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控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随着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由于使用方法不当,在农业生产中造成了一些严重的负面作用,一是农药在喷施过程中大量流失和漂移,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二是施用农药品种不对路,引起作物产生药害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三是高、剧毒农药的使用,在粮食特别是蔬菜果品中大量残留,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四是农民使用方法不正确,人畜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因此要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地使用化学农药,减少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危害。
1.确定防治对象,对症下药。当田间出现病、虫、草、鼠为害时,首先要根据其特征和危害症状进行确诊,特别是作物病害,常见的病害可根据病症和病状进行判断,一些在当地新出现的病害,一定要咨询植保技术部门,通过试验或仪器进行诊断清楚后,再选用防治药剂。
2.选用对路的农药品种,掌握适宜的浓度和防治时期,提高防治效果。不同作物或一种作物中的不同品种对农药的敏感性有差异,如果把某种农药施用在敏感的作物或品种上就会出现药害。在选定防治药剂后,还要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病虫害发生程度,掌握最佳的防治时期,并严格按照农药包装上注明的使用浓度进行科学配制。
3.使用性能优良的施药器械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最有效途径。施药器械性能优良,农药的雾化程度就高,农药的流失和漂移量较少,提高了农药利用率,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4.把握喷药时间,注意天气条件。大雾、大风和下雨天在田间喷施农药,会造成农药大量流失和漂移,并容易发生人员中毒事故,是绝对不允许的。气温太高的天气,水分容易蒸发,喷到作物上的农药浓度增加,会引起作物药害发生,也不宜喷药。喷施农药的最佳时间是每天的傍晚或清晨,地表气温比较稳定,农药可直接均匀地喷洒到作物上,阴天可全天施药。
5.及时清洗施药器械,减少作物药害发生。盛装过农药的量杯、容器和喷雾器,必须经水洗后,用热碱水或热肥皂水洗2~3次,然后再用清水洗净,才能用来盛装其他农药或喷施别的作物,否则,很容易造成药害,除草剂的喷雾器最好专用。
6.注重轮换用药。对一种防治对象长期反复使用一种农药,很容易使这种防治对象对这种农药产生抗性,久而久之,施用这种农药就无法控制这种防治对象的危害。因此,要注重轮换、交替施用对防治对象作用不同的农药。
7.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采收时的天数,即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天数。在实际生产中,最后一次喷药到作物收获的时间应比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长。为保证农产品残留不超标,在安全间隔期内不能采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农用车“异响”故障排除 下一篇如何安全使用化学农药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相关评论
查看更多>>