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穗轴褐枯病主要危害幼嫩的花蕾、穗轴或幼果,使其萎缩、干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40%以上。
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病初期,先在幼穗的分枝穗轴上产生褐色水浸状斑点,迅速扩展后致穗轴变褐坏死,果粒失水萎蔫或脱落。有时病部表面生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该病一般很少向主穗轴扩展,发病后期干枯的小穗轴易在分枝处被风折断脱落。幼小果粒染病仅在表皮上生直径2毫米圆形深褐色小斑,随果粒不断膨大,病斑表面呈疮痂状。果粒长到中等大小时,病痂脱落,果穗也萎缩干枯别于房枯病。
病原
称葡萄生链格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数根。丛生,不分枝,褐色至暗褐色,端部色较淡。分生孢子单生或4-6个串生,个别9个串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链状。分生孢子倒棍棒状,外壁光滑,暗褐至榄褐色,具l-7个横隔膜、0-4个纵隔,大小20-47.5×7.5-17.5微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枝蔓表皮或幼芽鳞片内越冬,翌春幼芽萌动至开花期分生孢子侵入,形成病斑后,病部又产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人工接种,病害潜育期仅2-4天。该菌是一种兼性寄生菌,侵染决定于寄主组织的幼嫩程度和抗病力。若早春花期低温多雨,幼嫩组织(穗轴)持续时间长,木质化缓慢,植株瘦弱,病菌扩展蔓延快,随穗轴老化,病情渐趋稳定。老龄树一般较幼龄树易发病,肥料不足或氮磷配比失调者病情加重;地势低洼、通风透光差、环境郁闭时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存有差异。高抗品种有龙眼、玫瑰露、康拜尔早、密而紫,玫瑰香则几乎不发病。其次有北醇、白香蕉、黑罕等。感病品种有红香蕉、红香水、黑奥林、红富士、巨峰最感病。
防治方法
一是及时清园。清除病枝、病果,集中销毁,减少越冬菌源。
二是抹芽整梢。及时抹芽、摘心、修剪果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三是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四是清理沟系。开辟一套沟系,降低雨天田间湿度。
五是化学防治。葡萄芽萌动后,用石硫合剂重点对结果母枝喷施,消灭越冬菌源。葡萄叶片充分展开后,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等药喷雾,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花序分离期和花后1周,可以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乙烯菌核利于悬浮剂、400克/升嘧霉胺悬浮剂等药喷雾防治。设施栽培田间湿度大时,也可以选用嘧霉胺或腐霉利烟剂熏烟。注意交替用药,以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喷药时喷头离受药部位30厘米,喷匀喷透。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