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养猪技术   

红提葡萄房枯病防治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红提葡萄房枯病(Caucasus grape black rot )又称轴枯病,穗枯病,亦称粒枯病。主要为害果实、果梗和穗轴,发生严重时也为害叶片。

症状

果实着色后发病多。红提果穗染病在果梗基部或近果粒处现淡褐色病斑,外具一暗褐色晕圈,渐扩大色泽加深,当病斑绕梗一周,小果梗即干枯溢缩,病菌又从小果梗蔓延到红提穗轴上。果粒染病,初仅果蒂部失水萎蔫,出现不规则褐斑,后渐扩展到全果,变紫或变黑后干缩成僵果,在果粒表面长出稀疏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穗轴染病初呈褐色病斑,渐扩大变黑干缩或穗轴去僵化,其上也生小黑点。致果粒全变成黑色僵果,挂在蔓上不易脱落。叶片染病,呈圆形小斑点,后扩大,病斑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后期病斑中央散生许多小黑点。房枯病与白腐病的病粒从颜色上不易区别,但房枯病病粒在萎缩后长出小黑点,分布稀疏,了果粒不易脱落;而白腐病病粒则在干缩前就出现灰白色小粒点,分布密集,果粒易脱落。房枯病与黑腐病病果症状也较难区别,房枯病除上述特点外,病菌分生孢子器,即小黑粒点较大,黑腐病果实呈褐色软腐状时便长出密集的小黑粒点,每个粒点较小。

病原

Physalospora baccae Cavara 称葡萄囊孢壳菌,属子囊菌门真菌。异名Guignardia baccae (Cav.) Jacz. 称浆果球座菌。子囊壳扁球形或近球形,黑褐色,埋于病组织皮下,具突出孔口,大小200×180(μm)。子囊无色,圆柱形。子囊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或纺锤形,大小15.3~24×6~9.5(μm),子囊间有侧丝,线状无色,具2~3个隔膜。无性态为Macrophoma faocida (Viala. et Ravaz) Cav. 称房枯大茎点菌,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半埋生在寄主皮下,椭圆形,暗褐色,顶部孔口突破表皮外露,大小104~320×80~240(μm)。分生孢子器内壁密生一层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短小,圆筒形,单胞,无色,长25~30μm,顶端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或纺锤形,单胞无色,大小16~24×5~7(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房枯病主要以分生孢器在病果、病穗轴或病叶等病残体上越冬。产生子囊世代地区子囊壳也是主要越冬器官。有研究认为菌丝体也能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形成子囊壳。越冬后的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在气温回升、降雨或湿度大条件下便释放出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分生孢在24~28℃经4小时萌发。子囊孢子在25℃5小时也可萌发。病菌适应温限9~40℃,15~35℃都能发病。该病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菌丝生长适温35℃,因此在果实着色后的高温多雨潮湿条件利其发生和流行。房枯病菌是一种兼性寄生菌,管理粗放、植株生长势弱、郁闭潮湿红提葡萄园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栽抗病品种。美洲系统葡萄抗病性强,如黑虎香等。

(2)清洁田园。秋冬季要彻底清除病枝、病叶和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3)加强管理。及时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施有机肥,多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生长季节注意雨后排水。

(4)药剂防治。葡萄落花后开始喷1:0.7: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隔15~20天1次,共防3~5次。

    

参考资料
[1].  红提葡萄房枯病防治   http://shuju.aweb.com.cn/technology/20121013/226774.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红提葡萄白粉病防治 下一篇红提葡萄霜霉病防治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292 次
  • 更新时间: 201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