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图片
  • 视频

搜全站
智农361-农事百科 >>所属分类 >> 养猪技术   

红薯烂窖的原因及防止对策

标签: 暂无标签

收藏到:   顶[0] 发表评论(0) 切换手机版 编辑词条

    
     红薯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烂窖现象,轻则食味变坏, 食用价值降低;重则会全窖腐烂。红薯发生烂窖的原因主要有温度、病害、干湿害、缺氧和机械损伤等。
     一、温度①高温当温度在16℃以上时,薯块呼吸作用加强, 放出大量水分,自身抗性下降,给病害病菌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使薯块烂坏。 ②低温温度低于9℃,持续10天~13天,薯块就会受冷害腐烂。冷害和冻害不同,冻害是薯块处在-2℃的温度下,细胞间结冰,细胞壁破裂死亡,冷害则是长期低温,薯块生理机能受到抑制衰竭死亡,两者特征均为软腐。
     二、病害红薯窖藏期的主要病害是软腐病、黑斑病、青霉病等,其中,黑斑病、软腐病最为普遍。致病原因是:①收刨时没有严格挑选。②粗收、粗运、粗放。③温度管理不当,导致了某些病菌的传染蔓延。
     三、湿、干害薯块田间长期水渍或过于干旱, 入窖后由于大堆放置,薯块呼吸放出大量的热和水分,即为“发汗”。 发汗后的薯块由于湿害进一步加重,不久便会腐烂。受干旱影响的红薯, 发汗后组织内失水增多,造成生理萎缩,抗病能力下降而糠心腐烂。
     四、缺氧薯窖小,存量大,排气设施差,薯块入窖后温度偏高, 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长期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引起薯块中毒腐烂。
     红薯在收获、贮藏过程中,只要注意每个环节,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烂窖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对此提出以下防止对策:
     (一)适时收刨,精心挑选红薯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时开始收获,在不低于10℃时收获结束,一般夏薯在10月底(即霜降前)收刨入窖。 收运时做到“三轻三防”,即:轻收、轻运、轻放;防碰伤、防雨淋、 防霜冻。随收随入窖,不存隔夜薯,伤、冻、病、青头薯要严格剔除。
     (二)薯窖清扫消毒入窖前,用铁铲刮除窖壁旧土, 清扫窖底残薯等杂物,然后用生石灰粉或石灰水喷洒窖壁。或每37立方米的空间,用50 克硫磺粉,点着后密闭熏蒸一夜。
     (三)薯块带药下窖入窖时,用40%多菌灵700倍液或系列保鲜剂浸沾薯块5分钟~10分钟,然后入窖。方法是,将药液盛在大缸或大锅里,把挑检的薯块装在筐里浸入药水中,提起沥去药水即可下窖。
     (四)合理堆放为确保薯块有一个良好的通透环境, 窖内薯块不能装的太满,一般薯堆只能占窖容积的70%。
     (五)贮藏期管理薯块在贮藏期温度以10℃~15℃为宜,11℃~13 ℃为最佳。薯块入窖初期以通风散温,排水降湿为主,温度不超过10℃, 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若湿度不足,可往窖内泼酒些坑塘水, 增加窖中湿度。贮藏中期以保温防寒为中心,温度不低于10℃,相对湿度不低于 90%,窖口要盖严,避免冷风、雪水入侵。后期正处立春后,地温开始回升,温度保持在12℃左右,相对湿度为85%,风雨天密封窖口, 晴天注意通风换气,延长保鲜时间。
     (474185)

    

参考资料
[1].  红薯烂窖的原因及防止对策   http://shuju.aweb.com.cn/technology/20121013/223499.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红薯茎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下一篇红薯软腐病如何防治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
  • 匿名
  •     注: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

词条信息

IPA-10000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272 次
  • 更新时间: 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