防治技术(二)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三.相关问题探讨:
1. 发病虾池氨氮、耗氧量(COD)、亚硝酸盐均偏高,采用粒粒氧改良水质效果明显,可迅速增加溶氧量,提高病虾抗应激能力,改善养殖虾的呼吸系统。千万不能直接用药,否则将会造成虾体受激,而加速死亡。
2.抛投底净宝能快速提高池底氧化性,降低有害物质(NH3-N,NO2-N等)的含量,迅速去除池底有害物质H2S,减少有机质含量,改变恶臭底质,去除有机物在低氧条件下不完全分解的产物有机酸,稳定池底PH值,阻止致病菌生长,抑制池塘底层有害菌繁殖生长,预防疾病发生,有效改善养殖中后期的恶臭底质和老化池塘的底层养殖环境,从根本上解决水质恶化问题。
3.而采用活菌微生物制剂不仅可有效降低氨氮、亚硝酸盐氮,稳定PH值,而且还可在水体中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并有促进对虾生长的作用。
4.采用高效季胺盐活性碘合成的海得克毒作为控制细菌总量的主要方法,其特点具有渗透性强,杀菌速度快,在10分钟内可迅速抑制病毒繁殖,达到控制疾病蔓延的目的。
5.内服药以抗病毒药为主进行组方,对虾病毒克星具有清热解毒,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功效的纯中草药复配制成,能有效缓解病毒性疾病的病情,恩诺沙星主要是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加上免疫多糖及维生素C可起到提高对虾免疫抗病力,加速恢复健康作用,长期使用保肝免疫类的饲料添加剂,这是促进生长预防疾病以及提高产量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当然,我们采取的虾病防治措施是以以上5个相关问题的探讨作为理论依据的。事实证明,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传染性疾病和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分析
养殖虾类疾病暴发,与水体环境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说到底水产疾病是环境性疾病;水质环境的恶化败坏、缺氧加上水温等条件的适宜致使致病菌、病毒等大量繁殖,而导致病原体感染虾体而得病。养殖虾类生长在水环境中,有机质丰富的水体和淤泥中存在着大量的病原体,在虾健康环境良好的情况下,病原体长期潜伏而不发生疾病,只有当环境条件恶化,虾类抗病力下降时才会发病,环境因子是虾类致病的重要条件。池底淤泥长期得不到清理,造成有机物过度淤积,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造成有毒物质的积累,从而引起水质恶化,造成养殖对虾疾病暴发。据我们测定:发病池塘无机总氮含量高于未发病池塘近一倍,其中发生桃拉病毒病的虾塘,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比正常指标高2-5倍,这种水质不仅有利于致病细菌和病毒的繁衍,而且还会严重影响虾体正常的代谢机能,有害对虾的健康;这些有毒性的物质会损害虾类表皮细胞,特别是粘液细胞,使其丧失抵抗力。发病池塘总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和pH值均明显高于未发病池塘,其中未离解氨(NH3)亚硝酸盐氮和pH值等几项指标差异十分显著(P>0.01)。氨氮是亚硝酸盐的前体,氨氮含量高必定引起高含量的亚硝酸盐,而未离解氨(NH3)对虾类有很强的毒性,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抑制虾的生长,损害鳃组织而加重对虾的病情。发生黄头病毒病的虾塘所测定水质,耗氧量(COD)、PH值偏高,尤其是未离解氨(NH3)超标,可能是诱发暴发性虾病的重要环境因子。
由于养殖对虾传染性疾病的暴发,与水体环境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对于此类传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在这方面已进行一定的探索,认为可以通过水质分析方法测定水体中的环境因子,以预测池塘中虾类养殖生物有否疾病发生前兆,有利于早期发现和防治。根据测定的水质主要指标(氨氮、COD耗氧量、亚硝酸盐和PH值等)的变化,即可知池塘中的对虾有否生病,水质测定的主要指标不平衡而发生异常,总体水平与正常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用生物统计原理分析),表明水体环境恶化,可以断定池中的虾类养殖生物已患疾病,而此时虽尚没有发现死亡,但应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运用有效药物和有效技术进行防治,防范于未然,不能等到池塘中大量死虾时再用药救治,就被动了,那时病情已趋严重,即使用药也难以救治,会造成许多损失。如果测定的水质总体指标平衡,表明池塘中的虾类养殖生物尚未发病,此时没有必要用药防治,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运用水质分析技术,可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水产疾病,并依其据而采用相应的早治措施,即可控制水产疾病病情恶化,最大程度减少损失。这种水质测定技术简单实用,只需在池塘中定期取水样,测定有关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即可知池中的养殖虾类病况发展趋向。
总之,鉴于对虾养殖病害日趋严重,我们必须认识到疾病的危害,要着重水产养殖的健康管理技术,从养殖过程的各个环节着手,全面管理和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水产养殖中的许多病害(尤其是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不仅与病原生物的存在有关,而且和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生态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水体理化因子与微生物种群群落的组成关系的深入研究,就有可能找到通过维持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来消除某些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的有效途径。我们倡导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综合治理的防病治病理念。 南美白对虾传染性疾病防治技术探讨封金土 张明云(上海市金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

    

参考资料
[1].  南美白对虾传染性疾病防治技术(二)   http://shuju.aweb.com.cn/technology/20121013/231268.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南美白对虾传染性疾病防治技术(一) 下一篇对虾烂眼疾病的防治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461 次
  • 更新时间: 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