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台湾称立枯病,国外亦称青果病,主要由寄生于韧皮部的难培养细菌或植原体引起,属于嫁接传染性病害,可致植株系统感染。在夏梢和秋梢上表现症状居多,其次是春梢,幼龄树也有少数冬梢显症。
病树初期典型症状是在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或多条枝梢的叶片发黄。这种黄化的枝梢叶质硬化呈革质,无光泽,有两种症状类型:(1)整个叶片均匀黄化;(2)叶片一块黄一块绿,呈黄绿相间状,且多呈不对称性,称为斑驳型黄化,后者可作为田间诊断的典型依据。病树的新梢出现较早,且短而弱,病叶细小狭长,叶质硬化,主侧脉绿色,其余叶肉部分为淡黄色或黄色,与缺锌症状相似。这时树冠其它部位的新梢由上而下陆续出现全张黄化或黄绿相间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发黄的病梢日益增多,叶片脱落,加上根部腐烂,病树生长逐渐衰弱,早期发病的枝梢逐渐干枯,随后病株便逐渐枯死。
病树开花早,花瓣较短小,肥厚,淡黄色。有的柱头常弯曲外露,小枝上花朵往往多个聚集成团,这种现象农民称为“打花球”。这些花最后几乎全部脱落,仅有极少数能结果。病果畸形,果皮变软,无光泽,味酸,着色时有的黄绿不均匀,有的品种果蒂附近变橙红色,而其余部分仍为青绿色,称为“红鼻子果”,该症状亦可作为田间诊断的典型依据。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如何区分柑橘黄龙病与生理病害 下一篇如何防治柑橘溃疡病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